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武则天咳嗽了两声,睁开了惺忪的双眼。
“外面,怎样了?”
“回陛下,羽林军还在大明宫外,宫禁都被控制,上官昭仪也被带走了,奴婢们都不能获准出去,实不知详情。”
“废物!”武则天怒斥一声,然后又是咳嗽。
外面传来声音:“护国崇玄****师罗公远觐见。”
武则天无奈的一笑:“这个时候,还什么觐见?朕,已是他们想见就见的了。唉……”
许琼轻轻走进寝宫长生殿,一声不吭地走近了武则天的龙*。
武则天忍不住出声喝道:“法师还不止步,意欲行刺否?”
许琼淡淡道:“贫道来为陛下怯病。”说着不管武则天如何,一指点出,一团绿光悠悠地飘向武则天。
武则天疑惑地看着那团白光,有些想要躲避,却也没躲过去,转眼绿光就进了她的口鼻,她下意识地咳嗽了两声,却忽然发现胸腹之间爽快多了,浑身也增添了不少力气,似乎已经开始了恢复的过程。
“贫道告退。”许琼深深看了武则天一声,转身缓步离去。
“哼!”武则天在他背后恨恨道:“留着朕的性命,便是想让朕活生生地给这班忤子逆臣下诏书么?”
许琼蓦得停住,轻轻转身道:“陛下请善养龙体,陛下的寿元该是两年之后。至于朝政,贫道素来不问,贫道告退。”
武则天怒睁双目,盯着许琼的背影,想说什么,却终于都没说出来。
…………………………名堂之中,相王坐在偏座上,木然听着李隆基又灭了一家,又捕了一个,又砍了几十人这样源源不绝的消息。
这其中有很多并不在张柬之等人预定的范围内。很快张柬之的脸色也开始变了。
武氏一族之中,除了几个素来与李隆基关系不错的人,以及为国立过实际功劳的人之外,那些完全靠着与武则天亲戚关系当官或有爵位的族人,几乎全被李隆基砍了。
其实,这样的强硬行动,也有很多并不是李隆基的计划,而是许琼亲自订下的。
大殿中,相王李旦终于脑子里面灵光一闪,许许多多的往日情节从他的回忆中掠过,他想到了一个问题:许琼。
许琼曾对他说:王叔的厚恩,他日定当报效,便是百倍千倍,也是侄儿应该的。
而这一次,好像张柬之一直在听许琼的建议,眼前的一切,都是许琼为了报答他?再往前想,似乎太子被贬谪,也是天师府中先发现的因由,难道这孩子为了报恩,连他自己的亲爹都不给面子?
当然,从小就被太子不敢养活的孩子,难免对他的父亲有些偏见,再者,似乎李隆基也说过,许琼最抓紧严防的就是太子妃韦氏,难道许琼认为当初韦氏也对他不善,才导致太子不敢养这个儿子的么?或者……许琼的生母已经被韦氏杀了,许琼查到了?
总之相王还是总结了一点:如果消除许琼对太子的偏见,那么,这个皇位还是可以给该坐的人去坐。
“咳咳……”相王干咳了两声,道:“陛,陛下还未允?”
张柬之沉声道:“陛下仍不准任何人进入大明宫,**师出来后,更命人并排坐在宫门口,堵住了门户。”
相王瞟了他一眼,心中暗道:“还**师呢?日后说不定就是你的皇帝。”脸上自然没有表情,干笑了两声道:“如此,可速速命人去接太子殿下复位,早做准备。”
“不可!”许琼从一边出列,斩钉截铁地道:“魏王殿下远在襄阳,路途遥远,要来洛阳也得十余日,须谨防肘生腋变。况且魏王早已不是太子,如今诛杀二张,平息叛乱,殿下当居首功,若因循旧例,不免为天下人所不平,臣等……”以目视众人,众人一起跪地道:“臣等愿殿下早登帝位,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相王一口气差点喘不过来,心中暗道:“喊的这么齐整,我还能听不出你们是串通好的吗?别人还好,琼儿你可是哥哥的骨血,也跟着……不是,也带头瞎掺和。”脸涨的通红,却说不出话来。
许琼看也不看相王的脸色,起身对众人道:“陛下心结未解,我等皆无能为力,唯有悬太平公主觐见,请相王殿下面授机宜,公主出马,方可保全陛下的颜面。”
张柬之不假思索道:“此计甚妙,来人,请公主殿下入宫。”
相王李旦恢复了木然的表情,他知道,一切都不可改变了。并且,只要这个妹妹一来,自己连反驳的话都是不敢说出口的。
很快,太平公主就乘着辇来到大明宫的门外,大明宫的宫人们认得她,不敢阻拦,只好让路。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快要亥时的时候,太平公主从大明宫里缓缓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武则天亲手写就的圣旨。
相王李旦,明天就要进行他第二次皇帝生涯了。
众人皆喜,唯李旦自己长吁短叹。
…………………………一国的大事,除了皇帝登基之外,就只有改朝换代了。
大周长安三年九月十六日,这一天同时也是大唐景云元年九月十六日。在许琼的提议下,改元改的是今年,而不是明年,这象征了李氏皇族除旧迎新的坚定信念。
李旦仍然迟迟待在偏座上,满朝的文武快把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仍不肯上主位。
许琼和李隆基并列站着,他一个神官本来是不能参加朝会的,不过这次他算是“侍立一旁”,只是“碰巧”和李隆基站的比较近而已。
李隆基小声道:“父王坚辞不就,奈何?”
许琼无奈道:“虽不情愿,也只好请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旦登上朝堂,那么日后……
李隆基也无奈地摇摇头,小声吩咐站殿武士道:“速速去请太平公主殿下。”
太平公主就在长生殿内候着,见人来请,立刻便去了明堂。
“王兄,你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