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里,秦川也回请宁道奇上一家中原人开的茶楼里喝“功夫茶”。所谓的功夫茶,原本是后世宋代才流行起来的茶文化,只是秦川某次去茶楼喝茶。恰好该茶楼里新到了一批极品铁观音,秦川见那茶楼茶具极为齐全,又欺负胡人大都不懂华夏茶文化,向来最喜欢搞些繁琐新奇的噱头糊弄人了,于是秦川便把后世功夫茶的那一套也教给了该茶楼。该茶楼的掌柜显然是个识货之人,他平素里也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新奇泡茶的名堂来吸引仰慕华夏文化地胡人客商,因此算得上是半个茶人,见了秦川这一套有板有眼。还有理论依据的功夫茶操作,顿时大喜过望,直接将秦川定为茶楼第一贵宾。终生享受半价招待。提前将后世东南沿海地区的功夫茶文化弄到西域来发扬光大之后,秦川又想起了宁道奇这个爱喝茶的熟人,他已经请秦川去他道观里喝过几回茶了,如今自己搞出了功夫茶这个新东西,于情于理也该回请他来尝尝鲜。
“银砂闪烁。朱粒累累,壶是好壶,只是太小了些。”宁道奇拿起桌上的茶壶仔细观赏了一番。然后评价道。
“散人有所不知,这功夫茶讲究的就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大而糙则为牛饮,小而精方见功夫,至于深浅则关系茶之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秦川解释道。
“东华居士此言大有道理,难怪这些茶杯也是这般的小巧,这里面又有些什么道理和讲究?”宁道奇兴致勃勃的问道。
“功夫茶地茶杯讲究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薄则能以起香;白则衬显茶色。白果杯、牛眼杯、栗子杯、荷叶杯、吊钟杯都是上选,喇叭杯、牛乳杯则为不宜了。”秦川娓娓道来。
“东华居士果然甚是风雅。这羽扇如此小巧精致,若用来煽火则颇费气力,想来定是用来煽茶闻香的,这银筷想必是用来验毒的,居安思危,风雅之中不忘安全,果然大是高明!”宁道奇赞道。
“。。。。。。散人,其实这银筷是用来钳炭挑火地,用金筷、玉筷、铁筷也是可以的。羽扇则是用来煽火的,这也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秦川微有些尴尬的纠正茶道爱好者宁道奇大宗师地错误认识。
“呵呵,今日却叫老道大长见识了。”宁道奇笑道,“老道一生清贫,喝茶简单粗鄙惯了,自然比不得东华居士这等大富大贵之人。今日能陪东华居士喝上一回如此讲究的功夫茶,实在是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陋寡闻,也不多嘴再问了,还是好好欣赏欣赏东华居风采。”
秦川于是也不再多言,默默地开始了功夫茶的操作程序。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六个动作做下来,方才完成了功夫茶的第一步治器。接下来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一步步做下来,看得宁道奇点头暗赞不已。一套套繁杂的程序操作下来,功夫茶总算是弄好了,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花费功夫。
“散人,请。”秦川客气的敬出了第一杯茶。
宁道奇接过茶来,先嗅了嗅,赞道:“好香!”然后一饮而尽,又苦笑道:“好苦!”
“这功夫茶讲究的便是一个浓,初喝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秦川淡淡的笑道。然后自己也捏起一小杯,腾挪于鼻唇之间,先嗅后啜,双目微闭,如痴如醉,如打坐参禅,外界万物全然不觉。宁道奇见他如此陶醉其中,不由得大受感染,也顾不得嫌茶苦了,又捏起一杯,学着秦川的姿态,细细品尝起来。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功夫茶真有这等魅力,很快宁道奇也一派陶醉其中的神情。
两人正在一片茶香之中,飘飘然回味无穷之际,忽然感觉到整座茶楼微微震动起来。两人同时惊醒,对视一眼,秦川道:“莫非是地震不成?”宁道奇摇头道:“不是。想必是有货物沉重的商队正要经过这条路。”
秦川打开窗户,放眼望去,却见大街那头正有一个极为高大壮实的巨人一步一步缓缓走来,那巨人每迈出一步,整个茶楼便也跟着大地一起震动一次。大街上的人流见了如此巨无霸,自然是避得远远的,生怕靠近了巨人,一不小心便被他直接踩死。
“世上竟真有如此巨人?真不知道他的心脏是如何承当起这么大的负荷?这巨人莫非便是传说中的泰坦不成?”秦川感叹道。作为一个对后世人体医学也颇有研究的穿越者,他实在很难想象,自己居然能亲眼看见一个身高至少超过三米的真正巨人。
“不知泰坦是何物?”宁道奇问道。
此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