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地疑神疑鬼颇感惭愧,同时也对三次都成功突围而去的石之轩感到非常的佩服,另外,石之轩名义上也是两大圣僧的徒弟,徒弟厉害,师傅脸上自然也有光,因此四大圣僧异口同声的把石之轩夸到天上去了,说他聪明绝顶。天资过人,与碧秀心相结合,正所谓男才女貌,天生一对。又说只要心中有佛,俗家和出家也没什么分别,实在不必拘泥于本相。另外石之轩乃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虽然此时向佛之心并不诚,但是只要长时间和佛门虔诚信徒碧秀心在一起。必然能受其熏陶感化,最终诚心皈依我佛。
而道家大宗师宁道奇却是全力反对的一派。不过他反对的理由实在是有些玄之又玄,或者说是有些荒诞不羁。他竟然说石之轩与碧秀心地八字相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相克,而是克到了极点,能把人克死的那种,所以根本不宜结合。一代奇人宁道奇除了是道教名人。武学宗师之外,还兼着算命先生这一毁誉参半的特殊职业。如果是别的瞎子半仙放出这等晦气不吉利的乌鸦话来,四大圣僧早把他赶出去了。但是宁道奇这只乌鸦实在是太有名了,姑且不论他在道家里的崇高地位和在江湖上的宗师身份,光是他在算命领域里取得地巨大声望,就令四大圣僧也不敢等闲视之。要知道宁道奇年轻之时,有一段时间曾一度落魄到流浪江湖,以给人算命而糊口谋生,只可惜“宁半仙”说话太过直接,丝毫没有顾及“喜鹊讨赏,乌鸦讨打”的潜规则,时常乌鸦嘴乱放,被人轰出大门,又由于他乌鸦嘴放出的诅咒过于灵验,说你三更会死,你就绝对听不到五更地鸡叫声,久而久之,也逐渐出了名,被人称为“宁乌鸦”,“宁扫把”,“宁灾星”,“宁无常”以及“宁阎王”等等。总之,就是那种让人见了之后,立马退避三舍,高呼晦气,赶紧关上大门,用子叶擦身的特殊存在。后来,宁道奇出家当了道士,又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名声鹊起,誉满江湖,他偶尔心血来潮又给人算命,仍旧还是老风格,老样子。不过同样的话,从江湖混饭人口中说出,则是乌鸦嘴乱喷粪,讨打找死,存心诅咒,而从一代宗师口中说出,则是全知全能,厚道仁慈,让人提早准备,可以稳妥的安顿好身后事。以宗师的学问见识加上乌鸦地报丧本领,也让宁道奇越来越显得高深莫测,得窥天道,无所不知,因此也被公认为是三大宗师之中最具有世外高人气派的一位。不过真正知道他底细的人是绝对不会找他算命地。
四大圣僧作为佛门的高人,向来是信奉缘分因果业报之类的可以通过后天人为努力而改变的命运,却对华夏传统算命的生辰八字那一套先天注定,无法更改的东西觉得不以为然。四大圣僧认为即便两人八字相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姑且不说八字
一套灵不灵验,即便真是命中注定要悲惨收场,但只德,勤修佛法,功德圆满,必然能脱离苦海,改变命运,正所谓“既种善因,必得善果”。
不过宁道奇作为道家宗师,也对佛门带有投机主义,功利目的的行善求善报的作风嗤之以鼻,当场列举了很多历史上与现实中的实例,一一证明了即便种了善因,也不得善果的客观事实。常言道:“好人命短,祸害千年”,现实中这种实例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看多了,见惯了,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了。至于历史上,佛门也往往只是在乱世之中才大放光彩,从某种方面上来说是比之“宁乌鸦”更加灾星。更加晦气的存在,正所谓“盛世道,乱世佛,由盛到乱靠儒教”。
原本五位德高望重地佛道宗师是讨论碧秀心和石之轩的婚姻问题,结果争着争着就扯到佛道之争上去了。尽管宁道奇只有一张嘴很难说过四大圣僧的四张嘴,但乌鸦嘴向来都是杀伤力超猛,谁也不敢等闲视之的特殊存在。慈航静斋尽管也是佛门的一分子,但是与宁道奇的私交却更为亲厚一些,因此并没有彻底偏向同为佛门释子的四大圣僧一方。于是在其内部也分成了支持和反对的两派,不过她们总算还是比较理智清醒的,注意时刻提醒五位宗师,大家是来讨论碧秀心与石之轩地婚姻问题,而不是讨论佛道两教谁优谁劣的问题。
争论扯回到原本话题之后,宁道奇首先表示出了对石之轩人品的质疑。众所周知,石之轩是个极度狂妄自大,离经叛道的人物。他刚刚出道之时,便以毁道谤佛蔑儒而闻名于江湖,自从入了魔门之后,行事越发偏激乖张,“邪王”的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慈航静斋的传人如何能下嫁给这种邪恶人物?
四大圣僧则认为宁道奇这纯粹是在嫉妒。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壮年时地宁道奇曾经打过慈航静斋某位仙子的主意,甚至纠缠上了门,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宁道奇会嫉妒石之轩能抱得仙子归也是意料之中的。另外,“天才中的天才”石之轩拜入了圣僧门下,与佛门结了因果。而丝毫没有加入道教的意思,这也令宁道奇这个道教大佬心中不爽,嫉妒佛门得此杰出天才,所以乌鸦嘴乱放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四大圣僧替石之轩辩护道:能无中生有,凭借其丰富历史学识和惊人推断能力。成功挖掘出历史上可能存在的“梁武宝藏”的下落,可谓之“智”;被人误会之后,能面对四大圣僧地合力围捕。毫不动摇屈服,并且三次成功突围而出,可谓之“勇”;在“梁武宝藏”之中,能主动出手救了夺宝的唯一竞争对手碧秀心,可谓之“仁”;救人成功之后,放弃宝藏,飘然而去,不贪财富,不求回报,可谓之“义”。如此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辈,简直是比丘转世,佛陀化身,又这么会配不上碧秀心?另外,佛门先贤冠达菩萨(也就是箫衍)为慈航静斋准备的聘礼能恰好被石之轩找出,并且最终让给了慈航静斋,由此足见缘分天注定,冠达菩萨便相当于是石之轩与碧秀心地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