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必从听后无语,黑云则打着圆场,举起酒杯笑侃道:“来,先不说这些,无论如何我们三位玄黄帝国昔日的败军之将总算在乱世中能苟活至今,实属不易,先庆贺庆贺久别重逢吧,干杯。”说完一口气先干了一大杯。徐明也一仰脖干了杯中酒,哈哈一笑说道:“是啊,兄弟怎么说也是堂堂上将,竟然会沦落为马贼。”寒必从听徐明主动提起这段不太光彩的往事,顿时大感兴趣,这位世家子弟出身的大将军实在无法想象曾是玄黄帝国第一战将的徐明为何甘为马贼,所以有点嘲笑的口吻说了句:“呵呵,想必马贼的日子过得比较惬意吧?”
徐明放下酒杯给自己再斟了一杯,两眼中突然闪现出一道寒光,哑然说道:“如果仅为了徐明本人,早已以死了之,可是手下的弟兄怎么办?他们将你从死人堆里舍命救出,难道就是想看到你舍身取义吗?他们也要生存下去,怎么办?我徐明无法做到眼睁睁看着下面弟兄希翼的目光不管不顾。”一顿话说得寒必从身子颤抖起来,他想起自己何尝不是被亲兵所救,当他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周围欢呼的兵士,似乎自己就是他们的主宰,他们的一切,他深深的理解徐明当时的心情,寒必从站起身,郑重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对徐明说道:“小弟刚才无知,冒犯了徐大哥,在此赔罪了。”
“唉,过去的事情不提了。来,黑云老兄说得对,就让我们这些劫后偷生的人喝个痛快吧。”徐明决定今天先不谈归顺之事,改天先从比较务实的黑云着手。
第二天,徐明与黑云单独见面,再次谈论归顺恒国。黑云比徐明还大上几岁,镇守黑土平原已十余年,大事所趋,他当然不会不明白,但唯一使他疑虑的是担心一旦归顺恒国,那么必将面对腹背受敌的困境,原来之所以能维持,大家肚子里都明白那是金帐汗国与太阳帝国之间的默契,将这块地方做为两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地,否则当年在两大强国的夹攻下早就灭亡了。
徐明也直言不讳的告诉黑云,自己这次前来的本意并非要求黑云等归顺恒国后就一定死守日月关,如果情势不利也可弃守,城是死的,人是活的,常天太子也是这个意思,恒国要的是人而不是一座关,只要黑云和寒必从能保住性命,徐明就算没白来这一趟。而且常天已有话,无论日月关情势如何,黑云将军及下面的将士保留所有爵位与官职。黑云放下了心头最后一块石头,答应一起劝寒必从。
寒必从看到黑云已经答应归顺恒国,知道自己心底里的那点为叔家王朝保留最后一点火苗的希望完全熄灭了,再说日月关本就是黑云所有,自己不过是客将,所谓客不压主,他也就勉强同意了,但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将来绝不和马金星同朝为官,不管徐明怎么解释汴梁之难和马金星无关,寒必从就是不肯释怀,徐明无法,只好由得他了。
而在汴梁的常天因为情势危急,担心日月关一旦攻破,金帐汗国与太阳帝国合兵一处就不妙了。因此,常天希望马金星秘密出使海涯城,请求吴国新任皇帝公孙纠能借道与恒国军队北上日月关支援。
马金星当然是义不容辞,在见到公孙纠后,两位曾共同抗击常天大军的历史风云人物再一次见面了。公孙纠是在书房单独召见马金星的,房间里没有第二个人。两人究竟密议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马金星出来后也看不出脸色有什么变化,但不久之后恒国军队五万人顺利北上到达了日月关,黑云、寒必从及手下将领郑重的降下了象征着叔家王朝在玄黄大地最后一面明黄龙旗,换上了大恒帝国红蓝相间的国旗,并接受了大恒帝国的赐封,黑云赐三等公爵,封大将军,任黑土平原都督,寒必从赐三等公爵,封大将军,暂领河南都督。其手下将士各升一级。
日月关的易帜震惊了东方大陆,令到可可尔震惊不已,太阳帝国更是狂怒之下撤换了黑土平原大本营统帅小山上将,换上了另一名更加狂热的石原九大将,并继续增兵日月关前,石原九在太阳帝国皇帝面前立下重誓,三个月内必定拿下日月关。而西方大陆因实在隔得太远,并没为这一改变东方大陆态势的事件有什么反映。
徐明早已又秘密回到了中州前线,唐越清则率军在中州与汴梁之间驻扎,组成第二道防线,防止金帐汗国的冲击。
太阳帝国再次派使往吴国,不过这次口气强硬,大有非在吴国境内登陆攻击日月关的势头,否则不惜刀兵相见。公孙纠嗤之以鼻,根本不予召见太阳帝国的使者,并派海上舰队北上巡视海疆。太阳帝国见无法可施,权衡再三,也不愿意这么早和吴国开战,只好打消了两面夹击日月关的企图。
而可可尔则陷入两难的境地,由于日月关已经归顺恒帝国,如果配合太阳帝国夺取日月关,就等于是向恒帝国全面开战,可刚刚平定内乱的金帐汗国还没完全喘过气来,面对徐明的近三十万精兵实在没把握取胜,如果要按照原计划在背后向日月关插上一刀,又必须通过寒必从的十万关宁铁骑,这支百战百胜的部队可不是好招惹的,如果派出大军消灭这支军队,徐明必定在西面发动进攻,以金帐汗国目前的兵力怕是无法应付,从国内再征兵等到能参加战斗最早也得九月份左右。就在两难之时,耶律齐向可可尔献上了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