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新楚风云第89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来京都前就找叶大哥要了一些盘缠,到了京都,也见过叶大哥两次,我现在都住在客栈里。”吕倩儿正色道。

“叶伟?”秦宇疑道。

“对,叶大哥见我一个弱女子孤苦伶仃,对我颇为照顾,还认了我做干妹妹。”吕倩儿嫣然一笑。

“那就难怪了。”秦宇点头道。

“你准备在京都呆多久?”秦宇问道。

“我也不知道,如果公子讨厌我,我明天就搬回客栈。”吕倩儿一脸可怜道。

秦宇点点头道:“这样也好,我叫芸儿给你多准备些银子,如果你不愿意离开京都,就先住下吧,等你想好了再说。”

吕倩儿见秦宇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轻轻咬了咬嘴唇,心中恼怒,但是脸上还是一脸委屈道:“银子现在倩儿还是够的,就不用麻烦了秦公子了。”

秦宇微微一笑,没有表示,正在此时,刘秀芸都安排好厨子和丫鬟准备晚饭,见两人聊得正欢,笑嘻嘻的走了过来,秦宇见刘秀芸过来,马上住嘴不再说任何话。

吕倩儿见秦宇似乎依然对自己有猜忌,有几分泄气,但是记得吴仁所说的,这秦宇将来对吴仁会有大用,依然没有放弃,在席间和刘秀芸有说有笑,宛若两姐妹,他和刘秀芸已经相处过一段日子,知道刘秀芸为人和善,自己救过她,刘秀芸自然是存心报答,而且秦宇时常不在,刘秀芸又不能和丫鬟家仆过于亲近,自己反而成了刘秀芸最好的玩伴,所以只要刘秀芸肯开口,自己留在秦府的可能就大增。

果不其然,晚上秦宇和刘秀芸商量让吕倩儿出去住一事,刘秀芸虽然表面没有反对,但是神情却是不舍,秦宇心中一软,虽然不知道这吕倩儿究竟是何来历,但是想必对自己应该没有什么坏心,刘秀芸平日里一个人足不出户,也着实闷,于是勉强留下了吕倩儿。

接下来的十余日,各地纷纷传来消息,各地的富绅都落实的七七八八了,各地连多少钱粮也已经分配到位,而京都八百里急报也不断将西面战事的消息源源不断传递到京都,夏国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吃紧,这也迫使夏国国君提前将王室的成员偷偷和宫中的储藏多代的宝藏偷偷的运至夏国和楚国边境,由楚国和夏国的军队护送至京都。

而上官剑和上官婉儿在秦宇的推荐下,也得到了李佳昌的许可,在官职上,李佳昌倒是没有客气,几位当家的如果归顺,都可以封为都尉,各可以统帅五百兵马。

上官剑和上官婉儿得到当朝兵马大元帅的亲自许诺,自然是高兴万分,上官剑虽是武功不错,但是文采同样出色,原本他并不是山贼,只是结识了宋大当家的并承了他的情后,才占山为王的,此时能够招安,最高兴的莫过于他了。

秦宇也和其他的几位当家的说得十分明白,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付南面的蛮人,如果能够立下军功,不仅仅加官进爵,同样恩沐子孙的,所以那几位当家都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上官剑和上官婉儿在得到了李佳昌的允诺后,当然直接到了秦宇家中,上官剑知道此次多亏了秦宇,是以心中颇为感激,秦宇知道上官剑出身草莽,于军中的规矩多有不懂,当下便指点了一番,听得上官剑父女两瞠目结舌,上官剑虽然自负多才,但是对军中的一些事情实在是不熟,尤其是一些忌讳的事情,秦宇更是再三交代。

至于山战一事,秦宇倒是没有说太多,他知道上官剑对次颇为在行,他只是意在拉拢,上官剑也知道如今秦宇在朝中是最受皇上宠信的大臣,如果有秦宇在朝廷中支持,有李佳昌做后台,他日在军中自然是如鱼得水,所以言语之间倒是多有恭敬,在一旁的上官婉儿听得直翻白眼。!~!

..

第一百一十四章:结局

第一百一十四章:结局

一晃半年时光就已经过去了,李佳玉的地位日益稳固,而秦宇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抉择,是留还是走。wWw;

吕倩儿这半年一直呆在秦府,和刘秀芸的关系已经变得情同姐妹,秦宇也是暗中观察了很长时间,也慢慢疑心渐趋。

朝廷的政务朝着秦宇所希望的方向在运行,他唯一比较郁闷的是李佳玉越来越依仗他了,他现在却是挂着户部尚书的名头在内务府办差,这户部的事他基本安排给了提拔为户部侍郎的邓志鸣掌管,而原来的萧侍郎被他找个理由调至地方。

徐直清原本计划如果自己孙女能够嫁入秦府,自己就全力帮秦宇上位,但是眼下看来自己的如意算盘是不行了,秦宇无须他的提携,已经隐然和三公并列成为朝中有数的重臣,而事实上李佳玉事无巨细,都会征询秦宇的意见,这让徐直清着实郁闷。

但是好在秦宇似乎在内务府中,对徐直清算是最好的,徐直清也是隐隐透露了自己的心思,但是秦宇从未应承过什么,在秦宇心中此刻想到的却是如何全身而退,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李佳玉的威严越大,平日里秦宇已经尽量压低姿态,避免让李佳玉有主弱臣强的感觉,但是李佳玉似乎什么事情都要问他的意见,这让秦宇多次想向李佳玉提出辞官一事都未能成行。

而大楚帝国也终于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夏国终于战败了,夏国的国君和一干人等悉数逃到了楚国,而辽国在占据了夏国大部分地方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东进的计划,在西面和大楚的西大营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辽国知道此时并不是对楚国开战的时机,多年对夏国作战已经消耗了辽国大量的兵力,所以辽国采取了非常隐忍的态度。

按照李玉基生前的所定,在辽人刚刚击败夏国之时,就是大楚挥军北上之日,虽然低价放粮的政策尚未见效,李佳玉也等不得了,命令李佳昌亲自督战,挥军北上。除去南面提防南蛮的必要的军队外,大楚几乎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北大营和西大营,而上官剑的为首绿林之士则是守在南面,倒是减轻了一些朝廷的负担。

辽国虽是疲军之势,但是占据地利之便,先锋军刚一接触,楚国的三千精锐就被辽人全部吃掉。

倒是这一场仗让李佳昌等人意识到辽人虽是疲态,但是依然战力强于楚国,好在楚国用粮食从辽人那换取了不少马匹,并从辽国请来了几个教头,组建了一支数量不少的骑兵。

大楚为这一战积蓄良多,虽然初战失利,但是很快调整策略,和辽国打起了消耗战。

辽楚一战持续了一年,最后大楚的军队终于占领了辽国的都城,辽国大王萧峰维率领残部逃脱,继续在北面草原打游记战。

李佳玉采纳了秦宇的意见,对辽国的辽人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一部分人严惩不贷,枭首示众,特别是以前辽人中的官员,而对一般辽人则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当地的官员采用了辽人,而不是汉人,这点朝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