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新楚风云第61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秦宇忙跪倒道:“微臣遵旨。”

李玉基道:“你不用老是跪来跪去的,坐在那和朕说就可以了。”李玉基的语气中有一种不可质疑的威严。

秦宇惶恐的道:“谢皇上。”

李玉基道:“北面辽人如此策略甚好,那南蛮诸部是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法子?”

秦宇忙道:“皇上,有些法子可以一样,有些却是不行。”

李玉基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道:“此话怎么说?”

秦宇道:“比如这“分”字,同样适合南蛮诸部,南蛮诸部相对辽人来说,其连接更为松散,由不同的种族部落而成,如今他们之所以能够联合,是因为都面临大楚的威胁,同仇敌忾而已,这种联盟是最为松散的,我们必须用“分”的策略逐个击破,合纵连横。”

秦宇喝了一口茶水道:“但是第二个“纵”字则不是十分适合,一来南蛮诸部的粮食一向供应充足,往往是用粮食来换我大楚各种生活器具,而我们断他们的一些生活器具并无釜底抽薪之效,另外蛮族各部多为蛮荒未开发的状态,加之部落众多,文化各异,极为落后,如若要以圣人之礼教化,怕是很难,所以这“纵”字是用不上的。”

秦宇顿了一下道:“至于这“师”字,自然也可以用得上,南蛮诸部多散落于南面群山之中,善于山战,善于守,善于隐匿,我们可在当地招募兵丁,甚至可以招安一些山贼,这山贼同样精于山战,如果我们的大楚的军队精于山战,以我们的兵器的精良和粮草供应的充足,没有理由拿不下南蛮诸部的。”

秦宇在想到这山战的时候,心中浮现了金陵翠微山寨的几位当家,如今他秦宇在朝中毫无根基,如果能够说服皇上组建一支善于山战的军队,那翠微山寨的几位当家则是最好的人选之一,那自己也可以借此笼络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支力量,那自然话语权大大增加,不过他的这番心思李玉基自然是不会知道。

(求收藏,推荐)!~!

..

第七十七章:纵论时局

李玉基连连点头,目露赞许的神情,秦宇心念一动道:“皇上,这低价放粮给辽国一事我们须得借用民间的力量,要不然让辽人有所警觉,反倒是不好了。wWw。”

李玉基嗯了一声道:“这个自然。”

秦宇忙道:“皇上,微臣此次在江苏府劝说金陵第一富绅许家明时知道许家明和辽人有米粮的生意,如果可以利用许家明在辽国的根基,那这事就顺畅的多了,也更加隐秘。”

李玉基闭上眼睛道:“此事再议吧。”

秦宇不敢多言,看了看李玉基精神不振,似乎在闭幕休息,于是坐在位置上不敢作声。

李玉基休息了片刻,睁开眼睛轻声道:“刚才说道内忧外患,只是提及了外患,那内忧呢?”

秦宇沉默了片刻道:“内忧最大问题就是就是税赋,我在户部这些日子查阅过这近些年的赋税,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前几年国库还有一些盈余,到了去年和今年已经持平了,这几年朝廷还要准备打仗,国库更是吃紧,所以如今内忧最大的忧患就是税赋。”

李玉基点头道:“秦侍郎,你去江浙之前所提的赋税改革我叫徐直清和王仁伟起草了一个条例,和三公六部议过一次,哼,这些人除了徐直清和齐国标、王仁伟同意外,其他诸人皆认为此法暂不可行,举出种种理由。”说完李玉基脸上露出一丝愤怒的神情。

秦宇心中叹息,自古以来变法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都是因为变法大都触及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既得利益者往往拥有最多的行政权力,他们第一使得变法无法颁布实施,第二即使颁布实施了,下面也是阳奉阴违,最后因效果不好草草收场,如果要变法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最高统治者有铁一般的意志,能够承受短期的带来的各种弊端,能够始终坚持如一,坚决的推行下去。

最好的变法的时机不是在危机的时候变法,而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因为太平盛世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更多腾挪的空间,最高的统治阶层能够承受一时的损失换来长久的利益,而如果危机的时候推行变法,会因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将变法中断。

但是这点是秦宇用千年后的思维来判断得出的,千年来古今中外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在中国很少有君主能够选择在盛世的时候开始变法,都是面临危机后,发现了问题,才被迫图变,这种变要不就是化茧成蝶,要不就是胎死腹中的。

秦宇正是因为太了解历朝历代变法者的下场,所以此时更是不敢乱说话,但是心中一团火却是燃烧起来了,如今他接近皇上的目的已经达到,今日的表现相信肯定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李玉基年纪已经大了,依他的身体,怕是几年内肯定要驾崩,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利用他的赏识最后和下一位国君联系起来,这念头已经在秦宇心中开始谋划了。

秦宇想着:“如果我能成为下一任皇上的登基的辅佐之臣,我的这些想法未必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秦宇不敢接李玉基的话,只是道:“皇上,赋税变革之事利在长远,可以从长计议,倒不是急在一时。”

李玉基哼了一声道:“这帮人真是腐朽之至,连朕都能明白的道理,我不相信他们会不明白,怕是诸位重臣各自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这番话已经是颇为严厉了,要是被其他几位尚书和和另外三公之一的荣国公肖金波听到了,怕是马上要跪倒在地谢罪了。

李玉基生气道:“不理他们,秦侍郎继续说。”

其实在秦宇心中,大楚最大近忧就是传位之忧,在江浙的这些日子,他对朝廷的政局已经了解了不少,知道太子殿下虽是贵为太子,确实才能一般,在朝中毫无威信,而皇上始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