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大唐仙踪第86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亡,对待战俘,也远比二弟李世民来得宽容。然而谣言从来都是不需要以事实真相为根据的。

至于谣言的来源,李建成也心知肚明:二弟李世民的天策府中,两个谋士房玄龄与杜如晦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人都有宰相之才,虽然未必强得过自己手下的王珪,比之自己的头号心腹魏征,更是远远不如,但此二人,能言善辩,对于颠倒黑白,篡改是非,却颇有心得。这些有板有眼,善于把握人性和人心的谣言必然是两人的暗中杰作。

天策府的那些人,最高明之处,就是从来不明着来,总是摆出一副正大光明的形象,却在暗中不断造谣生事来阴的,自己的不少亲信下手们总是被他们不露痕迹的挑衅得七窍生烟。最终却在世人面前造成了太子府明目张胆欺压天策府的假象。自己的不少谋士也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开始暗中造谣污蔑李世民,可惜手段远没有房杜二人那么高明。魏征又自重身份,爱惜名声,不肯做这种下流无耻之事。

李世民在李阀中的显赫功绩是明摆着的,任凭谁也不能抹杀,天策府便依仗着李世民的功绩与名声,总是引诱着太子府的人公然来打击报复却屹立不倒。结果很快李建成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妒忌秦王的传言便流传天下了。

一般的谣言,李建成都能容忍,因为他深信清者自清。但是有些谣言实在恶毒得让李建成心中发寒,夜里时常做噩梦。最初,关于李建成拼命巴结贿赂后宫,指使她们在李渊面前中伤李世民的谣言传出,李建成心中虽有些不舒服,但也只是一笑了之。自己向来仁厚,重情义,不光是后宫妃子,不少亲戚和大臣,甚至下属有了困难,自己都乐意帮助,相比之下,二弟李世民就远不及自己这么讲情面。后宫妃子时常在李渊面前赞美太子仁慈宽厚,中伤秦王凶残无情,也并非是出于自己指使,而是出于她们自己爱记仇的妇人心性。

真要说拼命巴结贿赂后宫的人,却是秦王妃子长孙氏,整天泡在后宫里,为秦王在众宠妃面前开脱请罪,那副可怜德性让李建成看了都觉得同情。太子府有谋士打算以此大作文章,捏造秦王将自己王妃送入后宫讨好父亲的恶毒谣言,却被李建成制止住了。相比之下,李世民对手下似乎更加纵容,虽然他从不指示手下造谣生事,但手下无论造出了多么恶毒的谣言,只要不被抓到把柄,他从来都不闻不问。

有一次,李建成抱着年幼的八弟李元享玩耍了一阵。结果很快便传出了:李元享与李建成相貌酷似的风言***。弟弟长得象哥哥,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造谣者恶毒的将李元享的母亲尹德妃也牵扯进来了,捕风捉影,含糊言辞,刻意引导众人朝不好的方面想。李建成可被这个恶毒至极的谣言给吓怕了,日后很少敢再去后宫,即使不得不去,也总是带着大批的人避嫌。结果很快又有了太子做贼心虚的谣言传出。

李渊虽然昏庸,但有了隋文帝杨坚的前车之鉴,对李建成还是十分信任,原本沉溺酒色的皇帝历来对这种事情最为猜忌,但这次李建成却侥幸躲了过去。事后李建成对这个谣言还是心有余悸。事实上,李建成也知道张婕妤、尹德妃对自己很有好感,时常找借口将自己召进宫去,说说话,然后拜托他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张婕妤,那幽怨露骨又含情脉脉的眼神,总是让李建成坐立不安,背如针芒。李建成紧守着儿臣的本分,从来没有半点越轨行为。然而造谣者才不会在乎这些事实。

此后,张婕妤和尹德妃都成为了李世民的死敌,一有机会就在李渊面前诋毁秦王,称赞太子。而宫廷之外,关于太子勾结后宫对付秦王的传言也越来越盛。李世民和其手下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会千方百计,无其不用,暗中引导舆论。李世民总是摆出一副光明正大,功高震主,却被太子欺压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心生同情,并且让人以为李建成是如何的心狭善妒。

李建成觉得极为苦恼,为了一个太子之位,雄才大略,城府极深,又野心勃勃的二弟还真是无其不用的算计自己这个哥哥。李建成曾经也向李渊建议过,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李渊一口认定李世民必然是第二个扬广,死活不肯,定要让仁厚的李建成来继承基业。在李建成看来,二弟李世民天才横溢,的确与扬广不相上下,但却未必会成为暴君,毕竟扬广的前车之鉴才过去不久,以李世民的聪明,自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会重蹈覆辙,或许还会成为千古圣君。虽然天资出众的李世民未必会成为扬广,或许会成为圣君,但这里面毕竟充满了未知的变数;而仁慈宽厚的李建成有了魏征这样的臣子辅佐,想要当个杨坚,来个“开皇之治”,却是铁定的。性格保守的李渊自然情愿选择稳妥些的李建成。

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李渊不好亲自出面打压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儿子,自然要借李建成的名头来暗中行事。一边是猜忌儿子的父亲,一边是野心勃勃的弟弟,这令顾念亲情的李建成分外难做人。

李渊对李世民很有偏见,这在李阀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李世民之所以这么想当太子,或许只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要和李渊暗中较劲。李世民辛辛苦苦为父亲打下了大半江山,却被父亲猜忌,比之为扬广,换了是任何人,心里也难平衡。

李建成看看了身边正在猛灌美酒的李元吉,心中叹道:就连四弟也远没有表面上的肤浅单纯,心中也埋着一份极大的野心。李元吉总是想方设法唆使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手,在除掉李世民一事之上,表现出了过分的热心,简直好像是他在和李世民争位,而不是李建成。

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李元吉暗伏刺客欲在席间击杀李世民,却被李建成察觉并且及时制止。事后,李建成责备他不顾亲情,大胆妄为,李元吉却振振有辞:“我不过是为大哥你着想罢了,这对我又有什么好处?”这句话在李建成耳朵里听起来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李元吉与李世民性格极为不合,因此认为宽厚重亲情的李建成当了皇帝,自己肯定能当个逍遥快活王爷,而严厉冷面的李世民若当了皇帝,自己只怕连性命也难保住,于是投靠了李建成,全力打压李世民。这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或许李元吉还有一份更大更深藏的野心。只看他终日里勤练武功,拼命收纳江湖好手的种种举动,便知道他决非表面上那么狂躁肤浅。或许干掉雄才大略的二哥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仁慈宽厚的大哥了,皇位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李建成眼中望着四弟李元吉,心中却思道:“如果三弟还活着,那该多好?或许三弟能调解二弟与父皇之间的矛盾,能让我们兄弟齐心合力,共创大唐盛世。”

李渊的头四个儿子全是窦皇后所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玄霸天生神力,性格单纯,为人敦厚,深受父亲与两个兄长所宠爱。李玄霸在练武方面极有天赋,年仅仅十二岁之时,便已经是李阀第一高手了,众人都深信日后他的武学成就能达到宁道奇那种大宗师级数。李玄霸擅使一对玄铁重锤,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勇不可挡。李玄霸十四岁之时,便随着李世民出征,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李建成也开始带兵出战,李玄霸赶来助大哥一臂之力,结果还没上战场,却意外被雷霹死了。李玄霸的死,让李阀上下全都悲痛万分。此时,又有谣言传出,说是李建成诱骗弟弟指天大骂,结果才害李玄霸遭天打雷霹而死。李建成一方面对无耻谣言相当愤怒,另一方面也深深自责,不管如何,三弟若不是赶来帮助自己,也不会遭此无妄之灾了。三弟李玄霸死的时候,年仅十六岁,并无儿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