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尔尼科娃,是你!”杨思成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见她。
库尔尼科娃也是刚到前线,随着战局的吃紧,她主动要求去斯大林格勒,在她心目中其实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杨思成也在那座城市里战斗,尽管不一定能碰上,但能够距离自己的爱人近一些总是好的。
虽然知道杨思成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但显然也没有想到能够在偌大的战场上碰到他,她刚才到救护室帮助医生给伤兵包扎伤口,结果一回来就看见了杨思成,库尔尼科娃不禁感谢圣母对她的眷顾。
她象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进了杨思成的怀抱。
“库尔尼科娃,你就呆在指挥部帮助照顾伤员,好吗?”三个昔日的同学诉说完别情之后,杨思成对库尔尼科娃温柔地说道。
“不行,我也是狙击手,我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放心吧,我不会给你拖后腿的。”
在库尔尼科娃一再的坚持下,杨思成最后无奈地妥协了。
第二天天还还没亮三个人组成的战斗小组就进入了工厂厂区,和负责昨晚防守的四个士兵交接完毕后,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士兵们准备回去休息,刚离开隐蔽所没走出多远,就在一个没有遮挡的地方被接连的两枪放倒了两个,剩下两个赶紧准备掉头跑回隐蔽处,又是两声毛瑟98K步枪枪响过后,刚才出去的四名战士全都躺在了地上。
在枪响的瞬间,杨思成就想通过枪声确定对方的位置,由于厂房空旷,回音比较大,无法准确定位,光线还不是很好,也没有看到对方枪口产生的硝烟。对方出手就干掉了四个人,而自己却连对方的位置都没找到,三个人都有些惊诧。
“对方应该是两个人,配合相当默契,应该是专业的狙击小组。”杨思成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是的,看样子对方很有经验,他们选择的阵地应该处在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点上。”托卡夫经过近两年的战斗历练也非昔日吴下阿蒙了。
杨思成拿出铅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库尔尼科娃和托卡夫凑上去一看,发现是个工厂平面草图,杨思成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将工厂这个角落周围的情况都画了出来,又将尸体的位置做了个虚线延长出去,最后确定出了一个相对狭小的扇形区域。
“对方开枪的位置在这区域内。”他肯定地说道。
杨思成仔细地回忆了下那片区域里比较好的射击阵地,由于到处是废墟,每个角落都可能被狙击手利用,他也无法判断出对方的所在。
皱着眉头想了想,他靠在隐蔽所的墙上,取出潜望镜慢慢伸了出去。
“砰”的一声枪响,在朝阳的照耀下反射着光芒的潜望镜很快吸引了对方狙击手的视线,对方将潜望镜的镜片当做了狙击步枪上瞄准镜的反光,果断地开枪了,潜望镜被一粒7。92毫米子弹打得粉碎。
“对方是高手!”杨思成从对手的反应速度来判断立即将对面狙击手与极度危险划上了等号。
恢复成每天一更了,老读者都知道二中速度快不起来,该死的中学作文后遗症,每次写到2000多字就想停笔,呵呵俺会逐步改进的,欢迎大家对作品的不足提意见,不过象某人昨天那样的人身攻击就免了,二中皮厚对板砖口水一向免疫,某人那样的不用浪费精力去折磨自己的脑细胞和可怜的键盘了。
在苏联第二卷在苏联五十八生死一线(一)
更新时间:2010…5…1711:57:30本章字数:2155
五十八生死一线(一)
守林员家庭出身的德军中士韦德尔森和上等兵雷克斯同属于精锐的第六集团军,他们因为优异的射击技术被选拔出来送到了著名的德军狙击手训练基地:图普塞塔尔艾普狙击手学校。
刚到学校韦德尔森很惊异地发现他的哥哥汉密尔斯中尉竟然是学校里的狙击教官,他哥哥比他早两年参军,只偶然间两兄弟聊天时才无意中听说在一支特种部队服役,不过由于保密原因,他哥哥也没详细跟他讲过。
原以为自己能享受到些许优待的韦德尔森痛苦地发现,他哥哥在训练他的时候,要求远远比对其他学员更严格,饱偿苦头的韦德尔森最开始对哥哥这种“偏心”很不理解,甚至有些痛恨他,不过好强的他咬着牙挺了过来,不仅如此,他还以最优异的成绩在为期六周的集训时间里成为了同批学员里最好的。
事实证明了他哥哥是对的,严格的训练大大提高了他在严酷的战斗中的生存几率,他哥哥汉密尔斯将别人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回到战场后韦德尔森如鱼得水,很快就通过实战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得无比娴熟,从斯大林格勒开战以来他已经取得了毙敌67人的优良战绩了,不过很可惜这个时候的德军是处于进攻状态,而德军部队明文规定,进攻中打死的不计入成绩,但他的名气还是在德军里广为流传。
在德军进攻红色十月工厂的战斗中受阻后,部队长埃里霍夫曼将他叫了过去:“韦德尔森同志,我们的部队目前在红色十月兵工厂进攻受阻,士气比较低落,我希望你能够去那里打击下敌军的嚣张气焰,多杀伤些他们的士兵,为帝国的荣耀增添光彩!”
“是”韦德尔森敬礼后带着自己的队友走了出去,经过精心地准备,他们在天快亮的时候进入了伏击阵地,恰好遇见四个换防出来的苏军士兵,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开枪以后他们就迅速转移了阵地,转移的过程中雷克斯发现了杨思成手中潜望镜的反光,立即将方位报告和射击参数报告给了韦德尔森,韦德尔森立即举枪击中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