('
而与欧洲火枪研究的不断进步的同时,中国的火枪研究在明代后就基本停滞了。清朝军队虽有火枪营的建制,但基本上全是装备落后的鸟铳。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又发现火枪的巨大作用,在洋务运动后才实现了热兵器的普及。
欧洲从火枪传入到热兵器的普及,是14世纪到17世纪;中国是10世纪到19世纪末。身为火药的发明国,却落后于欧洲这么多年,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我个人赞同帝国时代中对中国没有火枪的设计,这与爱国与否无关,只是我国古代的火枪应用之落后确为事实。
众所周知,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人是最早发现火药的使用的民族。早在秦朝,秦始皇的炼丹士就发现了火药的秘密。等到南宋高宗年间的1132年,宋人陈规发明了一种竹管制成的火器——突火枪。
这种突火枪其实不能算是什么火枪,叫它火焰喷射器更适当一些。使用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握住竹管的后段,一个人点燃前端的火药,竹管的前端就会喷出猛烈的火焰杀伤敌人。怎么样?象不象我们现在过年时放的烟火?但是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杀伤力强的火器。
在1259年,又是南宋人发明的改良过的突火枪。寿春的宋人制造了一种发射弹药的火器,习惯上还是叫做突火枪。实际上,这种突火枪比起原来的不知要先进多少。除了还是用竹管制作枪管外,它发射的已不是火焰,而是碎瓷片,碎铁片等弹丸,使用者也由两人减少为一人。这种突火枪已经有了身管、火药、弹丸这三个要素,可说是现代火器的始祖。
蒙古军征服中原后,得到了许多前素未知的知识,包括了帝国时代中提到的攻城器械的制造,更重要的是,蒙古人学会了火器的使用!蒙古人使用的火器包括了突火枪、火炮、手榴弹等。其实不说突火枪,其他的火器在我们现在看来还是十分原始的。火炮不是我们想象中威风八面的大铁管,而是抛射爆炸性火球的抛石机,手榴弹象是现在的小孩玩的大雷炮,就是威力大一些。不过对付还在冷兵器时代的其他民族,这些就足够了。依靠在中国学到的攻城器技术和火药技术,蒙古军队在西征中所象披靡,欧洲联军望风丧胆。想想看,蒙古人本来就有铁木真训练出来的铁骑,机动性与火力一时无双,又加上中国人智慧的结晶——火药技术,天下有谁能敌?13世纪时蒙古军的铁蹄踏遍了几乎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火器在实战中的威力得到了最初的肯定。
1260年,蒙古西征军的一部在大马士革的南面与阿拉伯人的马木留克骑兵遭遇。一场混战后仓惶落败,吃了个大败仗,随军的大量火器与技工落入了阿拉伯人之手。从此阿拉伯人开始掌握了火器的秘密,也马上将其大量应用于军事方面。阿拉伯人开始制造自己的火枪“马达法”,这是一种类似突火枪的火器,不过是用木头做的,可能是阿拉伯的沙漠中竹子不象中国南方那么多吧!说实在的,蒙古人的这场败仗对于当时几乎拥有整个世界的蒙古帝国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它对于后世的影响却远出于交战双方的意料之外。
世纪初,阿拉伯人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使用了马达法。从此,欧洲人也开始学习火枪的应用。火枪的黄金时代就要开始了。
西班牙将火器引入欧洲后,火枪的巨大潜力被迅速发掘出来,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战场。
早期最擅长使用火枪的欧洲国家是德国。1331年,在德法战争中,德国的黑衫骑士使用了最新的火器——火门枪。利用这种火枪,德国人把不可一世的法兰西骑士打的落荒而逃,狼狈不堪。骑兵在欧洲战场的统治地位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端……
1364年是一个值得所有帝国玩家记住的年份,“手炮”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在帝国时代中见到的“handconnon”!手炮重约10磅,由火柴点火发射铁弹或铅弹,威力很大,成为了许多国家火枪手的标准装备。手炮发射时,要用一只手握住后端,一只手用火柴点燃发射药,操作极为麻烦,火枪手在发射时常常是搞的手忙脚乱。而且,手炮根本没有办法瞄准!划火柴,点火,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很长的一个过程,何况期间还要用一只手握紧10磅重的火枪呢?所以火枪手们最多就是尽量将枪口对准敌人的方向而已,点火后马上就会射出弹丸的手炮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瞄准。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游戏中火枪手的精度会如此之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