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这话,不禁吓了一大跳。别说我根本没胆子杀忠平王,就算有这个胆子照办了,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忠平王骤然被杀,他的党羽定不肯罢休,都中顷刻又变修罗杀场。退一万步说,事情最终得到了解决,但以高市王之刻薄寡恩,不会把我当替罪羊除掉吗?
高市王转眼望我,我却匆忙低下头去,不敢领命。丈人轻拍我的肩膀,柔声说道:“我料匣中定书大王之名;倘或不然,天下为彼所得,你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诛杀谋逆,势不得不然,大王践极,贤婿首功,前途未可限量也。”
丈人的暗示我听得很明白。其一,他认为情势所迫,已经到了图穷匕现的地步,我不动手就只有等死;其二,他承诺事后会给予重赏,也就是说不会让高市王推我出去顶罪弥谤。丈人的话我是相信的,他没有儿子,我几乎就是他的继承人,他怎肯随便牺牲我的性命?
高市王也听懂了丈人的意思,急忙许诺说:“大事如协,卿为首功,孤必不敢忘也!”我并不相信他的许诺,可确实正如丈人所说,目前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于是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商定了应变的步骤,丈人即刻出城去召集部属,高市王在获筇等人的保护下进入宫城,我则间道去指挥禁军,准备发难。
骑上快马,才刚跑近贞义门,门前突然拐出数十骑来,当先一人铁甲虬须,正是太山大侠膺飏,高声喊道:“离大人,膺某恭候多时了!”我骤然想到,膺飏本是磐溧的部下、忠平王爱将,不禁大惊失色,几乎坠下马来……\t
第二部龙池劫灰第三十九章祸福
\tp{text…indent:2em}
古诗云:造化之所成,祸福本相依。知雄而守雌,万理皆可推。
太山大侠膺飏,“正纲”以后因功封屯骑校尉,名义上掌控禁军中的骑兵,算是我的部属,但实际上卫尉和屯骑校尉这两个官署并无统辖,他有训练权,我有调动权。前此我想增补禁军,多安插进高市王的亲信去,就是被他和城门校尉磐溧两人明着暗着阻挠,才使计划功败垂成的。
我本来没想到会在贞义门前撞见他,不过转念一想,那也在情理之中。高市王聪明,忠平王也不傻,就算没有大长秋昭遇的提醒,他也应该能想到那方锦匣中可能暗藏着继承人的名字,两王必须在匣前摊牌,冲突随时都会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他派膺飏等人抢先控制宫城各门,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可惜我前此没想到这一点,难道是天欲亡我吗?!我为了赶时间,所带部属不过十余人,本以为进入宫城,聚拢禁军以后,自己就会安全了,连带着高市王、丈人他们也都脱离险地。此刻抬眼一望,膺飏所部比我多了一倍不止,并且个个盔甲鲜明,手提长槊,分明早有准备。光膺飏一个,我就彻底不是对手,何况对方这数十名骑兵?!
膺飏见了我就喊:“离大人,膺某恭候多时了!”吓得我两腿一哆嗦,差点没从马背上倒跌下来。心里只想着:“完了,完了,不想我今日丧于此地。妻在高航,再无相见之日!”才打算驳转马头,落荒而逃,膺飏马快,眨眼就已经到了我的面前,伸出他巨大而有力的手掌来,一把就揪住了我的马缰。
危险关头,我只是浑身哆嗦,反应比平常何止慢了一拍。还好我反应慢,因为随即就听见膺飏小声说道:“宫中预先设下埋伏,高市大王如此刻进宫,必无生理。膺某特来报恩,救离大人性命!”
我又吃一惊,抬眼看到膺飏的表情竟然是前所未有的诚恳。“你……你说什么?”我的话语依然免不了的有些颤抖。膺飏点点头,解释说:“昭遇已为所买,所传乃是假讯。昨夜五更,忠平王已挟天子、太后,北出光德门,潜往永明宫去了。膺某在贞义门,磐溧在光德门,只待高市王入宫,便合兵杀之。离大人不可进宫,速速逃出都城去吧!”
听闻此语,我脑袋不禁“嗡”的一声,眼前发黑。原来什么锦匣密旨,全是对方预设下的圈套,若不是膺飏报讯,我今日定然命丧宫中。可是我该怎么办呢?听膺飏的话就此逃出都城吗?一旦高市王被杀,忠平王登基,就算丈人掌握了城外的郡兵,没有大义名份,没有拥戴的主君,迟早会被敌人剿灭的。天下虽大,莫非王土,我一个人逃亡吗?能逃到哪里去?
想想还不到一个月前,大司马崇韬被我所擒,满门抄斩,是何等的凄凉,不料同样的命运今天又落在了丈人和我的头上,这报应也未免来得太快了吧?直到此刻,我脑中突然冒出了苹蒿和萦山上那位老修道士的影子——若是早听他们劝,放弃纷扰俗世,出家去修行,应该就不会落到今天这般下场吧!
如果膺飏不来救我,反来擒我,把我捉起来五花大绑地扔在一边,等杀了高市王后再送我去西市凌迟,或许我心中还不会象此刻这般烦乱。磔刑怕什么?我又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