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财抱怨道。语气的伤心是种深深的遗憾。儿子八岁进城,哭鼻子穿上学都是兄长供给,这些年来给老财省下多少钱财,这个账他算得精着哩。而今兄长殁了,对老财来说自然断了一条财路,他怎能不痛彻骨髓地惋惜。然而,事已至此,老财不能不对儿子的未来有个明白的安排。
“福根,你大伯一死,你这学还能上得成吗?”老财顿时住了,先小心地观察儿子脸色,见儿子的脸上没有出现悦或不悦的表情,便放心大胆地说下去。“我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身子骨一年不似一年,这一大摊子家业没人照料哪行?你大哥是那样一个废人,这家子就指望你喽。我寻思这书你就……”
老财一脸苦相,说得感伤。不得不承认,老财说的是百分之百的实话。绝无半点虚夸,年轻的国高学生只好乖乖的屈服了。
“爹,你别说了。”
二少爷明白前途已被爹算计好了。爹和他谈只是个徒有其名的形式。容不得你反对还是赞同,只要羊样地顺从就是了。二少爷心底滋生出巨大的悲哀。
老财不动声色地吸着水烟袋,内心却在深深的自谴自责,他觉得委屈了儿子,肚里的一张嘴把自己骂个淋漓尽致。他安慰儿子道:“赶明儿,给你说一房媳妇。”老财说得很真诚,他为自己的大度所感动。这样的安排使他减轻了罪过感,似乎儿子失去的东西由此得到了等价的补偿。
二少爷没有言语。他心里下吹着萧瑟的的秋风。他记起了从前的种种幻想,现在方感到那些幻想是如何的不切实际,如何的可笑与可怜。原来自己不过是高空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最终还要落回原来的地面……
曾家窝堡,做孽的曾家窝堡。国高学生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诅咒它。翌日。天光大亮。去往蔡山的山道上跋涉着一只灰色的草驴。骑驴耗了多少粗布,为此他常常抱憾自己在穿着上吃了大亏。太阳正悄悄地从老林里升起,把一抹烟红戏弄地涂在老财的脸上,这颗老谋深算的核桃脸便出现几分荒唐和滑稽。
曾老财此去是找蔡山的黄老财。他负有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其结局将使两个老财连成儿女亲家。本来,这中间应该有个媒婆诸如此类的人物,这样才显得合情合理不乱章法。但这环节至少要花掉两块光洋和几斤黄梅糯米堆花老烧酒,这抽肋条的勾当足以让老财痛不欲生。他凭借早年间与黄老财酒馆里的一句戏言,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打上门去。
太阳爬到中天的时辰,黄家带有霉味的堂屋里,两位老财的讨价还价已经到实质性的阶段。曾老财提出聘礼为十五亩山坡地。黄老财则坚持没有二十亩平川不嫁闺女。加加减减的几个来回。曾老财终于做了让步。就在将要敲定的的当口,黄老财拍脑想起女儿的一处珍贵。急忙大叫:“不成,不成。我那闺女是金莲小脚,还要再加五亩!”
曾老财几乎背过气去,肚里骂破了天。小脚算他娘什么希罕,老子这辈子算吃透了小脚的亏,喂个老婆如同废人。不能尽情地使,不如厩里的一头草驴……谈判陷入僵局,曾老财直盘算起怎样放把火烧塌这座老屋。
就在曾老财抓起瓜皮帽准备离去了当口,黄老财拉松了套,提出把五亩改成三亩,少了这个数码万万不成的,曾老财咬咬牙吞下这颗苦果,以二十三亩平川地成交了这份姻缘。
黄家置下酒菜款待儿女亲家。席间,把闺女唤进屋来拜见未来的公公。曾老财痴眯着醉眼上上下下地看着个仔细。粗腰、肥臀、**,看起架倒是个干活的把式,也象能生养育胚子。
唉,只是他娘的小脚太赔账。曾老财特意朝女子的肚腹处睃了两眼,看不出个究竟,只得认可了这货色。
曾老财死命地喝着罐里兑了水的老烧,以此来找回谈判中失利。晕乎中他盯住对面的老瓜脸想,龟孙子你别得意今儿个先让你这着棋,二十三亩平川地算个么事,来日尽数收回,那就是不这个数码,你那百亩好田,厩里的驴骡,架上的鸡鸭,圈里的肥猪,起码得劈给我一半,兴许能全部到手。龟孙子,我就不信你的寿数能比得过鄂东秦淮河里的王八……的
黄老财命中无儿,只养了两个小脚千金,老大已嫁,这回是老二,叫黄幼红。黄家的家业迟早有姓曾的一份。曾老财早已盘算得滴水不漏。他仿佛已看到了黄老财在黄泉路上匆匆行走。而他自己似乎成了阎罗,正在指挥众小鬼给黄老财施以刑杖……
黄老财的谋算一点也不比对手差。曾老财一蹬腿,疯儿子还能算数!书呆子姑爷还不服服帖帖地归自己摆弄……黄老财觉得自己已坐在了曾家窝堡那扇黑漆大门里的太师椅上。
俩人在各自角色的天地里饰演得绘声绘色,不觉酒已喝到日西……
二少爷是在夜半时回到自己房里的。他被爹的决定击得晕头晕脑,见到木床便一头扎下去,许久有两行清泪流出。
城里人算是做不成了,这辈子将在穷乡老宅呆下去,若干年后又是一曾老财。想到这儿,伤心极至的二少爷直想着寻根绳子把自己吊到梁上。
下章预告:第8章二少失学书喃大家看也看了,还希望各位给我扎起,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只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是我更快更新的巨大动力三。
上传一篇外篇:
黄梅五祖传六祖的故事(詹玮/文)
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东12公里的东山,东山亦名冯茂山。相传唐朝咸亨三年,五祖弘忍来到这里向放牛老汉冯茂借一袈裟之地,在此驻锡传法。(公元670年在此建寺)已历一千五六百年,故后世人称为五祖寺。
弘忍建寺,“既受付嘱,令望所归,裾履凑门,日增其倍。十余年间,道俗受学者,天下十十**。”“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横,虚往实归,月愈千计。”徒众甚多。时人称为十大弟子的有:慧能、神秀、法如、道安、智诜、宣什、智德、惠藏、义方、刘主薄等。其中尤以慧能、神秀最为杰出。两个弟子,在继承法嗣上曾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流传至今。这个故事,按照民间的传说就是五祖传六祖的故事,按照佛教《武德传灯录》的说法就是:南廊偈语。
故事叙述神秀、慧能两位弟子秉承师命各制一偈置于寺中南廊,结果在寺内打杂舂米的行者僧慧能胜出,五祖弘忍不具一格,将衣钵袈裟传给慧能……这个故事,在僧俗两界恒久流传,已逾千余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广为传播。
第9章黄梅县城(长篇连载詹玮著
第9章黄梅县城(长篇连载詹玮著)
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商家族》、《**的旗帜》、《鄂东情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论》、《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雷池往事》、《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肥臀》、《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谍战黄梅》
鄂东匪事内容简介
描写的是;解放前发生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匪患故事。小说通过湛人杰和梅子的风流故事,展开了一场情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