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一位肯响应他的请求。女记者就站在他身边开始了一场腻想加污蔑的现场报导。无数人一脸轻蔑的朝倒在血泊之中的他走来,有的朝他吐口口水,有的朝他伤口上撒一把盐。。。。。。
恨!恨!恨!我好恨啊!
一股不知名的力量让秦川从血泊中站了起来,仰天咆哮!
。。。。。。
“忍、忍、徐徐忍!耐、耐、慢慢耐!能忍能耐心安泰,不忍不耐生祸害!忍辱原是福之本,嗔怒则是慧之碍。欲求福慧两足尊,第一妙法是忍耐!”秦川蓦然惊醒,发觉自己正站在摆满酒菜的桌前,昙宗正站在一边,双手合十,神色肃然,口中念着自己在少林寺说法之时,提到的一首现代高僧真华法师做的“忍耐歌”。此歌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比一些高深佛法好理解多了,因此不但众高僧赞叹不已,而且还非常受少林寺中佛法修为低微的弟子们欢迎。
昙宗佛法修为不高,见秦川忽然长身而起,仰天咆哮,一脸悲愤怨恨之色,腰上挂着的英雄剑“嗡嗡”响个不停,心中大惊,便将此歌念了出来。
秦川渐渐回过神来,原来刚才是做了一场梦!自从遇见相貌与白菲儿完全一样的师妃暄之后,就忍不住时常回想起从前来。唉!
昙宗见秦川回过神来,便一脸敬佩道:“阿弥陀佛!适才邪魔与此魔剑企图暗算东华法王。幸好法王佛法精湛,不为外魔所侵。法王适才以身渡魔,实乃大慈大悲之善举也!”
昙宗一相情愿的以为虽然可笑,但也让秦川心中平静下来了。
“真扫兴!好好的气氛就被这么一个发酒疯的混人和一个不守清规的和尚给败坏了。”不远处响起一个声音。秦川一眼扫去,只见四个书生与一个红光满面的老头,在不远处开了一桌酒席。四书生都用鄙夷的眼光打量着秦川与昙宗,神色甚是无礼。
第十五章回梦(10)
秦川心想换了自己是他们,陡然见了个酒疯子与酒肉和尚只怕也会如此吧。更主要的是昙宗在身边,自己多少也要注意下东华法王的身份,保持下东华法王的形象,实在也不宜朝这几个书生发怒。因此秦川没有在意,神色如常,继续与昙宗对饮。
可是那几个书生仍然不肯罢休,反复在那边唧唧歪歪,说话甚为难听。这四个书生都是当代有点名气的才子,此次在洛阳相逢,几句话下来便结成知己,相见恨晚,于是便采取中国交际的传统方式,决定一起来这董家酒楼交流交流感情。四人边走边聊,自然少不了吟诗作对。路上一个老头听了他们的诗,忽然插口接了几句,接得到也天衣无缝。四人忙上前与他通报姓名,一问之下,才知道这老头原来是扬广三下江南时,做“挽舟者歌”控诉扬广暴政的无名氏。上了年纪的人就是精,做反动诗之时还知道匿名,这在当时来说还是诗人中很少见的高明手段。于是四人佩服之余,又邀请这老头一起同去。五人也在南厢要了一桌酒席。五人进了厢房后,见靠窗边已有一席,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和尚大酒大肉吃得正酣畅淋漓,边上还伏着一个酒鬼。五人都觉得极为碍眼,心中大为不爽,不过无名氏老头为人老成,自然告戒大家不要主动去惹是生非。众人压下心中的不快,尽量对那酒肉和尚视而不见,一起吟诗作对,饮酒做乐,兴致越来越高,渐入佳境,到也将那不守清规的碍眼和尚忘得一干二净。不料轮到无名氏老头罚酒做诗之时,早被众人淡忘的那一桌上,一个酒鬼忽然站了起来高声鬼喊鬼叫起来,接着那和尚又跟着鬼话连篇,不知所云,将好好的气氛破坏得一干二净。这几个心高气傲的年轻才子们心中自然火冒三丈,于是忍不住要低声议论几句。只是喝多了酒,个个都自以为压低了声音,却不知道在旁人耳边却是有如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