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你和他们接触过吗?”李远方没有直接回答齐政委的问题,而是继续问了徐主任:“徐主任,你说的那个软件除了代号外还有别名什么的吗,如果可能的话,你把软件的大致性能或者界面描述一下,我看看以前是不是见过这样的软件。”
徐主任有些犯难,因为那样的软件是军队里很重要的机密,李远方现在只是个老百姓,他不能告诉李远方太多与此有关的东西。苗大姐看来实在是被目前的科研搞得心力交瘁了,只是稍一迟疑就对李远方说:“那个系统的别名叫做‘轩辕三号’,至于性能和界面,因为你现在已经是老百姓了,我暂时不能告诉你。”
一听苗大姐说起那个系统的别名,李远方的心里就有数了。李远方比较喜欢凑那种给软件起别名这样的热闹,出于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热爱,他所参与设计的所有软件都用中国古代帝王或者圣贤的名字作为别名,比如新操作系统叫做“伏羲”,用易经占卜的软件叫做“姬昌”,几个安全系统则分别叫做“轩辕”、“神农”之类的,并且用数字来区别不同的版本。如果徐主任所说的那个系统确实是他参与开发的,郭海林那伙人又比较尊重他的愿意,对软件的界面不作大的改动的话,在系统的界面上应该保留着原来的名字。于是,李远方就把自己印象中的“轩辕”系列软件的性能和界面风格向徐主任作了一番描述,问徐主任是不是这个软件。
李远方越说徐主任等人越吃惊,因为李远方所描述的,岂不就是让他们大失面子并头痛了三个多月的新系统。所以在李远方描述的时候,他们除了连声说“是”以外,竟然找不到别的词语。等李远方终于停止了说话,徐主任急切地问道:“你对这个系统怎么这么熟悉,难道说真的与你有关?”
李远方可以明确地答复徐主任说这个系统是他参与开发的,但如果徐主任要细问起来,这中间涉及到他自己以及行星数据和信息安全局的关系,这可不是可以见人就说的事情,于是他只得对徐主任说:“这个系统我比较熟悉,最核心的源代码部分也知道一些,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明后天我可以把这个系统的源代码分析给你们看,搞清楚了其中的花样,这个系统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发现徐主任用质疑的目光看着自己,李远方对他说:“有些事情一时之间说不清楚,如果你想知道的话,等吃完饭后我再向齐政委、苗大姐和你解释一下。”
李远方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这件事情中有些隐情,而这些隐情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只能告诉徐主任他们三个。大家都是明白人,晚上光顾着讨论专业问题了,没有喝多少酒,头脑也都清醒的很。所以,虽然有一大半人只是吃个半饱,也以回去消化一下李远方刚才对他自己那个软件的分析为由向苗大姐告辞。从齐政委到苗大姐,当然都不会要求他们多留一会,一场丰盛的晚宴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造化弄人
\t等其他人都走了以后,李远方向齐政委他们三个解释了他自己和行星数据以及信息安全局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他在作解释的时候是不可能完全说实话的。在李远方的解释中,马进军成了他的一个远房表哥,因为他搞的那个占卜软件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连台湾那边的公司都找上门来了,马进军就借他的名义办了行星数据,借行星数据这个平台进行情报的搜集。而他自己在公司里,基本上是挂个空名,实际上什么事情都管不了,在郭海林需要他的时候他才出面。因为郭海林所带来的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在这样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李远方这段时间以来水平提高得很快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才有资格参加某些系统的开发。在信息安全局里挂个顾问衔这件事,他更是连提都没提。
李远方这样的解释,更符合通常的情形,更容易取信于人,所以齐政委他们三个都相信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相信了李远方确实能够给他们帮上忙,徐主任的心情很好,但他为一个问题感到担心。如果李远方要给他们帮忙,把“轩辕”系统的核心机密泄露给他们知道,按照相关的组织纪律和法律条文是要追究一定的责任的,他不希望李远方为他们冒这个风险,更不希望得罪那些秘密部门的人。李远方心想,马进军并没有正式招募他,他根本就没有签过什么保密协议之类的东西,何况郭海林也根本没有告诉过他那些系统将用在什么地方,所谓“不知者不罪”。就算事后有人要追究他的责任,但信息安全局的实际负责人是马进军,追究李远方的责任就等于是打马进军的嘴巴,知道内情的,没有人会傻到那种程度,来到太岁头上动土吧。再说了,那几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实际上都是李远方自己的技术,他想交给谁就交给谁。同时,他自己的那些技术有一部分还是脱胎于徐主任当年教给他的那些东西,说是反哺也好,物归原主也好,从道理上都说得通。当然,这只是李远方一厢情愿的想法,等到事情发生以后会不会真的像他现在所想的那样能轻易过关不一定,但以李远方在某些方面一贯懒散的性格,根本不会想到那么远去。
于是,李远方向徐主任解释说,他并不是打算帮徐主任他们仿造一个“轩辕”系统出来,但他对“轩辕”系统的核心机密非常熟悉,可以为徐主任他们提供一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