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基看了看秦宇,忽然叹道:“秦宇,你知道朕现在最担心的事是什么吗?”李玉基忽然改变了称呼。
秦宇心一跳,心中在想,如果自己是现在的李玉基,最担心的肯定是传位的问题,如果所托非人,不仅仅是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更是对比天下黎民百姓,如果是选了一个杨广一样的人物,还对不起自己的媳妇和孩子,更对不起自己。
但是这个秦宇当然不敢直说,于是道:“皇上最担心的事应该是税制改革一事,此事关系到朝廷的根本,如果不能妥当执行,确实大有问题。”
李玉基看了看秦宇,缓缓道:“这税制改革势在必行,虽在短期内难有成效,但是要伤及朝廷的根本却也不会,而且朕知道此举可行,只要徐直清等人尽力而为,必不会出大问题,只是这税制改革的成效怕是要好些日子才能看到。”
“那皇上是担心北面的辽人和南面的南蛮诸部?”秦宇继续装傻的问道。
“和辽人一战早则一两年,迟则三五年,朕说的是眼下。”李玉基沉声道。
“臣愚昧。”秦宇干脆先投降。
李玉基哼了一声道:“你不是愚昧,你谨小慎微,是不敢说吧。”
秦宇大惊,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微臣不敢。”
李玉基有一丝愠怒,咳嗽了几声,有些不悦道:“秦宇,朕在朝堂之上听了太多的违心之言,难道连你也不愿意和朕说说真心话吗?”
“微臣,微臣知罪。”秦宇急忙接道。
“皇上,皇上目前最忧虑的是选谁来继位。”秦宇终于颤声说了出来,说完这句话后,头叩地不敢离开。
李玉基长舒一口气,脸色缓和了一些,看着正在地上伏着的秦宇,叹道:“秦宇,你起来吧。”
秦宇站起身来,看了看李玉基的神情,虽然依然有些严峻,但是似乎已经没有刚才的愠怒,心中稍微安定一些。
李玉基轻声道:“自古君王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继位,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朕有十个儿子,但是谁才是最合适的呢?”
李玉基仿佛在自言自语,秦宇在一旁低头聆听,不敢接话,只是偶尔眼皮上翻一下看一看李玉基的神情。
他记得当年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众位皇子夺嫡位,康熙最后选了并不为大家看好的冷面王雍正,虽然后世有很多也是说是雍正篡改诏书等等各种阴谋论,但是在秦宇心中一直认为当年康熙是权衡了很多,最终选择了雍正的。
一方面雍正虽然为人刻薄多疑,但是行事风格雷厉风行,不讲情面,无论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的实施,还是打击贪腐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弥补康熙晚年过于仁厚给官场造成的重重弊端,事实上历史最后也证明了康熙的明确选择,在雍正执政期间,国库扭亏为盈,为康乾盛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李玉基忽然道:“如果朕要你辅佐一个皇子,在朕的众位皇子中你愿意辅佐谁?”李玉基看似轻淡的两句,把秦宇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问题如果回答对了,也许自己真的就辉煌腾达了,如果自己所说的人也是李玉基心中所选的人,自然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如果自己说的人不是李玉基要选的人呢?后果秦宇不敢想像。
秦宇背上,手心全是汗,似乎觉得李玉基双眼盯着他,等着他回答,秦宇忙跪倒在地上道:“无论皇上选择哪位皇子继位,臣都自当尽心尽力的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秦宇最终还是选择一个中庸的回答。
他本来想赌一赌,说猜是四殿下,因为现在情形已经有些明朗了,皇上将天下兵马大权交给了四殿下,应该就是要顶着违反祖制的风险为四殿下登基铺路了,但是刚才四殿下又在文武百官面前发下重誓,一旦平定了南蛮,就不再恋栈,这一下又让秦宇犹豫了。
四殿下可能是为了暂时平息众位大臣的不满而施的拖延之计,但是毕竟是当着满朝文武说的那番话,以后要是食言,怕是也是非常难做的。
李玉基听完这个回答居然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脸色和悦道:“好,朕就是要你秦宇这句话。”
秦宇脑袋一懵,没明白李玉基的意思。
李玉基一字一顿道:“朕想让你秦宇成为辅佐新君的重臣,你愿不愿意?”
秦宇还没明白李玉基的意思,口中丝毫没有含糊道:“臣愿意。”
李玉基勉强的再撑了撑身子,沉声道:“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选你?”
秦宇脑中灵光一闪,是啊,为什么要选自己,虽说自己这些日子表现出超出自己年龄的能力,但是毕竟是经验不足,如果说要管理朝政,肯定不如那些老臣子来得好用。但是眼下朝中的重臣都是各自依靠了各种各样的势力的,太子身后的徐直清一派,二殿下在朝中更是党羽无数,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李玉基选的继位人不能用这些老臣,那也就是说目前这些看起来在朝中势力大,活跃的皇子不是皇上心中所选的人,所以皇上才要给他找一些能够一心辅佐他,背景又相对单纯的人。!~!
..
第九十四章:丰县布局
第九十四章:丰县布局
秦宇只想到了这种可能,他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也是有一个皇上知道自己不行了,底下的几个儿子为了皇位开始明争暗斗,他为了替新君铺路,把一些能够辅佐新君的大臣以各种理由打入天牢。WWw、
打入天牢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要保护这些人,这些人去了天牢后,就暂时脱离了这夺嫡位的斗争之中,不容易在最后关键时刻在夺嫡战中牵连而无法翻身。第二将把这些人从天牢放出来的恩典给新君,这样这些人感恩戴德,自然对新君拥护,这样就一举两得,一来保留了有能力的托孤之臣,二来让新皇上轻易拥有了这些能臣的拥戴。
秦宇知道朝中除了太子殿下,就是二殿下还在朝中活跃,其中二殿下是在朝中党羽众多的,那首先就排除了这二殿下继位的可能,太子殿下可能性也不大,如果皇上要托孤太子殿下,这次肯定要把徐直清拉上,但是他刚刚和刘玉祥进宫前看徐直清的神情,因为对皇上突然单独召见自己很意外,所以太子殿下也不可能。
三殿下虽说是在不在朝中任职,但是据说体弱多病,应该也没可能,剩下的六殿下年纪太小根本不可能,只有四殿下李佳昌和五殿下李佳玉了。
但是究竟李玉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要四殿下上,还是让和四殿下关系一向关系良好的同母兄弟李佳玉上,秦宇心中猜不到,但是此刻也没必要猜。
秦宇见李玉基还看着自己,。不紧不慢的答道:“皇上选择微臣是因为臣刚入朝为官不久,并无派系的缘故。”
“更多的是因为朕知道你有经国。济世之才,不仅仅佳昌推荐你,连徐直清一向谨慎很少夸人的人也在朕面前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