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联合古陆恒天大帝传第30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意味着什么,裴元仁与荷花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果断下令,行动继续。

几十个黑影乘着夜色的掩护,轻松地清理了大散关东面城墙一段大概三百米宽范围打着瞌睡的守城士兵,一名特种士兵学着狗叫了几声,下面立刻传来了几声回应,一个多时辰后,三千特种旅的精英份子用绳索全部爬了上来,整个过程竟然没发出一点响动。

等到那三千特种旅士兵一路干掉几个小队的巡逻守兵,摸到西面城楼的时候,就大局已定了。徐明的大军呐喊着冲进关内,却发现怎么没有敌人?原来是裴元仁的活干得太漂亮,人家现在都还在倒头大睡呢。结果大散关守将雄海林及以下五万部众就这么心不干情不愿的做了俘虏。

这次夺取大散关,特种旅又建奇功,也就从这时候开始,常天开始给予特种旅士兵特别优厚的待遇和很高的荣誉,一般士兵每月的饷银是其他部队的两到三倍,官衔也高出许多。后来很多有门路的士兵甚至军官都开始托关系想往特种旅调,搞得裴元仁不甚其烦,干脆在自家门口放了块挺大的石头,说是只要抱得动的就收,否则请回,结果还真没人搞得动。直到唐三少爷、唐副团长听说这事后,来了兴趣,非要去试试,没想到连他也抱不起来,这小子一气之下轮起撼天棒就把块石头给砸烂了,砸完一看才知道这是裴元仁故意请人将另一块更大的石头埋在地下,上下石块穿了洞很巧妙的串在了一起,所以谁也休想搬得起来。等到裴元仁听到响声跑出来看,唐越楚知道坏了兄弟的事,早溜了。元仁当然也清楚谁才有这个本事,只是苦无证据,反正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唐越楚都躲着裴元仁走。

大散关丢失的消息传到汴梁,何士岩大骂雄海林这个结拜兄弟简直就是个饭桶,恨自己有眼无珠。何亮马上请求派兵夺回大散关。军师马金星在得知是徐明的杰作后,两眼呆呆的望着前方,良久不发一言,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直到何士岩骂够了,何亮提出夺回大散关的时候,他才长出一口气,说道:“晚了!”

第二卷第八章漳州称帝

开国大典封功臣,谁能识得女儿心。

常天得知大散关已经易手,令王佐火速赶往西北任大散关守将,杜挚暂时镇守廊州,徐明则坐镇宁川居中策应,在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妥善的安排。

漳州,大都督府议事大厅。左边坐着刘基、傅子文等文官,右首则是樊化、陈子皇等一干武将,几乎在漳州的所有高级官员都齐聚一堂。常天坐在父亲身侧,大冬天的还把弄着那把折扇,似乎这次刘基苦心安排的大会与他无关。

“大都督,我老樊是个武夫,不会讲什么奉承话,有些话实在是鳖了好久了,今天就放肆倒一倒。自大都督入主西川,百姓的日子是一年一个样,~~~~~~~~~,大都督之德、之能天下无人可比,叔佑无能,亡我玄黄,已是天地共弃,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百姓渴望明君如久旱盼甘露,大都督万不可顾及一己之辛劳弃天下黎民于不顾啊。樊化冒死谏言,恳请大都督上呈天顾,下顺民意,早登大宝啊!”樊化声泪俱下,匍俯在地,叩头不止。

一大票的官员这会也纷纷开始了劝进,也不理会常礼如何推让。最后在刘基:“~~~早登大位则西川幸甚、玄黄幸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领头下,众人已经是齐呼万岁了,就连唐越楚这小子也跪在地上似摸似样的三呼一番。

常天总算挪动了身子站了起来,很不情愿的假装对父亲劝说一番。其实父子俩早就商量好的,这会不管常天愿不愿意也总得装个样子。

直到这时,常礼方才很“无奈”的说道:“罢了,罢了,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吧。”

大陆历1148年6月19日,常礼在西川漳州登基称帝,史称恒高祖,国号恒,定都漳州;立常天为太子,协助父皇总理国家军政;这一年也称大恒元年。

大恒帝国设左右宰相,左宰相刘基主文,左副宰相傅子文分管经济;右宰相主军事,由太子常天兼任,右副宰相樊化;设七部一寺(吏、户、礼、兵、刑、工、监;大理寺),部下设司,合称三十六司。

恒帝国的权利架构与原玄黄帝国不同的主要是:一、撤三省,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二、增设监察部;三、从原刑部的职责中将量罪定刑的权利划给同级机构大理寺,刑部管抓不管判。其他司一级机构根据实际需要也增加了一些。

在爵位上仍沿袭玄黄帝国的公、侯、伯、子、男的称呼,只是增加了一个朴爵,分六个层次;但为奖励军功,在等级上就分得很细了,比如最低层次的朴爵,就分了二十个档次。

撤消了军事委员会,名义上皇帝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但考虑以后战事的实际需要,一切兵权统归太子府,包括军队系统高级将领的任免。太子府另设参谋、后勤、军情等机构。

军队将领的官衔、官员的品级基本沿用原玄黄帝国的官制,暂不做改动。

开国功臣们爵位的分封,主要有:

唐松,赐一等公爵;

徐明,赐三等公爵;

刘基,赐一等侯爵;

樊化,赐二等侯爵

傅子文,赐三等侯爵;

陈子皇、许文远、张宗义赐三等侯爵;

范幼冲、唐越清赐一等伯爵;

杜挚赐二等伯爵;

裴不仁、唐越楚、龙获赐三等伯爵;

其他将领与官员也都各赐爵位,其中唐越明、王佐、周菌、海容、王冰等获一等子爵。

这里面唐松与徐明的爵位分封颇费了常家父子一番苦心,本来唐松按个人功劳是不可能获得这个独一无二的一等公爵,但他不仅仅是常天的岳父,未来的国丈,而且他代表的是整个唐门,再说他明确表示不担任公职,所以就不能不给他一个超然的地位;至于徐明,人家原来就是上将军,一等侯爵,为了显示新帝国对他的厚待,所以常天坚持徐明的地位也应该超然些。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只封了两个公爵。这样的分封在各朝各代的开国史上都是没有的,因为常天还有一层意思在里面:要是现在就都封得那么高,以后还拿什么给大家?再说玄黄尚未统一,不适宜封得太多。

在爵位的分封中常天没有忘记在官亭战役中阵亡的巩不凡与徐福两位将军,在他的建议下,封巩不凡为二等侯爵,徐福为三等侯爵,爵位由巩、徐两家的长子继承。

真正让常天费心的还是军队的编制和兵权的重新划分,登基大典之后,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与樊化和兵部尚书范幼冲商议妥当,报皇帝陛下恩准后,常天对军内将领的任命和兵团编制做了以下调整:

一、大散关与凤鸣关升格为一级要塞区,镇关将领级别相当于太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