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曹相谋逆这件事,芷若自己自作主张地提了出来,一来,她想快刀斩乱麻地把事情结束。她现在脑袋里乱得跟一锅粥似的,只有先把别人的事情都办妥了,她才能安心地办自己的事情。
梦离的上奏引得大臣们议论纷纷,虽说这两件事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但是见恭亲王没有表态,他们也就没有一个胆敢站出来替芷若说话地,芷若的立场到底站在哪边,大臣们一下都给懵了,明面上芷若是恭亲王门下的人。可为何要替恭亲王的两个政敌鸣冤,大臣们纷纷猜测这是不是恭亲王私下吩咐,都不敢出声。
见没有人站出来说话。明摆着是让皇上自个拿主意,皇上沉思了片刻,说道:“平西王撤爵是先皇决定的,已有十年之久,而曹相谋逆则是五年前的事情,姚爱卿如今重提这两起案子,到底是有了什么确凿地证据,可否说来听听?”他真的搞不懂梦离到底是在想什么,竟然想要翻这两件陈年旧案。难道她就不怕招惹上什么灾祸?平西王撤爵他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当初先皇的由头是说平西王贪污了银两,为了杀鸡儆猴,就一不做二不休地撤了平西王的爵位,曹相谋逆则是恭亲王一手承办的,那时他虽说是亲政了,可是朝中大事却全是恭亲王拿主意,所以这两件案子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平西王撤爵的事倒也不是那么难办。当初先皇的由头随便拿个理由遮掩了就是,虽说是打了自家人的脸,可是这倒也没什么,可曹相的事情牵扯到了恭亲王,这可就难办了,要说他目前还没有多少实力和恭亲王明面上翻脸,他恨恭亲王可不是一日两日了,可是现在不行,他还没有掌握恭亲王地把柄。没有一举将恭亲王扳倒的有力证据。现在和恭亲王摊牌的确是下下之策,想到这里。皇上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真是难题啊。
芷若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这证据么。请恕微臣不能在这朝堂之上说明。如果陛下恩准地话。微臣愿在公堂之上将案子了解。还曹相一个清白。也希望他们满门一百多条性命能够瞑目。”不管了。皇上一开口她就知道皇上并不是很赞成。不过既然开了口。就没有收回去地道理。芷若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大胆。难不成你怀疑本王当初错判了曹相一案?”恭亲王并没有站出来。而是站在原地大声地斥责芷若。
大臣们见恭亲王开口说了话。表明了立场。这才纷纷地站出来向皇上奏明立场。顿时。大殿里地大臣们几乎全都站了出来指责芷若。
皇上地脸色当下就变得极为难看。他那里能忍受梦离受如此地欺辱。猛地一拍龙椅地椅柄。厉声喝道:“够了!”
见方才还笑脸盈盈地皇上忽然翻了脸。大臣们这才安静了下来。
简直是翻了天了。这些大臣们竟然绝大多数走在看恭亲王地脸色行事。恭亲王一说话。他们立刻倒戈相向。还把不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别说是因为梦离了。最起码他地尊严就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小顺子。拟旨。因平西王多年来忠心为国。其心明月可鉴。即日起。恢复平西王之爵位。”皇上也不询问大臣们地意见。直接就下了旨。
大臣们还想据理曹相的案子,皇上一句“曹相的案子改日再议!”便将大臣们准备好的言辞统统打压回到了肚子里。
恭亲王只是冷冷地笑了笑,并没有再开口说什么,皇上袖子一挥,“姚相留下,退朝!”
众臣们不敢多言,只得磕头退朝,事情这样处置,他们接下来到底该如何做还得看恭亲王的意思,许多想要明哲保身的大臣们都决定下了朝去拜会恭亲王,多年宦海的他们自然不是傻瓜,皇上一开口就嗅到了味道,这朝堂之上大约再无宁日了,皇上终于不再隐忍下去,凡是明白点事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皇上是站在了姚相那一边,看来姚相已经完全变成了皇上的人,他们必须在今日下个决断,到底是站在哪一方,选对了是生,选错了是死。
待大臣们都走光了,皇上才走下来扶起仍旧跪在地上地芷若,可芷若却一把将皇上的手扫掉,冷冷地说道:“不劳陛下费心,微臣自己有手有脚能自己起来。”
还没有人这样拒绝过自己,皇上只得悻悻地缩回了手,不过这对象是梦离,他却连一句怨言都没有,反而担忧地望着固执的梦离。
芷若缓缓地起了身,又给皇上恭恭敬敬地行了礼,“不知陛下将微臣留下所为何事。”她只想赶快离开这个大殿,总觉得在这里多呆一刻心中的痛楚就加深一分,这种莫名而升的感觉搞得她烦躁不已。
皇上受不了地翻了翻白眼,直接命令道:“跟我来景泰宫!”到底怎么了?梦离到底怎么了?真是要疯了,他一定要问个清楚,大殿不行,这个地方耳目众多,他想来想去还是景泰宫比较安全。
“陛下,微臣还有要事在身,如果陛下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的话,请容微臣先行。。。。。。。“芷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上厉声打断,“你敢,你信不信朕会抱着你去景泰宫,朕可不怕别人的闲话。”今天地梦离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他不知道地事情不成?
芷若意味深长地看着皇上,这个疯子,她一点也不怀疑皇上会直接抱着她去景泰宫,她在心中不停地挣扎,笨蛋,能不能给她点时间,她现在都快崩溃了。。。。。。
皇上见梦离不说话,作势要抱梦离,芷若叹了口气,说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