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大唐仙踪第190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莫非是边不负那个混蛋又闹出什么乱子来了?”见昙宗欲说还休,秦川忍不住主动开口,揣测询问起来。

秦川的猜测到也并非无的放失。边不负边大贱人的确是个极为不安分的惹事精。“裸奔事件”之后,名声猛涨的边不负有幸加入了乐土政府公务部门,光荣地成为乐土卫生部特别巡视组的副组长。不过整个特别巡视组。其实也就只有组长和副组长两个人。组长的工作是安排任务,审核报告,至于副组长,则是跑腿打杂,实地巡视了。边不负的具体工作。便是四处巡视检查乐土开发区的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站,以及其他公共场合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上反映。

其实“乐土裸奔事件”其本身也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在古人先贤之中,也不乏有过几位同道中人,尤其是三国魏晋时期,就出过好几位名扬天下的才子名士大贤级别地前辈高人,再经过边不负的春秋笔法渲染改造,裸奔便成为了一种顶天立地、清高自傲、愤世嫉俗、光明磊落的高尚行为。君子坦荡荡,露清白之体于天地间,实乃大丈夫,真君子所为也!尽管边不负口才了得,妙笔生花,对于颠倒黑白,反道歪理很是有一套,但是也仅仅只能将“裸奔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稍微挽回那么一点点,而那个新得来的职位,却也令他好一阵子抬不起头来。

边不负原本就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货色,尤其是那一篇《论释迦牟尼》,更是抢了不少“汪汪”们的风头,因此被不少汪汪们嫉恨,列为头号打击对象。自古以来,御用汪汪的位置一直被儒家所垄断,论文学根底,打口水战地水平,自然也一直是儒家一枝独秀,出类拔萃。然而这次,边不负这个外人的风头竟然盖过了根深蒂固,实力雄厚的儒家汪汪,真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其实要当好一个合格地御用汪汪,无非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脸皮刀枪不入,二是廉耻之心不可有丝毫半点,三是要注意见风驶舵,换起主子来,要比换衣服还来得自然。论起前两个条件来,一众汪汪们也未必会输给边不负,奈何坏就坏在第三个条件上。作为御用汪汪,也可以算得上是高智商的职业,可不比那些弱智冲动的炮灰热血儿郎,一个个都是识时务的好俊杰,对于那些无权无势,一败涂地之辈,自然是拼命狂吠,呲牙裂嘴的,但是对于有权有势,将来有可能取代自己主子地人,则多留了几分心眼,预备好后路,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轻易得罪。这正是御用汪汪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奈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由于儒家的汪汪们过于谨慎胆怯,不敢轻易向释迦牟尼之流地顶级巨头们开火,以免把实力强大,高手如云的佛门往死里得罪,所以才被边不负这个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的家伙拨了头筹,抢了风头。其实儒家也不是没有硬骨头,不过大抵有硬骨头的人,是绝对不屑于去当汪汪的。

儒家的汪汪们不从自己身上找本质原因,却一味的嫉恨责怪边不负抢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肉骨头。以前到也罢了,毕竟乐土声势震天,边不负后台强硬,众汪汪们谁也不敢得罪他,不过如今形势变了,边不负光荣的当上了乐土“茅房巡查使”,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彻底失宠了,乐土才故意找了这个官职来侮辱他,于是一众汪汪们都狂吠起来,集中火力和口水,铺天盖地地朝边不负泼了过来。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历来的都是汪汪们的必修课程。

自从边不负以一篇《论释迦牟尼》而挑起百家汪汪们相互大狂吠的之后,根深蒂固,经验十足的儒家汪汪们始终占据压倒性上风。佛门其实也是辩论家层出

,奈何辩论水平固然是不错,骂街本领就有些令人惨骂来骂去,也无非就是指责对方入了魔而已。同样,道家、法家和墨家的汪汪们智慧固然是有的,但是吠声略显斯文,无非骂对方是妖,是虫,是强盗,毫无新意。他们又哪里比得上混这行混了千百年的儒家汪汪。动不动就挖你祖坟,问候你十八代老祖宗,莫名其妙地罪名,匪夷所思的大帽子一顶顶不要钱般的朝你头上扣,脏水粪水一桶桶对着你脑袋淋,种种花样,各式伎俩,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最终在儒家汪汪们压倒性的吠声下,其他各家的汪汪们不得不抛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对付儒家,一时之间,佛本是道,法墨一家人的论调又再次响起来了,尽管如此。儒家汪汪还是稳居上风。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得意忘形的儒家汪汪朝边不负开火,边不负奋起还击为止。

作为乐土第一贱人,边不负同志向来只有他主动阴人的。哪里能容忍别人主动来招惹他。在儒家众汪汪齐声狂吠,嘲笑讥讽他这个茅坑里找屎地官职之后,边不负也不反驳,二话不说,抱着一堆四书五经闭门不出,潜心参悟,不出十日,边不负长笑一声,推门出关,又是一篇震惊天下文坛的著作《一代巨奸孔夫子》出炉问世了。

众所周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忠贞的地主阶级斗士孔子孔老二同志之所以能被捧为圣人千百年,这与他那渊博的学识,超人的智慧,高尚的品德以及巨大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地。孔子是个当之无愧的伟人,并非浪得虚名的。然而人毕竟是人,并非神仙,是个人就总有迷茫冲动犯错地时候,正所谓人无完人嘛。伟大的孔子作为一个正常人类,也不可避免的会干下一些蠢事,不过相比起他的巨大历史功绩,长久以来的一贯保持地高尚品行,这偶尔一点的污秽还是不能遮掩其整体上光辉伟大的圣人形象。不过对于边不负来说,选择性失明正是他地拿手好戏,对于孔子一贯保持的圣人言行,他视而不见,彻底忽略了,反到是对于孔子偶尔犯傻干下的蠢事,拼命宣扬,片面夸张,大有不揭露孔夫子大奸大恶的虚伪真面目誓不罢休的劲头。

圣人孔子那令人无限敬仰一生之中也偶尔犯过一次傻。根据史书记载:公元476年,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原因有五,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被孔子杀掉的那个少正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鲁国的官员和民众反映:这个少正卯胸怀豁达不记仇,为人处世很有自己的原则,说话光明磊落,历来都是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从来不背着人私下议论,敢于直言,揭露丑恶,而且他还是一个喜欢助人为乐的人。这样一个人,无论是以当时的道德标准还是后世的眼光,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好人,真君子啊!可是无原无故把他给砍了的孔子是如何解释的呢?

孔子说:“这个少正卯表面上心性豁达,其实目的险恶;他特立独行其实是顽冥不化;他之所以公开表达意见其实是为了混淆事实;他揭露丑恶其实就是对主流的不敬;他帮助受压抑的人其实是私行恩惠,收买人心啊!这五大罪只要犯了一条就该杀,何况他五条全犯了呢!”

不得不说,大圣人孔子在这件事上做得的确很不厚道。如果少正卯当真是个大好人,孔子则有嫉贤妒能,残杀忠良之嫌了。即便少正卯当真是个隐藏掩饰得很好的大奸大恶,孔子也不应该在他没有做出任何坏事之前,无故将他给杀了。这样做影响太不好了!孔子也不考虑考虑自己的粉丝后代们,未必都和他老人家一样。拥有一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穿人内心世界地火眼晶睛,若是也照搬起这一套诛心理论,那得造成多少的冤案错案啊!

所谓诛心之论是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你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不过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至于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真有“这个心思”,就完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