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文龙打电话了,所以说:“我也没给他打,反正马上就要见面了,打不打都一样。”
李远方差不多是最后到的,到宾馆的时候已经到了晚饭时间,等到把行李放在给他安排的房间再下楼,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在一楼的大餐厅里就座完毕。让李远方想不到的是,张有志竟然站在餐厅门口迎接客人,看到李远方他们后,像电影中演的那样朝里喊了一声:“西部省鲁仲明鲁师兄、李远方李师弟到!”然后挽着鲁仲明朝里面走去。
随着张有志的喊声,餐厅里就座的三百多人齐刷刷地朝着他们看了过来。李远方正感到别扭的时候,董文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向他们迎了过来,拉着李远方的手就问:“姐姐呢,她不是说要跟你一起来吗?”李远方说:“她留在外婆家了,你什么时候到的。”董文龙说:“我也刚进来一会,我们的位置在那里,先过去坐下吧!”
既然是武林大会,当然是有一定座次的,坐在上席的,都是一些武林前辈,或者是大门大派的掌门人,比如张有志这个龙虎山的传人和鲁仲明这个古城所有势力的代表人物,像李远方和董文龙这样的武林后进,所代表的严老和武老又是类似于江湖散人的身份,座次当然是比较靠后的,被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一桌。正当李远方和董文龙说着话向自己的座位走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小师叔,小师叔!”李远方一听这声音怎么这么熟,转头一看,就看到了行云的光头,正一路小跑向他跑了过来。
看到行云出现在这个地方,李远方觉得特别奇怪,据他所知,行云不会丝毫武功,而且国清寺并不能算是个一般意义上的武林门派,行云也来了算是怎么回事。跑到李远方身边,行云向他行了个礼,说:“小师叔好!”对自己这个师侄,李远方是没必要客套的,点了下头算是答应,接着就问他:“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行云低着头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这次他们也给寺里发了请帖,方丈大师派我来了。”李远方想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张有志连向勇他们都请了,给国清寺发个请帖也可以理解,可能是方丈不想参加这种俗事,就让他们寺里最俗的行云来了,不管行云来了有没有用,也算给张有志他们一个面子吧,于是“哦”了一声。
李远方正想问一下行云柳惠平是不是一起来了,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对行云说:“行云大师,晚宴就要开始了,请你入席吧!”行云转过身客气地应了一声,再转回来向李远方摆了个手势说:“师叔你请!”李远方指着董文龙那一桌说:“我的座位在那里,你先去吧!”行云一本正经地说:“师叔你既然来了,怎么能坐在这里,我们一起过去吧!”行云的态度非常坚决,而且那么多人都看着他们,那个过来引路的中年人不明就里之下也极力邀请李远方跟他过去,李远方只好跟着那个引路的中年人往里面走,行云跟在李远方的后面。
行云对李远方这么尊重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李远方确实是他师叔,在佛门里面比较讲究辈分,当着外人的面,他这个出家人得摆点样子出来。其次,他是个俗人,和当地社会上的交往比较多,李远方在天台县开了个梅山茶业,县里领导对李远方特别客气这样的事,国清寺的方丈大师可能不知道,行云则是很清楚的。而且林贵利是他的徒弟,从林贵利那里,他更了解到这个小师叔不是个一般人。因此种种,行云觉得,对这个小师叔客气一点,自己既不会损失什么东西,而且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找这个小师叔帮忙会方便得多。所以当行云看到李远方的时候,就表现得像见到方丈大师那样,对他特别尊重。
一路上走过去,李远方发现今天到场的所谓武林同道的整体年龄比他所想象的小得多,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比鲁仲明年长的并不多,当然,像他和董文龙这么年轻的也特别少。可能是考虑到桌子太小了座次不好排,虽然摆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的都是十人位的普通圆桌,但越往里走桌子就越大,首席的桌子干脆是张大椭圆形桌,和电影中演的那些欧洲豪门里的大餐桌一样。
张有志和鲁仲明都坐在首席,和他们坐在同一桌的都是和他们年龄相仿或者年纪比他们还大的人,李远方的老熟人向勇也俨然在座。看到李远方过来,向勇高兴地说:“远方也来了,来来来,坐在我身边!”向勇是特邀嘉宾,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所以虽然在座的这些人对李远方这么个年轻人和他们坐在一起有些不大愿意,但也不好说什么,都客套地说:“坐吧,坐吧!”李远方朝向勇走过去的时候,和张有志坐在一起的一个人看到了行云,站起来对行云说:“行云大师刚才怎么突然走了呢?快请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