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钦差大人一行人马渐渐远去,范遥脸上送行的礼貌笑容徐徐敛去,回眸扫视众将,冷厉凶狠的眼神在风劲节脸上停了下来:“回府升帐,军中的事。本帅要好好调派一番。”
一众将领担忧地眼神大多射向风劲节。
风劲节却满不在乎,只转头,遥遥望了一眼,已经快看不见的钦差队伍了。
卢东篱还是太善良了,亏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居然对人心险恶还是认识不够。就算他万分小心,事先让范遥当众宣布军令,把私自出兵定性为奉令出征,可是他还是忘了,人在屋檐下的道理。顶头上司要给手下穿小鞋,有的是办法。就算定不了死罪。找你的麻烦那还不容易。
他微微一笑,眼神里地懒散疲惫和冷漠森然同样藏得无人可见。悠然转过马头,随众回关去了。
卢东篱回京之前,奏折就已经到了皇宫,赵王一见大悦,宫中开盛宴相贺。等到卢东篱回京献俘,赵王更是无限欣然。
多年没打过大仗的赵国,难得有这种风头盛事,整个京城都兴高采烈。张灯结彩。
漠沙族长老的觐见,请罪。奉上礼物,这一系列事情,都让赵王极度欢喜。
虽说折子上并没有说卢东篱的功劳,但即逢此盛事,赵王对他自然也是印象大好,赏赐同样少不了。卢东篱屡以无功不敢受赏而辞,赵王也不加理会。
卢东篱乘机上奏,称漠沙族人生活艰辛,为绝陈人之念,宜厚加安抚赏赐。
赵王允之,亲自下旨,不但恢复往年下赐给漠沙族人的财物,并且再加三成。
漠沙族长老,感激叩首直至额头出血。更令得赵王自觉是圣天子威加四海,感觉好得要命。而京城一派欢欣气象,满朝上下,无不欢喜,很快就议到了对范遥的赏赐上了。
他做为一方边帅,立此大功,当然要重重得赏。
最后议定是官升一级,但仍驻定远关,掌一切边事。赵王亲自下旨嘉许,并载于邸报,通传全国,令各处边帅,以此为楷模。
其外的金银财物,珠宝绵锻等赏赐更是数不胜数。
卢东篱对此一直只沉默相对,绝不出言反对,只是在议定对范遥之赏后,出面为出征的将士请赏。
赵王心情正好,顺口问一句出征的将军是谁,得知是风劲节,觉得有些耳熟,有臣子提醒这就是那个打陈军的商人,他才点头:“嗯,此人虽是商贾,却也有为国之心,倒也该赏。”
君王表了态,下面地官员自也随声附和,很快,有关风劲节以及所有参予战事的士兵,都拟了赏出来,当然与范遥所得相比,轻微了许多。
赏赐即出,就要挑选官员,代天子押运赏赐以及代表皇上去宣读嘉奖诏令了。
赵王在朝堂上问哪一位臣子愿去,卢东篱心中不由一动,出班自荐。
本来,他连续两次以钦使身份去边城并不太妥,但这会子赵王心情正佳,见谁都顺眼,听什么话都顺耳。见卢东篱自荐,也不由点头:“也好,卢爱卿即曾逢此盛事,自然比旁人更清楚此战地详情,所有将士,功劳大小,你心中也自尽知,由你来代表朕颁下赏赐,亦合情合理。”
就这样,卢东篱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以钦差地身份前往定远关。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再次来到定远关时,风劲节已经不再是将军了。
:
七夜七夕,乞巧之日,在这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里,祝大家幸福愉快
正文第四部风中劲节之被贬
更新时间:2008…7…2314:32:26本章字数:4770
网友上传章节第四部风中劲节之被贬再至定远关,范遥依然领众将相迎,依然大排酒宴,相对,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看到有关风劲节的赏赐也只笑答:“风将军又押粮去了,待他回来见了重赏,想必也是高兴的。”
卢东篱心中颇为失望,有意在找王大宝暗中问一问。奈何有了上次的教训,范遥把他的住处,就安排在自己的卧室附近,门口派了两三队亲兵巡卫,美其为保护钦差大人,把他的房子看得一只蚊了也飞不进。
卢东篱要到哪里去,身后必然跟了一串范遥的心腹。其他的将士们,自是退避三舍,谁也不敢靠近过来,惹大帅不高兴了。
卢东篱如此拖延了数日,一直不曾见风劲节回来,问范遥,范遥只说卢东篱来的时候,风劲节正好刚走,等他回来,至少还有十多天呢。
卢东篱身负钦命,自然不能长留,犹疑再三,只得动身离去。
范遥自然是敲锣打鼓,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老远。
卢东篱的钦差仪仗行出百余里,到了一处村镇,他下令全队暂停前行。又让手下去弄了一堆假胡子,小心地贴满了半张脸,倒把容貌遮掩了一大半,再换了平民服饰,备了一匹马,随便弄了几样货搭在马上,一个人复又转回定远关。
因无战事,定远关并不禁止通行。一天下来,也总会有十来个行商进出关防。卢东篱不顾手下地劝阻,匹马只身,来到定远关外。
关前的士兵自然要上前来盘查一番。卢东篱本来还提心吊胆,惟恐露出破绽来,可一见过来的士兵里带头的那个十夫长,竟是一张熟面孔,想也不想凑过去就低声唤:“大宝。”
王大宝愣了一愣。抬眼怔怔望他。
卢东篱再次压低嗓门:“是我!”
王大宝眨眨眼,老半天才回过神来,我的那个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