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一个和尚一个**人终于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措施:
一、立即转移文物,妥为保藏。
二、争取外界的援助,坚决保护五祖寺。
拍板之后,两人分工:普寂紧急动员五祖寺内和尚;老向速去寺外“招兵买马”。
时不宜迟。求近不求远。老向赶到五祖寺附近的黄梅东山大队。
一小时后,东山大队的几辆拖拉机悄悄驶至五祖寺。大开山门,在普寂法师的主持下,人人争分夺秒,穿挨如箭,搬的搬,装的装,共装了99箱佛担柜子的文物。普寂法师亲自清点,一一过目,并贴上了封条。文物中有全部龙藏经卷,金粉书写的梵文贝叶经,碛砂残卷,康熙、乾隆的诗词御笔,绿松石磨制的“乾隆编钟”等等稀世之宝。
普寂法师急步又登真身殿,处置那尊一吨多重的弘忍真身佛像。这尊真身佛像高1。8米,丹漆莹洁,栩栩如生。头部和身上都用金带装饰,身着镀着红、绿、蓝各式宝石的木棉袈裟,光彩夺目,五彩木棉袈裟曾被磨代肃宗供奉,武则天皇帝当着镇国之宝,它是五祖寺的骄傲,中国少有。
这么巨大的真身佛像;无法搬动;又怎么个藏法?
这尊真身佛有个大盒子;三面镶着玻璃;先用红纸糊住三面玻璃;真身佛就不见也。在正面贴上一张巨幅“宝像”,两旁是两幅标语:“紧跟**永远革命”“敬祝**万寿无疆”。
慈祥的真身佛,躲藏在慈祥的“宝像”后面,佛的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得到人的领袖**的保护。
第二天上午,在持太平斧的造反者还没驾到之前,路人惊异地发现:五祖寺墙头挂出两面战旗,上面分别用黄颜色写着:“××厂造反兵团”、“××学校红卫兵团”,在微风吹拂中猎猎飘舞。山门正中也贴出了大幅的“勒令”告示:
“五祖寺有本兵团联合接管,任何单位或非本兵团人员,一概不准擅自入内,违者格斗不论……特此公告”。
寺院里两个兵团,究竟有多少人马实力?有天晓得,不过威力却是无比。一队队的红卫兵开拨过来,只在寺外徘徊一阵,盘桓片刻,继而又开步走了。
五祖寺脱离了“危险期”,而保寺人却遭殃了。
宗教事务办公室干部老向被关进了牛棚,其中有一条罪名就是:与和尚狼狈为奸,欺骗红卫兵!
普寂法师不堪折磨,于1969年9月一命呜咽,魂归西天极乐世界。但,按佛教上“轮回”的说法,他的英灵仍和五祖寺同在。
五祖寺,终于保住了。
第189章独闯大别(长篇连载詹
第189章独闯大别(长篇连载詹玮著)
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商家族》、《**的旗帜》、《鄂东情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论》、《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雷池往事》、《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肥臀》、《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谍战黄梅》
鄂东匪事内容简介
描写的是;解放前发生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匪患故事。小说通过湛人杰和梅子的风流故事,展开了一场情仇恨怨。湛人杰被迫当了土匪,引起了大别山座山虎、孔垅座地虎、张家河平原虎,三虎争雄。抢地盘,争山头,烽烟四起;美人计,连环计,计计相连;夺妻恨,杀父仇,仇深似海。争斗中,湛人杰救了李平儿,二人结为患难夫妻,又被座山虎强占为压寨夫人。李平儿与仇人朝夕相处生不如死;为了爱,湛人杰卧薪尝胆,铲除座山虎;为了爱,湛人杰单枪斗众匪,以身殉情。小说三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是三省通衢的水码头孔垅镇,各色人物竞相上演,也是土匪掠夺的对象;二是千里大别山藏龙卧虎,多股土匪盘剧,官匪猫捉鼠,土匪抢地盘,争山头;三是鄂东平原典型村落张家河,封建家族势力、农民长工与地主、地下党与保安团矛盾四起,演义了一幕幕血与火,灵与肉,情与恨的动人故事。
本书三个重要人物简介:
——座山虎许光头因情杀人,从此混入大别山林海之中。
——平原虎费正卿本是老实农民躬耕孔垄,因失地杀恶,成为平原悍匪。
——座地虎王焕庭是富家子弟,因身怀异能从军,因沟引军阀姨太太召来杀身之祸,避祸入山寨,成为风行张家河的土匪。
还有诸如女匪徐小燕、孤儿狗娃、保长等人物本是正直平民百姓,因家仇国恨,逼上梁山,众多为匪人物或因情或因恨,双重煎熬。面临时代大浪淘沙。
小说塑造了湛人杰、崔奠明、兵痞梁在耕、梅子、李平儿、黄幼红、李金金、陈卉、徐小燕、陈亚玲、寡妇张二嫂、王汉阳、卢黑豹、寨主任金水、秀才丝瓜、郎中舒潇等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动人心弦。是作者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力作。
众匪的人生经历为旧中国黑暗社会现状缩影,反映旧中国“草根”人物的生存现状,能否达到警世醒世,诸位读者大大请开卷细读吧。
鄂东匪事群号QQ329362217
老百姓讲话,除非万不得已谁上山当土匪。各种无奈,一本《水浒》早就从头到尾细细写过。但《水浒》是借了天罡地煞说事,倒好像上山为寇是宿命理想而与尘世不平无关。其实从南到北,从古到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就练就一身绝活,不管多狭小的生存空间都能辗转腾挪,只要还能活,不会提“反”这个字,真有一天上了山,必是被社会卡住喉咙,一步也走不下去了。
“官事民事匪事,血雨腥风,自古鄂人多壮士;国仇家仇情仇,贤淑女子,以身许匪报情仇。”一个至今仍在鄂东大地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一部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清晨,整个孔垅镇被浓重的臭雾笼罩着。
人们没有心思过年。十字街头的血水,已在大道上结了冰。
不知是什么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