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退回相公庄整顿。日军尾随第115旅追击前进,于3月5日攻占汤头。当其继续向白塔主阵地进攻时,遭到第39师防守部队的坚决抗击。庞炳勋组织了反击,由左、右两翼向敌人侧后迂回。日军被迫退回汤头,暂时形成对峙。
日本“华中派遣军”及“华北方面军”虽然在南北两线的淮河及济宁等地遭到了中**队的坚决阻击及反击,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得意于上海的胜利及南京、山东的轻易占领,不正确地判断了战争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国际上“由于德国承认满洲国”,英国已“修订了对外政策,在欧洲接近德、意而自求安定,在远东缓和支持中国政权的态度,采取保持本国权益第一主义”,“国际形势大局正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错误地低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认为:
“中国的一般政局是逐渐丧失长期抗战的自信,外则失去各国支援,内则出现各种内政问题(指地方与中央、**与国民党以及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现在正踏上崩溃之途”。
对中**队的看法则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与盲目性,认为“在此次事变中,中**队受到的损失,仅在华中方面就有40余万,连同华北方面合计约为80万左右:而且蒋介石多年苦心训练的、占中央军大部约六七个师,在华中方面受到彻底打击,大部分已丧失战斗能力”,因而他们不同意日军大本营的判断和暂时“不扩大方针”。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对中央意图不满”,坚持他“使华北、华中联接起来,进行徐州作战”的主张,并在2月下旬向到北平传达“战场不扩大方针”的参谋本部第二课(即作战课)课长一再强调他的意见。他积极支持第2军继续向南入侵的企图,并于3月初将第2军的作战计划及要求增兵的报告转报大本营,说:“追剿眼前之敌,决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
这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中主张立即扩大侵略战争的势力开始占上风。参谋本部一贯主张慎重的河边虎四郎大佐被免去负责作战指导的作战课课长职务,而以主张急进的陆军省军事课高级课员稻田正纯中佐继任,并迅速批准了第2军的作战计划和增兵要求。
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派军参谋鹩泽中佐向第10师团师团长传达了司令官的希望:
“应占领滕县附近及确保大平邑”。
次后又下达正式命令,命“第10师团击灭大运河以北之敌,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沂州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10师团作战”,“在达到上述目的后,大致在滕县、沂州一线为以后作战作好准备”。
日军第2军的进攻行动,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的战斗,从而揭开了大战的序幕!(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面见最高领袖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2月21日,中国最高领袖蒋介石抵达徐州!
随同蒋介石一起抵达徐州的,还有军训部长白崇禧,以及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等人。WwW。以及新近增援徐州的两万广西子弟。
国民政府最高领袖视察徐州,轰动全城。
蒋介石在视察了徐州会战的布防情况之后,很快召集了第五战区高级军官会议。
“此次徐州会战,意义重大,将关系到整个抗战走向!”面对着参加徐州会战的高级军官,蒋介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奉劝在座诸位,不要再抱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此次徐州会战。开了一个好头,第23集团军在口子岭,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让不可一世的日军精锐国崎登旅团几乎全军覆灭,这很好,非常好……”
蒋介石特意加重了自己的语气:
“自从中日全面开战以来,我们还从来没有打过那么酣畅淋漓的仗,还没有取得过那么酣畅淋漓的胜利,这极大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再有几个口子岭大捷,就可以严重削弱日本人的信心,迫使他们坐下来和谈……我这次来,不是来给你们布置这仗如何打滴,怎么打,李宗仁长官会告诉你们滴,这不是我的事情。我来,是给你们打气,是来当你们的后勤部长滴。我曾经说过,中日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现在,在徐州,有中央军,有川军,有桂军,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无分党派,无分地域,皆聚集在了徐州,我很欣慰,非常欣慰…,.蒋介石果然信守了自己的诺言,绝口没有追问徐州会战军事上的部署。只是在会后把李宗仁单独留了下来,询问了一下徐州方面的战况,以及他个人还需要什么帮助。
李宗仁仔细而详尽的回答了,蒋介石显然非常满意:“德邻,徐州战场,一切就拜托你了,我已经下令武汉之空军、以及海军全力支援。尽管我们的飞机不如日本人,但依1日有能力保护我们的部分领空……”
李宗仁知道这是蒋介石非常认真说的。
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损失巨大。至南京保卫战后期,中国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不足3O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西迁,并对空军进行了改组,设参事室、顾问室、主任办公室及军令、技术、总务、防空4个厅。飞行人员一部分调往武汉、南昌等地,一部分赴兰州地区接受苏联教官的短期训练。
国民政府用苏联贷款购买的苏联飞机,从1937年11月底开始陆续运至中国,中国空军得到了新的补充。截至徐州会战开始前,中国空军作战飞机的总数已有217架。其中波利卡尔波夫E——15双翼战斗机97架,E——16下单翼战斗机62架,图波列夫5B一一2轻轰炸机47架,七B——3重轰炸机及其他型号的飞机11架。
它们分别驻在南昌、武汉、西安、兰州、武威、酒泉、襄阳等地机场。另外,2月7日中苏签订了《军事航空协定》,苏联支援中国抗战,来华参加作战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也到了中国,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
有了空军助战,也让李宗仁心里感到踏实了不少。
正在这时,蒋介石办公厅主任贺耀祖兴冲冲的走了进来,手里挥动着电报连声说道:
“喜事,喜事,夭大的喜事!空军轰炸台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