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夜”之上,划落心间的词句中,对于那一缕“清”有云:
“此霜犹未洁,浊水染遍叶,
尘泥蒙蒙独寂寥,笑亦无人扰,哭亦无人扰。
数十年,人心惶惶夜难眠,
风过耳,渐渐两世间。”
心念微微动时,叶天然身后东南方的空洞中猛地腾起一团苍白的火焰,照耀在这洁白的月亮表面,竟不是十分分明了。虽然没有回头,叶天然却完全感觉得到,心知那是凯恩找到了“混淆降临之炙”。只是似乎在大地上安放的位置较近些,为了节省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凯恩直接放在了“映射”后那巨大阵形相应的位置,因此没有返回巨月之上。
意识到这一点,叶天然不禁微微舒了口气。那样接下来是……
东北方,“肆意灰飞之岩”,词云:
“此石坚如情,磨砺未能平,
流经洛水三千里,生亦无心语,死亦无心语。
凄凉意,伤断桥头寒四季,
零落时,小城沙吹絮。”
西北方,“寂寞决绝之瀑”,词云:
“此水梦中饮,混沌清如许,
一世情人两兄弟,聚亦无处觅,散亦无处觅。
星河记,花落旧日伊人影,
舞迷离,何处传笛音。”
叶天然不知道,是何人在“寒夜”的记忆里写下了那样的字句。只是在传达到自己脑中的刹那,似乎有朦胧的熟悉……
第十章神月…殒落逝灭之阵(五)
\t如果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方的媒介是“物”的话,那么剩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就是“理”——是天地长存之理,是人心善恶之理,是喜怒哀乐之理,亦是阴阳伦常之理。也可以说,先前的是物质层面,而之后的是精神境界。
当西方代表着“世俗本源之纯”的空洞处腾起光华的时候,叶天然幽幽地叹息了一声。他无法看见巨月下方的情景,但是有一种明确的直觉告诉他,这样平静地等待的时间已经结束了。虽然在巨月上感受不到这天地间倾覆的震荡,但四方而来的庞大气机却带给叶天然惊惧般的微颤。膝上“寒夜”轻鸣,叶天然开口低吟。
“大风无声,湍水无浪,烈火无焰,万物无影。”
他说了十二个字,而且在常人眼中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情况——狂风呼啸,怎可无声?怒海滔滔,焉能无浪?熊熊烈炎,或许可以无焰,但是即使是在千百盏灯火下,万物还是有影的,只是淡化到人的肉眼无法看见……这段话难道是在说,当某一种东西到了极致时就必然会“物极必反”么?
叶天然没有继续吐出那答案,因为在他最后一个字音落下的时候,在巨月上最关键的阵眼范围内,空气突然变得极静——当然,叶天然原本就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最中央的,天地间的风啸与浪涛声全被阻隔在阵眼四周透明的防护罩外了。
只是他先前的静与此时的静绝对不同。如果说他先前的静,像山涧树梢滴落的露水击打在小溪里,反而显出深山中的静谧的话,此时的那种“静”,就像是表面平静、深处却暗流汹涌的水潭,可以在顷刻间夺取一个脆弱的生命……此时的叶天然,是不是像那样脆弱?
“侄女原以为,会快三位叔叔一步的。没想到三位对此事也如此重视……”白色“月亮”东北的边缘,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点,疾速掠近。随着那话语结束的同时,此人已跨越了数里距离,几乎在一瞬间就来到阵眼防护罩边,速度之快令人乍舌,而且那话语在风声涛声中,丝毫没有变调散乱的迹象,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耳中。
叶天然抬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身华丽的长衫,雕龙画凤、镶金镂银自不必说,但那属于贵族帝王般的华丽里,却清楚地透出飘逸自然之气息,让他微微一怔。那是一个四十出头的英俊男子,脸上笑容温和,似曾相识,眉宇间散发一种绝对自信并傲然的压抑感。
男子却望着叶天然身后,开口笑道:“若是这样的天地剧变还不能觉察到原因的话,千叔叔我在这个位子上也白坐了这数十年了……贤侄女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