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此评真是一路不顺,起点级别太低发不了,本来在公司已经写好了,结果一个不留神删掉,于是回家再补,很多东西却已找不回来,就像我家玉石老公,笑,三木说夫债妻偿,于是背起老公欠下的评债,念起从追公子的同人到太虚到小楼,网上疯狂追文群里疯狂讨论曾经的日子,纯做纪念,顺便不厚道的催文。
正文《为小楼写的评》(梦凝)
更新时间:2008…7…2314:31:51本章字数:3755
《为小楼写的评》(梦凝)从开始看劲节篇,我就一直在想风劲节这个名字的含义。纳兰虽有说自己懒,但我还是认为她为主角们起的名字不应该是无意识的。有网友描写的书中人物与华夏学说之间的对应关系让我钦佩不已,老、庄、墨、韩,似又不似,不似却似(汗,俺也庄子一把),朦胧之中将四人完美再现了一把,然,当时的劲节篇只是开始,于是乎,此非庄也,至少在我看来不是。
轻尘:追求极度完美的私人感情,这对我来说,看着有点怪异。面对无论是男是女的爱人,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慕与信任还有全身心地为他的感情而投入。这样一个在感情上极度自私的人,有点像现实中的爱情偏执狂,也有点像自私的只想把玩具藏在怀里的孩子。然而,他并不像一个孩子那样只要拥有就心满意足了,他要求感情上的唯一和高度的信任,要求得到一个完美的不可能的爱情,要求爱人完全无条件的付出,却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所爱的人着想,哪怕是给爱人一个解释的借口。为了自己自私到极点的爱,他很自私地轻视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将自己和爱人的生命都践踏为尘土。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感情,感情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呀!所以,轻尘的悲是自己造成,我不同情他,也不喜欢他。
看了轻尘篇,我获得了一个感念:爱一个人要学会包容与理解,与爱人之间的误会要学会沟通与互助,追求太过完美的爱情,其实就是对爱情的误解和自私的体现。
小容:胸襟大而广谓之为“容”。小容的包容,小容的自省,小容的豁达,容天下之不能容,怀天下之不能怀。面对权力倾轧中的生死相搏,面对不为权臣所理解的拳拳之心,面对无一例外的迫害,小容对之的是淡然的笑和深刻的反省,他重复着同样的命运,却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寻找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在下一次中进行改进。他由别人的陷害与不容之中,发现并深刻认知了权力的本性,于是他自己设计自己的结局。但他的设计依然没能逃过别人的设计,虽然他的用心最终能为他为之付出心血的人所理解,虽然,这种理解看上去仍然有点畸形(原谅我的理解,虽然我期望那是纯洁的感情,但显然不可能)。这样一个小容,是比较完美的人,是让人羡慕的人,但却有点距离现实太远,远的让人带有一丝期望,期望他有自私的感情,期望他从神回归到人。于是,他做到了,他终于为一人而动容了,施展了不能施展的力量,几乎当掉了功课,然后,那几十下屁股让神成为了人,然后,我松了一口气,笑了。
看了小容篇,我欣赏小容,我喜欢小容,但我却只能远远地看着他,因为,我做不到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所以看了小容篇,我只能尽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尽量让自己有仁有义。
阿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我不懂他,完全不懂。我不懂他怎么就能将一切淡然如风般的抛弃在一旁,我不懂他为什么就像一池起不了半丝波纹的水,而且是清澈见底,毫无杂质的水。可是,我见过一句话:水清则无鱼。于是,阿汉这池清水就什么也没有,没有爱,没有恨,没有情,没有欲,连思考都没有了。几世的磨砺,几世的伤害,到了最后,一切都与当初一样,唯一改变的就是,第一世的阿汉还在念念不忘早点完成功课,还去关注与他有缘的人。到后来,他连这点也不关注了,一切更加的无所谓了。然,真的能无所谓吗?历经时世的阿汉,当你真正有了思想和感情的时候,或许也是能让我怜爱的时候。
看了阿汉篇,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去理解身边人的感受,如我所爱,我便爱之;非我所同,我则避之。与人相处并不太难,去关注别人或被别人关注,或许回避别人的关注,这些都不难,只要你懂得认真思考。
劲节:在看了以上三个人物后,我看到了劲节。从第一篇开始,我就意识到劲节篇与前面的完全不同。不是故事上的变化,不是情节上的新颖,不是内容上的出乎意料。起初,我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商人的奋斗史,那种先施与再得回报的理念与美国倡导的让鸡生蛋的经济理论是那么的相似,并作的更好。然后我看到了卢东篱。这个名字一下子让我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看到文后,我笑了,果然,纳兰写了一个清官,真正意义上的清官。别的清官或许还是出污泥而不染,他不是,他根本就是南山下自然生长的菊君子,悠然自得,凭心而为。一度曾自以为是是认为,作者写的是君子之交的完美故事,然而,我错了,劲节和东篱原来不是君子之交,他们本就是一人,只不过他们用行为阐述思想的做法不同而已。然后,我重新理解了劲节。劲,狂风中草之魂;节,暴雨中竹之魄。风中之草,韧而劲;雨中之竹,挺而拔。这就是劲节,像狂风中的草一样韧劲十足,又似暴雨中的竹一样挺直不屈。
理解了劲节,也就理解了劲节篇。劲节篇不仅仅在讲故事,它有极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我在劲节篇中看到的是现实中的人性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首先,纳兰描写了小人物的人性:劲节的手下在获取利益的同时,感恩图报地为东家操劳,且不论操劳中的自私占有多少;死了丈夫的佃户妻子,自私而又愚昧地为了蝇头小利不惜或者是不敢违背官爷的旨意,哪怕是良心上的不安也顾不得或者是根本就没去顾及,最后的反悔和感念不过是在被人鄙视了以后,生活上的困境才唤醒了良知。看到这个女人,我突然就明白了宋朝那个只为了不说谎诬陷他人就扛住了百般侮辱与酷刑的妓女严蕊为什么会被世人赞扬了。原来,平常人的良知都是这样来的,只有在自身受到残酷对待或失去一切的时候,才想到良心的问题(表怪我偏激,我说的是事实),我也才明白了公车上小偷的猖獗,黑夜里抢窃犯的肆无忌惮。然后,我看到了一群狱卒,一群看惯了冤屈并麻木了心神的狱卒。是呀,看惯了,经历的多了,心也就麻了,木了。不会痛,不会苦,现实的生活也不让他们有时间去为别人痛,为别人苦。如果不是劲节有超凡的医术,我想象不出他还能不能得到报恩而来的热情相待。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或许不是所有的施恩人都会图一点报答,哪怕是一句感谢的话或一个感激的眼神(突然想到这两天看到的湖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