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婉儿像是早已准备好了一样,太平公主话一出口便答道:“皆无。”
深吸了一口气,太平公主道:“东宫如何?”
上官婉儿心中一动,想起太平公主平素就知道太子懦弱,非奉召不出东宫大门半步,是以从来没有问起过,今日开口相询,却是为何呢?想了想没把安乐公主的事情说出来,便答道:“东宫一切如常,殿下为何有此一问?”
太平公主犹豫了一下,老实道:“前日本宫走在街上,遇见张昌宗的家人拦路强抢女子,本宫一怒之下命人去惩治,却不知为何,那几人连同两个少女一进巷子便出了事端,本宫手下跟过去时,几个男人已然身亡,死状极惨,女子却没了踪影。昨日我府中史仙长从长安回来,说起此事,经他推算,竟然说此事应在东宫,本宫一听不免有些心惊肉跳,故此今日一早,草草理了手头事务便来见你。”
上官婉儿一听有两个少女掺杂其中,不免也有些紧张,想了想开口道:“殿下,适才婉儿听说东宫安乐公主这几日微服巡游,内务府发现后跟随保护,却总是被她一个转身便找不到,婉儿尚未弄明白此事,故此没说出口。殿下在宫外,诸事便捷,婉儿想,便不须教太子殿下或者……知悉详情了罢?”说着话,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在太平公主脸上,和她连连对视。
太平公主思虑再三,收起阴沉的颜色,轻轻一笑,上前两步,轻轻握住上官婉儿的手,在最轻柔的声音道:“婉儿,不用送了。”说完又看了她深深一眼,转身离去。上官婉儿立在当地,微微伸出了手久久没有缩回去。
太平公主出了偏殿,一张脸立刻变得阴沉起来,谁都不理,快步走出大明宫去,上了暖轿便喝道:“回府去!”任谁都看得出她在宫中的遭遇怕是不怎么顺畅。
上官婉儿轻轻走出偏殿,应付着一众女官宦官的见礼,默默走回了尚宫局,这大半个上午都没再出来。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不和的事情,怕是宫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在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分别从大明宫出来后,每个知道今天两人又见过面的人,都在心里考虑着如果自己遇上某种情况,不幸地夹在两人之间,该如何处理呢?
当然,有职司的女官宦官心中沉甸甸的,其他宫女太监却没想那么多了,漫漫的人生啊,过一日少一日,宫女注定是年纪大了回乡,太监注定是老死在皇宫的某个角落里。那些人间权力顶峰的分合争斗,又能影响到他们什么呢?
然而相王府中却有人思考着这些事情。
李隆基站在相王府的门内,从人问道:“王爷,陛下制书大前日才下,今日你便回来了,不怕被人构陷私来封地么?”
李隆基笑了一笑,却不答话。
他深信,大明宫的风云际会,自然会从他回来这一刻起再次发生改变。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他呢?
相似。
正文第一百一十二章再见隆基
更新时间:2010…1…1723:51:48本章字数:4562
洛阳的漫天大雪又下了起来,整个城池都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里,在比起往年明显异常的寒冷中,不光行人个个全副武装,把整个身子都佝偻在斗篷里缩着脖子顶风前行,连刚刚下了午朝、坐进生着炭火的暖轿里的官员也徒呼奈何。
许琼就是在这一片风雪中昂首挺胸地走着,心中沉沉地想着事情。
安乐公主已经连续偷偷出宫好几天了,好在太子李显那个样子,连内务府都不知他能不能安全撑到继位的一天,也不怎么在意他,东宫的防卫可谓虚应人事,只要安乐公主在被识破后嘟起小嘴,看门的便立刻放行。大周朝和大唐朝一样,公主们可都是金枝玉叶,比皇子皇孙还娇贵,触怒了公主可不得了。就这样,李裹儿每天中午都要见到许琼,只要许琼一说要走,便立刻赌咒发誓地说以后再不回东宫。
可是今天许琼要见的不是安乐公主,而是李隆基。
穿过了几条小巷子,然后从别人的后院翻墙进出了几次,许琼便到了李隆基约定的秘密地点。许琼现在每日训练自己提高戒备,天视地听之术一刻不停地施展着,老远便已经看到了李隆基的“丑态”。
许琼差点便要掩口而笑,不过仍随风飘到了窗外,李隆基的武功来自已故皇族第一高手新安郡王李徽亲传,据说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越其师,许琼自然不须造出多大动静来提醒之,只须落在实地的时候稍稍重那么一点,李隆基便已经察觉。
问题是李隆基正忙着呢,知道弟弟来了也不能立刻招呼,只好奋起余力把身下已经开始恍惚着**不断的少女送上高高的三清天去,说是全力以赴,无奈自身素质太高,总也解决不了,许琼足足站在后窗外等了盏茶时间,数了好几百个数字才感觉到李隆基猛地松懈下来,随之便“看见”他趁着伏在少女身上之际,轻轻在她颈上一抚,少女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