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小楼传说第256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的。而且他的这种不仁与墨者小容的兼爱又不同,后者是在明白阶级分野的基础上兼爱,而阿汉,他压根就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

阿汉无欲,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什么都不要。

他无为,从不主动努力趋利避害,逆来顺受。

他不通智巧,也不学习世故人情,以无知的头脑面对纷繁人世,于是所有的人间的肓动与执着在他面前都化为无谓。

“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但这些美丽的事物,阿汉全然无动于衷,金银奇巧堆积如山,他视如粪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阿汉从不强求,有床就睡,有饭就吃,怎样都能睡,什么都可以吃。

“致虚极,守静笃”应该没有比他更虚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长年睡死,静也静到极处了。

阿汉从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功不知居,有利不知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不喜杀伐,不赞成“以兵强天下”,小楼众人上窜下跳的逼阿汉学武,他也不肯,懒是一方面,不肯伤人也是原因之一。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所以……哈哈,为什么阿汉每次打赢了人都要道歉,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既然道是这么一个空泛,没谱,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是的东西,于是老子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证据去证明他的存在,于是他又提出了个重要的概念——信

“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如果没有信,那玄妙的道就难免归为虚无,而如果没有信,我们很难想象阿汉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一头猪?一个无赖?

我相信如果老子与阿汉有缘相识,他老人家定是会惊喜的,只是不知惊喜过后,听到这心爱的宝贝曾经血肉成泥,他又将换上怎样的表情。

这一世的傅汉卿做了魔王,拥有无尽的力量,享有无上权利,虽然这部分纳兰还没有写,但我相信他也会遵循道的原则“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就放任这若大的魔教自行发展,外人以为这魔王多么神武,各天王却压根连他的存在也感觉不到。

不过阿汉的故事还没有完结,我无力去揣测作者最终的意图,不过老子曾对他信仰的道下过一个预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于是我也不相信单纯的阿汉可以靠单纯过完这一生。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强大的单纯美好的道没有人会去知而行之呢?

太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大家都信道的世界是如此美好祥和,以至于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存在。在道德经里老子为他的道找了一个宏法者——圣人(以道的原则来统治世界的君主)。

不知道谁会成为阿汉的圣人?

新一代姓狄的小子?还是阿汉自己?

前文有说纳兰大打算让轻尘去搭救阿汉,其实除了阿汉,轻尘也算是小楼里最率性本真的人。这倒暗合了历史上一段公案,韩非写《解老》、《喻老》,从法术势角度阐述老子,成就其刑名法术之学。道家主性纯,法家主性恶;道家守阴柔,法家主刚猛;道家尚无为,法家求有为……这两家看似针尖麦芒其实却是同源。韩非接受了老子的道,却不信只靠清静无为道德就可以被人遵循,于是立刑,用法,强拉着众人跟着他的路走。

似乎轻尘也觉得人应该要守信,要真诚无私,爱了便是一生一世,不容一点瑕疵,如果你做不到……我就让你血肉筑长城(笑……)他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可是手段太激烈。

曾经韩子以道立法,可是总终还是模糊了道本来的面目,这一次让轻尘去救阿汉,不晓得会是怎样的结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