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要说:
又一个长长的故事即将开始啦!这将是一部介于玄幻和仙侠之间的非主流小说,骨骼异常清奇(咦),欢迎读者们继续观赏,定不会让君失望^_^
第2章风起烛摇明宫里(一)
【烛】
我叫烛,烛火之烛,是大明京师天草门下的弟子。
我不知道师父为何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名字,每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我是烛。”他们都会莫名大笑,笑弯了腰。
这样的事情经历的多了,我便奔去问师父自己名字的来历。而师父则干脆地回答道:“当年捡到你时是在蜀地,我又决定让你去修炼火术,便为你取名叫‘燭’。如何?你可喜欢?”
我说不出话来。
师父是个极怕麻烦的人,最怕的就是记别人的名字,于是就给我和四位师兄各自取了一个单字名。我叫烛,修的是火术。大师兄名锟,修的是金术。二师兄名柯,修的是木术,三师兄和四师兄分别叫淇和垠,修的自然是水术和土术。师父很是得意,说这金木水火土作偏旁是皇家给子孙们定下的起名规矩,本是极难避讳,偏偏给他找着了这几个不俗的字给我们五人取名,实在是妙哉高也。
我和四个师兄都是孤儿,没有姓,也没有父母亲人,从小同师父一起生活在这天草门中。时值大明嘉靖二十年,当今圣上醉心于长生之术,于是便特意在京师西边的山上的天草阁设立了天草门。天草阁本是一座行宫,周边的山上栽满了枫树,每逢秋至,寒山石径之上千万枝红枫灿如晚霞,清风拂过落木缤纷,几如仙境。
师父名讳邵元节,号雪崖真人,因道行高深而极受圣上器重,便带领着我们这几名弟子还有一些药僮仆从在山上居住,专为圣上炼制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我从记事以来,便一直生活在这山上,跟在师父屁股后跑前跑后,学着倒药渣擦药炉,其余的时间则都跟着几位师兄修习法术。只是,每当我被自己变出来的火烧得嗷嗷叫的时候,心里都禁不住会产生疑问:我们不过是一群炼药的,为何还须得这般苦炼五行法术?
有一天清晨在天草门的枫园里练功时,我向同在的大师兄提出了这个疑问。
那天正是深秋之时,满园的枫叶红得灿烂,大师兄一边凝息运功,一边回答我道:“若是单纯炼药,自是不用修习五行法术。但若要去捕捉一些炼药用的灵兽异草,必然要身具奇术。一则要在寻找宝物的路上除妖伏魔,二则那些千年人参万年灵芝都成了精,可不是乖乖就能被我们收入囊中的。”
大师兄锟已年及二十,在我们师兄妹五人之中最为年长稳重,道法修为也是最为高深。听了他的话,我思忖片刻,恍然道:“大师兄说的甚是。”
大师兄又道:“小烛,你尚未出师,也未出过京师。待你仙术练成,我们自会带你出门去仙境灵域采药,到那时你便知道了。”
大师兄话音方落,倏然间袍袖一动,一指弹出,真气犹如金铁之声霹雳作响,斩在面前的三株并排的枫树之上,那三株枫树立刻被齐腰折断,喀啦啦数声巨响倒在地上,轰然扬起大片尘土,红叶乱散在空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纷纷铺落了一地。
我瞠目结舌,大为叹服:“大师兄,你的修为已经如此深厚了!”呆了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忙道:“今日还望大师兄多多指点于我,小烛感激不尽。”
因这些年来大师兄常被师父派出去做事不在门中,好不容易这次趁他有空,我便趁机拉他同来枫园,嘴上说是要一起练功,其实更想让他指导我几分。近年来我仙术进境缓慢,师父嫌麻烦懒得管我,其他几名师兄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只好求助于见多识广的大师兄,望他的提点可以让我度过这个坎。
大师兄收手拍去袖上尘土,自言道:“这一式‘无金戈’练习了一年有余,也是时候成功了。”说着,他转头看我,“小烛,看你的了,虽然我们二人修习法术不同,但我会尽我所能提点于你。”
我郑重地点点头,右手捏了个诀,默默念起口诀,试图将我一直以来正在练习的一式火术使将出来。
术书上说,我这一式叫做“秉双烛”,是道家火术的第二层境界。
这一层境界我从十岁练到今天,已经差不多有六个年头。六年如一日,小小火苗从我指尖冒出,又呲地一声熄灭,不知今日是不是因为有人在侧令我有些紧张,微弱更胜往时。
我皱皱眉,凝神屏气,干脆将那口诀喊了出来,喝道:“嘛咪嘛咪呔——嗨嘿!”
指尖的火苗像是烟花一样,绽放了又蔫萎,火星落在地上就没了影子。
大师兄微微皱眉,问道:“小烛,你确定你的口诀念的是对的?”
“哦。”我犹豫了下,“或许是我记错了?……难道我这六年来都记错了?”
大师兄一怔无言。
“那……我再试试看。”我有些心虚,“嘛咪嘛咪嗨……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