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南唐是大宋的附属国,所以见到李煜时,晋王依然面色冷峻,言语倨傲,反倒是李煜温文尔雅,笑容灿烂。
我见他面相和善,便屈膝行礼道:“萧凝见过国主。”
他笑吟吟的看着我,微微点了点头。
晋王言语利落的说明了来意,道:“总之,有劳国主为本王照顾萧姑娘了。”
李煜显然也很好奇我的来历,眼中略有疑惑,但还是彬彬有礼的答道:“王爷大可放心,朕会命宫中的内侍宫女们照顾好萧姑娘。”
“本王在此谢过。”晋王抱拳道,脸上却毫无笑容。在别人面前,他永远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除了他的皇兄。
我猛地脸色一黯,再抬起头,发现李煜正有意无意的望向我,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情变幻。他浅浅一笑,命身旁的内侍领我去含雪殿。
晋王不舍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道:“凝儿,三个月后,我会来接你。”
我强挤出笑容,说:“我会一直等着王爷的。”说完,扭头跟着那个内侍走出了以阳殿。背后似乎还能感受到晋王炙热的目光,离他越远,我的心越是空荡荡的,仿佛一只脱了线的风筝。
王爷,请你不要再辜负萧凝的一片深情,我在心底悲伤的说道。
我就这样住进了陌生的南唐皇宫,陌生的含雪殿。这里没有我的亲人,也没有我的爱人,就像是一只关进笼子里的金丝雀,日日盼望着主人的归来。
含雪殿并不华丽,小小的倒也安然舒适,有两名宫女,两名内侍,都是国后周薇指派来的。过了三日后,终于有宫女跑来传话,说国后请我去宣逸殿用膳。
我素闻周薇是金陵有名的佳人,便也欣然前往。进了宣逸殿中,只见上方坐着一位身着绿色对襟撒花凤尾裙的女子,腰如杨柳婀娜多姿,肤如凝脂光艳照人,应当就是她了。
“萧凝见过国后娘娘。”我微微屈膝,施礼道。
“萧姑娘请起身。”周薇柔声细语的说道,“姑娘来宫里几日了,今天才来招待姑娘,也是我的疏忽。”
“是娘娘太客气了,小女子只是一介草民,何劳娘娘如此费心。”我笑道。
她也含着笑,一双美目细细的打量着我。
第十二章不测风云
殿中轻烟缭绕,周薇坐在其中,远远望去,犹如在云雾中的仙子。我一眼望去,见四周放着数支云华鼎,同时焚香,不由得暗自赞叹她心思精巧。站在她两边的宫女衣着缟素,头镶金饰,额上都点着花佃,确是南汉宫廷所没有的风情。
请我坐下后,周薇又问道:“听姑娘口音,并不是汴京人氏吧。”
我点点头,道:“是广州人氏。”
她像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会意的一笑,说:“姑娘初到金陵,必定有不习惯之处。本来我已经差遣了两个宫女去服侍,想想还是担心招待不周,”说着,她望向右边的一个侍女,道:“咏柳细心周到,不如也去含雪殿侍候萧姑娘吧。”
我听她的口气,竟有戏谑之意,再看那个名叫咏柳的宫女,也是个美人胚子,盈盈体态,不堪一握。当她听到自己被指配到含雪殿的时候,脸上立刻乌云笼罩,怏怏回道:“奴婢遵命。”
周薇又向我问道:“萧姑娘今年芳龄几许?”
“过了冬天,该是十七岁了。”我道。
她意味深长看了我一眼,说:“妹妹这个年纪,该是已经许配人家了吧?或者,以妹妹的资质,怎么也是许了个好人家。”
我怔了怔,回答道:“国后太褒奖我了。”
“萧姑娘,晋王送你来唐宫,国主是不得已而接纳了你,既然接纳了,也一定会尽力保住姑娘的周全,”她正色道,“只是国主素与南汉的皇帝没有什么过节,希望妹妹你心里明白。”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她肯定派人去查过了我的底细。
她悠悠然的端起一盏茶,边品边说:“国家大事不是我们女人家能操心的,能不惹麻烦便是最好了。”
到了正午,用过午膳之后,我带着咏柳回到了含雪殿中。她默不作声的为我解去斗篷,递给一旁的内侍。
“咏柳,”我有意与她搭话道,“你是何时进宫的?”
“奴婢是十六岁进宫。”她低眉顺眼的回答道。
“一直在国后宫里侍候吗?”
她犹疑了下,道:“奴婢本是舞姬,被国后娘娘指名点到了身边,做了侍女。”
“那真是委屈了你,”我叹道,“这么好的身段,要来做这些宫女活儿。”
她一听,慌忙抬起头,说:“奴婢不委屈,国后对奴婢甚厚……”
正说着,外面一声长长的通报:“国主驾到……”
我觉察到咏柳的脸色突然之间变得通红,心中稍稍明白了几分。
李煜笑着走进殿来,对我说道:“萧姑娘,今日外面的雪景甚好,有没有去湖边赏雪?”
“国主真是雅兴,”我说,“赏雪也不忘来提醒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呢。”说着,不禁掩口而笑。
“那正巧了,朕就想到姑娘还没看过玄武湖的雪景,所以特地来接你一同前往。”他笑容灿烂的说,“你整日闷在殿里,也觉得索然无趣吧。”
见他谈吐爽朗,我不由心生好感,可是每每接触到他的眼神,总发现里面有种莫名的眷恋之情,难免觉得怪异。
宫轿在殿外等候着,我随着李煜,坐进了后面的一顶轿里,轿帘拉上之时,忽然看见了咏柳,她站在殿门口,正痴痴的望着李煜所乘的轿子。
到了玄武湖边的临水亭,还未下轿,就听见一阵乐声悠扬。周薇被一群宫女簇拥着,坐在亭中,手中抱着琵琶,垂眉弹奏着。
李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