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岳凡体内十分糟糕,比之几年前与风无常那一战还要严重。体内气息一片絮乱,七情之气更是变的稀薄无比,全身的经脉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若不是他身体异于常人,只怕早已一命呜呼。
现在岳凡只能靠《养心经》一点点的恢复体内的元气。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便是精神力已经恢复过来,而且比之过去更加庞大。
不过岳凡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比过去仿佛有所不同,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只隐隐觉得与战场上那股凶虐的杀气有关。
为了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岳凡放下自身的修练,一边默念佛经,一边观察着精神力的变化。
识海之中,一团灰蒙蒙的气团正盘旋中央。岳凡以前从未进入过这里,微微一愣,随即恢复过来。据《医经》记载,“识海是在一定的精神状态下形成的,虽然每个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进入。识海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可须弥、小可芥子,十分奇妙”。
“难道那就是精神力?”岳凡见到识海之中那团灰蒙蒙的气体,心中泛起一丝疑问。
……
观察一阵过后,精神力仍没有任何变化,岳凡心念一动,试着去控制它。可当他接触到那团气体,心中突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岳凡第一次感受到精神力的存在,虽然沉重,但却充实无比。
————————————
第一第十二章局势
京都皇城内,中央大殿之上,乃是天下最高权利聚集的中心,当今天子正庸懒的坐在紫金龙椅之上,悠闲的品尝着茶香。
撇了一眼下面的大臣,崇祯谈谈的道:“现在各地暴乱情况如何?”
左边最前面一位年老的大臣站出来,恭身道:“禀皇上,各地暴乱都已经镇压下去,但……”
崇祯微微皱眉,道:“但什么?不要吞吞吐吐的。”
大臣道:“禀皇上,各地的暴动虽被镇压下去,但那些余党却到处流串,大部分汇集山东地区,并占据山地自立为王……”
“啪!”白玉茶杯被崇祯狠狠的摔在地上,砸了个粉碎。怒斥道:“山东巡抚是干什么吃的?”
龙颜一怒,下面大臣心头一颤,全都跪下道:“皇上息怒。”
刚才那位大臣连忙道:“山东巡抚已经调兵镇压,只是那群反贼付与顽抗,而且武林高手众多,所以……”
“好了,别尽说些没用的,可有什么好办法?”崇祯打断道。
大臣道:“其实最难对付的还是那些江湖中人,只要我们多派些高手前去,相信一定可以把反贼一网打尽!”
这时,站在右边一位白衫老人附和道:“秦丞相说的没错,恒山听说宋王俯里高手众多,只要宋王能派些高手前去,相信一定不会有问题。”
崇祯沉吟片刻道:“太傅说的有理,只是宋王多年不上朝,如今打扰恐怕不太好吧!”
太傅恒山道:“皇上无须担心,听闻秦丞相与宋王相交甚好,可叫丞相前去劝说,而且为国为民之事,想必宋王也不会推委吧!”
丞相秦瑜心中暗骂,但表面上仍大义凛然道:“为国为民之事相信宋王也不会推委!”
崇祯顿时大喜道:“好,既然丞相如此说,那这请樱之事就麻烦你一趟了。”
秦瑜闻言心中大惊,支吾道:“这……我和宋王也不是很熟!”
崇祯眉头一皱,道:“丞相不愿意?”
秦瑜现在一肚子的苦水,但却无法拒绝,只好硬着头皮道:“臣领旨。”说完便退了回去。
崇祯与恒山相视一笑。
这时,一名传令官忙跑上大殿,伏地道:“禀告皇上,边荒征战已经开始,莫元帅派人送来‘令箭书’,请皇上过目。”
殿下的太监,立刻去接过‘令箭书’,审视一阵后再逞递给崇祯。
崇祯接过‘令箭书’一看,眉头拧成一团,心中大怒:“哼!这个莫怔,又向朕要军响,当真以为朕治不了你?”接着向下面的大臣道:“边荒打仗需要军饷,不知众为卿家有何想法?”
听到皇上问话,上堂之上顿时热闹起来……
————————————
玉书房中,崇祯不停在屋里来回的度步,心中一阵烦躁,太傅恒山静站在一旁眼睛微闭,像是在养神。
崇祯怒道:“边荒多年打仗,不知亏空了朝廷多少粮饷,现在还有脸向朕要军饷,他们怎么不以死谢罪,难道还要朕去贴他们,这群人真是反了天了!”
恒山谈谈道:“皇上其实也知道,边荒不能不守,军饷也不能不给,现在又何必生气呢?”
崇祯道:“朕当然知道当前的局势,只是边荒多年战争过库早已不堪重负。现在各地灾荒不段,又有反贼闹事,而且朝中之人又有不少勾结在一起。如此多的乱局,朕怎么能平心头之火。”缓了缓气道:“朕虽然不是什么英君明主,但自问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只是……”话到嘴边便哽住了,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帝君为何叹息?”一个温和悠远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崇祯问言精神一振,连忙迎了出去。
书房外,一老道从天而降,缓缓落下,犹如神仙一般。
此人身着火红的道褂,连头发与眉毛也全是红色,就像在火中一样。
“国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