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王奇没有披大耄,大家都看到了王奇的一身紫衣侯服,以荀爽为首的其余几块的人也都站了起来,而象荀彧这类人则已经猜到他是谁了。看到荀爽等人就要向自己行礼了,王奇来不及和郭嘉他们打招呼,抢先对荀爽等人行礼道:
“京师学子王奇王季云见过诸位贤士!”
“王奇!他就是王奇!”周围的学子们都议论纷纷,只有荀攸陈群等少数几人面色如常。
荀爽等人见王奇口称学子,知道他是前来游学的,不愿显示自己的候爷身份。不禁对他不以名利为重的做法大为欣赏,对他的好感自然增加了很多。
由于王奇名声在外,所以荀爽等人也不敢让他坐游学仕子的席位,把他和钟繇直接让到了和自己一起的名士一席,让周围的学子看了暗暗眼红。只剩下马钧一人孤零零的坐在游学仕子一席,至于王大他们,虽然王奇对他们很好,但也没办法让一个护卫进这种地方的。
待诸人坐定,荀爽宣布了今日的话题,也就不过是吟吟诗呀,作作赋呀什么的,顺便讨论讨论去年的一些优秀作品。
王奇留意着诸人的发言,最活跃的是陈群,而且每每能出一些奇思妙语,让周围的人大为赞叹;
其次是荀谌,不过基本上是评论别人,自己则基本没什么好的字句;到是荀彧和荀攸,发言不多,但每句都是惊人之语;说话最少的是郭嘉和徐庶,但每说一句都能让人侧目;其他学子们发言也很多,但好像没有特别突出的。
至于坐在最上面的几位,戏志才坐在位子上打瞌睡;程昱则眯着眼睛在捋他的美须;钟繇也在那儿眯眼睛,只是在听到好的言语时会睁一下眼睛;到是荀爽和陈寔,两个老头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听得津津有味。
从学子们的表现和座上几位名士的态度,高下立现。学子中最优秀的无疑是荀彧、荀攸、郭嘉、徐庶四人,其次是陈群,之所以是其次和他年纪青也有关系,在后则是荀谌,至于其他学子,基本上只能算是碌碌之辈了。名士中除了荀爽和陈寔稍差一点,其余几人都差不多。
想到这里,王奇不仅微微一笑。
此时正好轮到荀谌说了一句,他刚好瞧见王奇在笑,以为他是在嘲笑自己,心中就有几分生气,跪坐起来大声说:
“久闻小侯爷名满京师,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不知能否对我等愚见评论一番?”
以一个学子对坐上的名士这样说话是非常失礼的,荀爽马上斥道:
“友若不得无礼!”
王奇此时一想,这不正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么,遂阻止道:
“无妨!季云也正好有几句话说!”
(下一章《语惊四座》)
第五章语惊四座
听到这位小才子有话要说,众位学子们忙把目光盯向王奇,就连眯着眼的钟繇和程昱也睁开了眼睛,更不要说荀爽和陈寔,只有戏志才还在继续打他的瞌睡。
“我观诸位讲的都是一些废话!”王奇是存心语不惊人死不休。
“啊!”下面立刻嗡嗡的一片。
“我看他是没本事瞎说!”
“就是!他的名号肯定也是吹出来的!”
各种各样的声调都传了出来。
荀爽、陈寔和程昱听了都微微皱了皱眉;戏志才也不再假寐干脆睁开了眼睛;就连荀彧和荀攸听了都不禁“哼”了一声;更不要说荀谌了,他伸手指着王奇“你!你……”的都气的说不出话来了。反倒是陈群,一副崇拜的目光看着王奇,期待着这位自己崇拜已久的小才子能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正常的坐在那儿的只有郭嘉徐庶和钟繇了,他们经过和王奇的几天想处,对他还是有点了解的。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的。
王奇也不管下面的议论,自顾自的吟道: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
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
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
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
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
千载谁与期!”
肃静!一片肃静!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一句说了以后,下面就一片肃静。只有那个荀谌还搞笑的伸着手忘了放下来。
最先恢复过来的是荀彧,随后是钟繇、陈群、荀攸三人,然后是剩下的几人,最后才是刚才还嗡嗡一片的学子们。从这些人的反应快慢中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的文学造诣的高低。只是现在这些人的眼中,有的是顿悟的眼光,有的是钦佩的眼光,还有一些却是迷茫的眼光。
最后还是最先反应过来的荀彧,长跪而起,对王奇作了一揖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荀彧等一心只求妙句,确实落入俗套了。彧今日受教了!”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没什么。我说诸君之言都是废话,并非如此!”王奇却并不接受这一礼。
又吟道:
“文章如弈棋,
分量固有极。
学不尽其才,
识者为太息。
古来名世士,
亦或堕此域。
至今读其文,
曷尝不追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