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宝福公主作者:晏央
百个思绪。
太子显然也意识到了明宣帝的想法,他上前一步道:“父皇,您尝告诫儿臣,对于身边儿的仆从,要赏罚分明,方能得到仆从们的尊敬和效忠。从前,儿臣身边的两名仆从犯了同样的错,一名是儿臣的nǎi兄,另一名则是儿臣素来不喜之人。儿臣狠狠地惩罚了那名儿臣所不喜之人,却轻轻放过了nǎi兄。从此之后,nǎi兄自以为有所依仗,便愈发肆无忌惮,直至闯下大祸,被父皇下令杖毙。”
“儿臣每每思及此事,都心中感慨。早知会有这一日,当初何不好好惩罚nǎi兄一番呢?若是儿臣在nǎi兄为小恶之时,便制止nǎi兄,也不会惯得nǎi兄胆子越来越大,直至无可挽回。另一名仆从,也因为儿臣赏罚不公,对儿臣颇有怨言。”
“每每思及父皇的教诲,儿臣便深有感触。父皇曾说,儿臣对待nǎi兄的态度,打从一开始便错了,‘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儿臣深以为然。”
太子深知,对于明宣帝,跟他讲什么仁义道德,是没有用的,他只会觉得是说话之人在小题大做,或者与柳家有私怨,刻意与柳家过不去。柳家所犯之过,往小了说,是柳二小姐言行无状,自身人品有问题,最多再加个以下犯上;往大了说,是诅咒皇后、觊觎中宫之位,端看上位者怎么想。如果说姜皇后、太子等人看到的是后者,那么明宣帝看到的,只怕是前者。
明宣帝不见得有多喜欢柳家,但毫无疑问,他对柳将军颇为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像扳倒朱家一样扳倒柳家,几乎不可能。他不会为了区区一个柳二小姐,就放弃柳将军。
但对于太子和姜皇后来说,狠狠的给柳家一个教训却十分必要,一来,柳家人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他们恶心;二来,太子与林娇怡已经当着众人的面给柳家扣下了大帽子,若是到头来,柳家被轻轻放过,众人会怎么想太子和林娇怡?
因此,哪怕明宣帝想要轻轻放过柳家,太子也要想法子让他改变主意。好在,太子被明宣帝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这么些年,对于明宣帝的心思,还是能够把握一些的。
明宣帝听了此番话,若有所思,最终点头道:“太子说得不错,既然是朱家与柳家共同犯错,朕也该一视同仁才是,不该因为柳家乃是无心之失,便纵容柳家,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已有朱家的先例在,对柳家的处罚,就比照着朱家来吧——柳妃降为柳昭仪,革去其父与其兄的职位,令其在家闭门思过。至于柳氏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