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此时『乱』了。
就在王助六神无主的时候,外面侍卫进来禀报:“蒲国公求见。”
也就是王方翼,陆续的因军功升为郡公,国公。该赏赐的不能含糊,但也不能滥赏,这十年来,仅有六人荣升国公,黑齿常之、王方翼、李谨行、契芯明,李谨行去世了,也就是因为军功而升为国公仅存三人。以前还有一些人继承了祖上的国公,因为徐敬业的事,李威下了诌书,凡袭爵者,每隔一代自坠一爵,原来是国公,降为郡公,原来是郡公的,降为候爵。
还有褒扬文臣的,也只有两人,一个是魏元忠,一个是狄仁杰。另外就是大漠上的独乐王阿史那道真。
“咦,他不是去了法兰克?”王勃很奇怪。
但不管了,这位族兄弟来到,正好。
走了进来!王方翼穿着一身平民的衣服,包括他身边的侍卫,都是平民打扮,王勃很奇怪:“你怎么这身……?”
“别要问,接诌吧。”
王勃伏下接诌书,心中更是奇怪,自己报急的奏折才送出去没有多久,怎么朝廷诌书就下来了。王方翼宣读诌书,也就是青海事务,换王方翼主持了。
读完诌书,王勃才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过程很复杂,有的连王方翼都不大清楚。这些年,李威与没禄氏一直在悄悄保持着联系。包括论钦陵的心态与动向。其实没禄氏也需要这场战争,若再发展下去,论钦陵为自己所『逼』,指不准在儿子没有长大之前,就要动手了。力量不仅是人心,还有军权。因此,需要李威做一些配合。
对论钦陵,李威同样如鲠在喉。历史上几乎四十多万唐朝军队葬送在他手上,武周时唐朝军事的没落,甚至往更远处,安史之『乱』的祸根……此人都是最重要的源头。
没有吐蕃占领青海的掣肘,唐朝会不会将精兵强将派驻到青海与西域,那么封常清能调动的,是不是仅是一些民夫?就是李靖前来,仅用民夫,也打不好仗的。
自己也在走唐朝历史上的老路子。
为了拱卫青海,驻扎了多少军队?不驻扎真不行。看到自己与他的几场厮杀,用了最强的军队,最强的将领,远比唐朝历史上强大的武器,充足的经济与准备……细致的谋划,人心所向,那一点不比原来历史上几场优胜一筹。可结果呢,场场都是惨胜,真论实际的消耗,每一次战役下来,自己一方还超过了对方。
此人不除……永为后患。甚至青海都没有办法收复。
所以做了许多布置,包括和种的『迷』魂阵,甚至坐视王助生生地将青海变成了一个烂摊子。
是派了许多勇将前往法兰克的。比如薛讷、细封雷、郭牙振、唐休璟、王瞪、张知愿,还有在夏州表现很好的杨玄基,以及契丹人支持唐朝数次战役中脱颖而出的李楷固,这个人勇猛度都超过了骆务整、辛承嗣。李威见之大喜,立授中朗将……让他为朝廷服务。
是人才的……战争也不少,终会显人眼的。
但他也不知道,经他这一变,后世的名将李光弼还能不能出现了。
这些人统统放到了法兰克跑马去了。
可李威有李威的用意……吐蕃经过今年的变化后,论钦陵一死,已不足为害。要么就是怎么样才能将没禄氏劝来长安,让儿子名正言顺的认祖归宗,还要让吐蕃人服气。
后者难度更高……可没有兵战凶危了。
军事上,五年后是倭囚与新罗……那时候,国力更强威,水利也差不多修好了,要么只有一些尾部工程,或者维护俊通,这是必须的,任何一项水利,不经常俊通,迟早会阻塞。国库也会有积余。自己马上下诌书,说我国家臣民反对,你们自儿打去吧,我们大唐不管了,再用一些挑唆的手段,两国打得更烈。
那么五年后攻克难度更低。
转过头来,就是辽东。
开发辽东,必然会与韩鞠人有冲突,票末韩鞠还好一点,就怕黑水韩鞠。地方更冷,地势荒凉,人种强悍。这一点,法兰克与辽东差不多,天气冷,人种高大。
让这些后起之秀,去练兵练战的。
这是最重要的安排,直到清朝,辽东还是北大荒呢。得将它开发出来,使百姓全部从马上下来从事农耕生产,生活上会变好,『性』格也会忠服,朝廷也容易管理,再加上陆续犀利武器的研发,减少骑兵的威胁,那么北方的边害,将除去最重的一翼。
要么阴山北面的大草原,那是没法治了。
想要它消停,永远不可能的,除非枪龘械出现,骑马都没有作用,这才能老实。对此,李威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这方土地,就能陆续的出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难水土不一样?
然而最重要的几个人留了下来,黑齿常之,王方翼,甚至年老的契芯明,此次都出动了。不过都秘密前来青海、松州与肃凉。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军务监的设立,确实培养了一些军事人才,达不到王方翼那样的高度,可经过几年的军事培养,又加上经过一些实战,都成为了一个个合格的中层将领。
不过几人不是出现在一处,王方翼主持青海事务,黑齿常之前往松州,带了一些军队,进入积石山下,与党项各部汇合,经九曲军城,直堵吐蕃人的大后方,契芯明率领西域各国精选来的勇士,以及西域唐朝自己的精军,兵发伏罗1……。原来还有一个计划,从且末道直『插』乌海,彻底将论钦陵后路断去。但被否决了,困兽犹斗,一旦将论钦陵『逼』急了,此人发疯,唐军将会损失无比惨重。况且这一次大败,没禄氏不是吃醋长大的,且能放过机会?
契芯明的弟弟契芯光兵发凉州,也因功封为郡公,兄弟二人为公,举朝美之。
其他几路都调动了大军,只有岭东为了不惊动论钦陵,没有动。但不是没有军队,青海许多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编入兵部的府兵,就达到了七万人,还不算党项各部的。
王方翼将情况大约一说,然后道:“我来到青海的事,不可宣扬,表面上还是让你继续主持,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