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舶眨苍生也罢,于我只是从前。”
“我盼着夫君了了先人的遗愿,只愿夫君归隐田园时,也带上心同。”
“心同,唤我衡好吗……如果我当真了了先人的遗愿,如果心同也还愿留在我身边、愿与我千山万水走过,我便带着心同同往。”
他不能给她什么承诺,她的父亲是很强劲的敌人,便是他全力以赴,胜算亦只有五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他做他应做的,若天亡肃帝,他便是追随皇者的那抹魂灵。他给不得承诺,给不起承诺,他只能在闲暇时、在无人时,在心中想想而已。
“嗯,衡,明日之事,待明日再看。筹划得多了,只徒增烦恼啊。”
他紧了紧手臂,她身上特有的清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若真有将来,他愿与她共白首。
她把头靠在他的胸膛上,感受着他的温度、他的心跳,看着眼前的美景,她陶醉了,只愿这一刻能够永恒。
第二十一章
从那日起,他与她再不同于从前了,他们走进了对方的心中,也再不只是夫君与夫人的称呼了,虽在别人的眼中,他们依旧如往日般相敬如宾。
木衡易知她惦念着母亲,这日里得了空闲,便带着荆心同去了容王府。她再次见到了母亲,那日镜儿走后,她曾回府一次,这次回府,母亲的状况竟又不好了。母亲倚着床,拉着她的手问了许多,自她到涤月阁,母亲不曾同她说过这样多的话,她感到莫名的不安。
“心同,木公子待你好吗?可为着你的脸……”
“没有,母亲,上次您问过了。夫君待我极好,从不因面相委屈我。”她的面上覆着纱,却让人似乎看到些许的光彩。
“那便好、那便好,女子啊,夫君肯好好相待,还有什么好求?心同,成亲半年了,你……可有消息吗?”
母亲这话她焉有不懂之理?她沉默着不说话。
“你父亲很是为你着急,若有一儿半女,你便也有个依靠。那日里,你父亲同我讲起木公子很得朝廷器重,你父亲亦看好他。不过……”母亲的话停了下来,想是怕她听了不安吧。
“母亲但说无妨。”
蕖妃看了看她,心中叹口气,为什么女儿也在走着她当年的路?她看得到女儿的变化,心中更清楚这变化缘自哪里,女儿在爱着啊。木衡易待女儿是好的,因为她看到了女儿眉目间的幸福,可是女儿啊,有些事母亲也无力啊。
“心同,你知道当初这个婚事便是有些屈了他的……你父亲物色了几个女子,他日便会找机会请他来看看,听你父亲说这几个女子都是绝代之色。”母亲微凉的手紧紧地握住她,“心同,男人三妻四妾本是正常之事,从前我也受不了,到头来,伤的是自己,苦的是自己,你,莫要如母亲一般,你明白吗?”
荆心同努力让自己的呼吸平缓,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她明白的,怎么不明白?以衡的地位、才华,当日里肯娶她当真是屈了的,当日她以为是迫在父亲的压力下,现在想来,那时他也是另有所图吧?她不愿想这些,只因为衡待她当真是很好的,别人家她不知道,只知道父亲待母亲是强过那几位夫人的,衡待她又远强过父亲待母亲。只要有时间,他便会陪着她,有时说说话,有时与她共骑出城,有时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同处一室,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她不曾奢望这样的日子会永恒,只是,她成亲只短短数月,这幸福的时光才刚刚开始,她还不曾好好地体会,父亲便急着要衡纳妾了,她感觉一股酸苦泛到了胃里,搅得她直想呕吐。
“我知道了,母亲!”
她只能咽下这酸苦不是吗?她又能做什么?当日里由不得她,现下也依然由她不得。
“心同,母亲知你有苦,只是,女人的命不就是这样的吗?切莫要妄想什么,若不是那场火,你或许还能争,现下,你连争也争不得。你若依了,原配怎样也还是你,你总是木府中的主人。”说话间,母亲的泪流了下来。
第二十二章
“母亲,心同没有奢求。”她有的,只是不能说,因为那当真是奢求啊,“心同知道要如何做,母亲说得对,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平常事,又何况夫君乃人中龙凤,朝中重臣呢?母亲不要为担心我,也同父亲说心同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这事但由父亲做主,心同没有怨言。”
谁能听到她心中的哭泣?她总是那样的平静无波,谁能看到她平静下的渴望?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不要什么原配的封号,不要当木府风光的女主人,她求的只是与心爱的人相知相守,如今她连这机会也没有,酸苦顷刻间涌到了她的嘴边。
辞别了母亲,由小翠搀扶着上了车,她靠着车厢紧闭着眼睛。她身旁的木衡易觉得有些不对,她的脸色怎么这样苍白?
“心同,你怎么了?”
她怎么了?回娘家不高兴吗?不,她来时如快乐的小鸟一般,这时却像没了魂的躯壳。是听了些什么?她也只见了她的母亲啊,母女间的话怎么会让她这样?难道是病了?木衡易抬起手抚上她的额头,她轻轻地侧开并摇了摇头,她觉得好累,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接着,胃中酸痛起来,她一下握住他的手,倾身向前,吐了出来。这着实吓到了木衡易,他唤停了车,左手环住她,右手轻抚她的背,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是心疼。
回府之后找了郎中来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只道是吃了什么不洁的东西,她听着郎中的话,也不说什么,郎中开的药也乖乖地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