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联合古陆恒天大帝传第15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共死的老部下了。常天主要说了下面几个方面,但表面上说是征询征询大家意见:

一、兵贵精不贵多,凡是老弱病残者一概令其退出军营;剩余士兵重新登记备案;

二、对现行的官衔制进行改革:野战部队士兵三十人为一队,首领称队长;三个队为一排,首领称排长;三个排为一连,首领称连长;三个连为一营,首领称营长;九个营为一旅,长官称旅长;三个旅为一兵团,长官称兵团长;一个兵团满编为五万人,战时可扩编为十万人。地方守备部队撤消旅的建制,改为三营一团,其他不变;旅以上建制的部队新设参谋长一职,享受同等副职待遇;

三、成立特别军事指导委员会,此为军队最高权利机关。委员长由常礼大都督亲自担

任。副委员长常天、樊化,常天任常务副委员长,委员长不在则由常务副委员长代替主持工作。其他委员名单如下:许文远、张宗义、陈子皇、范幼冲;

四、由各路人马抽出精锐之师筹建特别行动旅,旅长享受兵团长待遇,主要执行特殊任务,第一任旅长由裴仁庆担任;

五、成立特别调查大队,直属特别军事指导委员会管辖,旅以上建制的部队皆设置长驻调查队长,该队长不能干涉任何军队的指挥、调动,只有监督、汇报权;特别调查大队大队长由常天担任,副队长暂由唐越清担任;

六、提高军队官兵待遇,按职务和军龄设定标准,兵团长一级的将领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三倍官薪。

本来常天还有许多措施,后来考虑军队必须稳定,所以一些在当时看来比较激进的就没有公布。这些将领们对其他并没什么意见,第一条堵住了吃空额的漏洞,不过每月的官薪提高了很多,吃亏并不大。至于其他的措施这些将领头脑可没那么复杂,心想只要手里的兵权在握,你喜欢怎么搞就怎么搞,只是对那个什么特别调查大队有些疑惑。常天的解释是:为防止军队贪污、腐化、堕落,进行监督而已。那些将领当时似懂非懂的,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些调查队的厉害。

荆州方面收到新政的通报后,立即回函表示坚决支持常天的军政改革措施,越清因为暂时无法从荆州脱身,所以在请示了唐老爷子后派唐门四大弟子风、雨、雷、电的风、雨两大弟子先期帮助常天筹备特别调查大队。

第十一章初见成效

度危机子文出山,受厚待群贤云集

联合大陆历1146年,汴梁被围的第二年,是常天一生中最忙碌的一年,川中大大小小的军政事物都必须亲自过问和决断,因为确实没有人能代替,他推出的那些改革措施绝大部分人都还没完全搞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都是上传下达,所以很难进行发挥。直到半年以后,常天逐步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干练、思想比较先进的官员,情况才逐步好转。军队系统方面,常天更是得到下级官兵的忠心拥护,上级将领对常天的军事指挥能力虽然意见不太一致,不过对他的战略天才却是佩服有加的。

在诸多的改革中常天最头疼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吏治,二是缺钱。但好在这两方面都得到了父亲常礼和唐家的全力支持。

吏治从古到今都是最难下的一盘棋,有时候常天就在想,完全按照轩辕说的去做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了,因为许多实际情况很难行得通。比如官员的俸银,尽管平均提高了近两倍,这已经是大大超出了西川的财政支出能力,一个副县级官员每年的俸银已经是200两了,按一家六口的开支计算,一年下来也就刚好够用,和平民比当然算是比较富裕,但要想象以前那样迎来送往、奉承巴结光靠这些收入还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比较低级的官吏。那么玄黄帝国其他行省的副县官员年正常收入才70多两,不贪污腐败才叫怪了。这个问题几年前常天就通过肥县令请他吃饭那件事情中领教过了,所以才从轩辕留给他的光脑中找出这么一个“高薪养廉”的办法,但实际上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一时间是无法彻底扭转的。

所以尽管在政策的高压之下,大规模的贪污腐败很少见了,但收受贿赂和一些所谓的礼尚往来的情况却根本无法禁绝。父亲常礼有句话倒是点醒了常天,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常天想来想去,这件事情看来急不得,只能慢慢用文火来烹了。而常礼也经常接见和访问那些一肚子委屈的官员,尽量的安抚,为常天有些过激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做善后工作,父子俩配合得还很默契。

说到钱那就是硬家伙了,常天当初制订政策之初竟然没打预算,一下子就要将所有官员和将兵的待遇提高平均两倍,而且还要兴办教育、修筑道路、还有一些秘密经费需要支出,等到下面的官员将所需费用拿给常天过目的时候,这才傻了眼。常礼这才慢悠悠的走到前台来摸着爱子的脑袋叹息道:“真是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啊!”

按照常天的那些想法不要说别的,仅仅是提高官员和将兵俸银这一项就占据了整个西川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其他事情就不要干了。西川在常家父子来之前的年岁入是两百万两白银,之后增加到350万两,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现在按新政策一万名左右的官吏加上20万部队的俸银和兵饷支出刚好是350万两白银,而其他需要支出的费用更是惊人的达到500万两。可是政令已经颁布,是不可能更改的,否则将失信于天下,以后想再推行就困难了。

正在常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着是不是推倒重来之际,没想到柳若再次帮了他一个大忙。

这天,常礼告诉儿子说柳若给他推荐了一个人或许能帮他解决财政危机,常天睁大了眼睛赶忙问是谁?常礼告诉说:“此人叫傅子文,原是汴梁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其商号在玄黄境内开设了不下几百家,因为战乱入川,目前正在漳州,因为他的夫人白瑕也是柳若的同门姐妹,时有来往,所以知道这个人是个商业奇才,十几岁白手起家,才经过不到二十年就已是富甲一方了。”

第二天,常天便去拜访了这位传奇商人。

“你是傅先生吧,在下常天,特来拜访。”常天看着眼前这位温文而雅、穿着简朴的中年男子,怎么一点也不像是个两眼冒金光的商人,不觉暗暗称奇!

“您就是劝父出兵,率军勤王,进行西川改革的常将军,常太守?”

“正是在下。”

“草民一直对将军非常景仰,只是苦于无缘拜见,倒是要将军亲自前来,惭愧、惭愧。”傅子文虽然年长常天许多,却没有丝毫拿大之意。

一番客套之后,宾主入坐。

常天细细打量了一下傅子文的居处和穿戴,和一般富足人家并没什么两样,看来此人也不是那种喜出风头、爱浮华的人。

“早就听说常将军那番出川勤王的高论,实在是见解非凡啊!最近西川改革在下也听说了,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佩服、佩服。”傅子文是个商人,当然知道常天那样做对发展经济的莫大好处,所以说出来的这句话常天丝毫没认为他是在吹捧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