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要对我大楚动兵了。”
李玉基眉头一皱道:“徐爱卿所虑亦是朕所虑,但不知道徐爱卿有何良策。”
徐直清一字一顿的道:“与其被动的等,不如趁辽国西面战事未停之时,主动出击。”
余子童出列拜倒道:“臣附议。”
卢尚丰闻言也连忙出列道:“皇上,如今国库空虚,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大楚全力在西面支持夏国,其实已经是间接在和辽国交战,如果要西面、北面同时开战,恐怕国库无法支持,另外如果我们全力和辽国交战,只怕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余子童冷笑道:“卢尚书,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他日辽国一旦缓过劲来,我们再要打起来,怕是要更费周章,至于南蛮诸部落,此刻尚未统合,正是我们出兵的良机,平了辽国,南蛮诸部慑于我朝威严,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卢尚丰正欲反驳,李玉基挥了挥手道:“你们不要吵了,玉仁,你意下如何?”
李玉仁出列跪拜道:“皇上,臣也认为,此时不是出兵良机,如今夏国虽然势弱,但是有我朝支持,相信三五年内,辽国也拿不下夏国,即使夏国难挡辽国,经过这么多年的鏖战,辽国必然元气大伤,一时间是无力进犯我朝的,如果我朝现在就进攻辽国,辽国可以采取壮士断腕,果断舍弃西面,全力和我朝周旋,我们很难保证夏国在无亡国之虞的情况下还会全力帮助我朝退辽。”
李玉仁歇了一口气道:“何况,如果我们此时出兵,万一辽国私下和夏国议和,那是西面有可能不是辽国的羁绊,而是我大楚的羁绊,万一辽国和夏国在北面和西面同时进犯我朝,那我们就处于危险的境地,毕竟萧峰维的野心不在夏而在我朝。”
徐直清不停的抚须,显然觉得李玉仁讲的也颇有道理,一时间心中也拿不定主意。
李玉基咳嗽了两声道:“以玉仁的建议,我们应当如何?”
李玉仁道:“皇上,臣相信在我朝的支持下,夏国应该能支持几年,这几年我们需开始准备,在支持夏国的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夏国亡国之日,就是我们征讨辽国之时,在此期间我们须在钱粮,情报等多做准备,方可保证来日一战定乾坤。”
只见大臣中几个人纷纷出列道:“臣等附议。”
徐直清再次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也赞同仁王爷的提议,我们与辽国必有一战,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备战,臣提议由六部成立一个备战中心,从钱粮、兵丁、情报等方面统筹,为日后的征讨辽国做准备。”
李玉基似乎对这个备战中心很感兴趣,点头道:“那就由徐爱卿牵头吧,六部配合,此事事关重大,各部务必配合。”
众人齐声道:“臣等遵旨。”
李玉基咳嗽了两声道:“众位爱卿,是否有其他事情启奏。”
李玉基见无人出列,缓缓道:“金爱卿,唐侍郎一案可有进展。”
从大臣中一人出列,跪倒在地道:“回皇上,目前尚未有凶手的任何蛛丝马迹。”这人正是刑部尚书金宁,金宁的脸色有些苍白,他本以为皇上不会记得此事,但是没想到最后皇上还是当庭提及。
******************************************************************************
(女儿语录
女儿在电视纵使看到母鸡带一群小鸡
奇怪的问我:“爸爸,为什么这些小鸡都没有爸爸呢?”
我说:“鸡都是鸡蛋孵出来的,所以不需要爸爸。”
女儿似懂非懂的道:“那人可不可以用鸡蛋孵出来呢?”)!~!
..
第四十一章:会见(收藏)
李玉基似乎没有过多责问此事的意思,只是缓缓道:“加紧查办。Www!”
金宁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称是,见李玉基没有再说的意思,老实的回列。
李玉基仿佛有些疲惫,有些虚弱的道:“众爱卿,今日就这样,退朝。”说完在一个太监的搀扶下起身。
司礼太监道:“皇上起架。”
众人跪拜恭送李玉基起架。
秦宇得到过吩咐,出天和殿时要让前面的人先出,于是老实的站在后面,今日第一感受早朝的氛围,既是紧张,又有一些兴奋,看着徐直清等从身旁走过,秦宇将头低低的,不敢看,似乎觉得李玉仁经过他身旁时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一眼,秦宇更是不敢抬头。
待到众人都走了,秦宇和萧侍郎才在最后走出天和殿,秦宇随着大流缓缓走出宫门。
众大臣办公之所均有不同,其中徐直清和三公组成的内务房在宫内办差,而六部则是各有办差的地方,不过均分布在离皇宫不远之处。
徐直清虽然年近七十了,但是精神依然矍铄,正慢慢的朝内务房走去,忽然一个太监急急的小跑了来,跑到了徐直清身旁,喘息道:“徐丞相,请留步。”
徐直清转头一看,笑道:“刘公公,慢着些。”
来人正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刘玉详,刘玉详喘了口粗气道:“徐丞相,皇上宣你去暖春阁。”
徐直清有些诧异道:“就我一个人吗?”
刘玉详道:“皇上就叫奴才宣徐丞相一人。”
徐直清点了点头道:“刘公公在前面带路。”
刘玉详也不多言,领着徐直清就往暖春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