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小楼传说第255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印象中他每一世的死亡似乎都是一个精心计划的高潮……

韩非聪明一世,可惜过份的智巧不足以明哲保身,到最后死在李斯手上,轻尘也难脱这种宿命,如果他不是小楼中人,这样的性格多半也只能落得英年早逝,纵然惊才绝艳,却早早化为尘土。

(二)

墨者,兼爱,非攻!

小容是宽大的,他的爱上至九五,下至贱民无所不包,无论敌人友人,好的坏的,他都可以平下一颗心去公正的对待,这样的胸怀,相信墨翟在世,也会点头赞许,毕竟:“天下无大国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小容很温厚,为人行事全不具攻击性,永远给人留有余地,但又周全的让他的敌人找不到一丝破绽。墨家擅守,非攻,有墨守城规的典故传世。

墨者怜弱,有任侠之气,小容也怜弱,那种老母鸡的个性,一直被轻尘所鄙薄。

墨者从不孤高,积极入世,小楼的众人中,小容至少是在主观愿望上最投入的一个,他爱着很多人,很努力的希望大家都好。

墨家也用刑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但赏罚之间相较于法家的战时恐怖主义控制要平衡了很多,而同样的小容也不是滥好人,乌托邦式的思想也从来没有在小容身上出现过,他认可人性所有的缺点,心存仁厚的赏善罚恶,他鼓励青姑自立,自家的皇帝犯了错,照打照骂。

墨者是务实的,精于机巧手艺,能智辩更能生产,“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于是小容伤得病八捞,照样可以指点青姑开出一家风生水起的茶棚。

墨家要求他的门徒:“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我们常常会觉得小容太完美,完美的不像真实,可是回头看看这一句,却是难得的契合。

墨家有十项基本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小容没得鬼神可信,后面三条没得着靠,可是前面几个世俗伦理,他却是样样沾边。

墨家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为两大显学,可是才及汉初就消失的干净,一蹶不振两千年。

世事往往如此,要么你黄袍加身,自立为王,否则太强大的太完美的,往往为当权者所疾。墨家的要意里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辅佐君王又不如儒术那般贴心,甚至还不肯学道家玩点愚民的花招,却又试图拥有节制君王的力量,到头来被一纸皇命所废,实在合情合理,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无论小容如何的做好做歹,到头来却总也逃不开被他的小皇帝干掉的宿命吧。

(三)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据说沙加是最接近于神的人,那么阿汉恐怕就是我看过的人物里最接近于道的人了。

说到道,总有人爱在后面加一个教,其实至少在先秦,老庄的学说是不涉及鬼神的,道学的宗教化一直到晋之后才慢慢成形,庄子等几个道家先贤的神仙地位还是唐玄宗给封的,后世的道教混杂了种种风水五行,练丹修身之说,而与最初的老庄学说已经相差很远……(这段其实与阿汉没啥关系,一点残念,牢骚牢骚……)

所以我说阿汉最接近于道,是道德经里的道,那个道,可道,非常道的众妙之门,而不是后世拎了个拂尘,穿杏黄道袍,降妖捉鬼的在背后拉起的那面大旗。

阿汉是一个很难去下定义的人,他很懒,但又会去做一些复杂到一般人都懒得做的傻事;他很笨永远学不会人心世故,但又智力超常;他很弱谁都可以欺负他,但功力无敌。似乎所有对他的评语都落不到实处,到最后一切都被模糊掉,他成为一个最原始最自然的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地法天,天法道,由此可见道也是不仁的,它对世间万物都没有任何的偏爱,而阿汉似乎也是如此,他看不出阶级,他也不管身份,他在的眼中人都是一样的,甚至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而且他的这种不仁与墨者小容的兼爱又不同,后者是在明白阶级分野的基础上兼爱,而阿汉,他压根就没有觉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