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打造和谐大宋第52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赵桓乃先王皇后嫡出,又坐太子之位多年,昔日的郓王党此刻早已在朝廷中没了踪迹,所以继承皇位一事毫无争议,在一系列的繁琐大典等礼节之后,赵桓身上的龙袍终于由蟠龙变成了五爪真龙,宋朝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只是,新时代似乎并不安宁,在赵桓登基伊始,东南方便发生了大动乱,数万贫苦农民起义,一时波及浙江、安微、江苏、江西在内的大片地区,这便是史称“方腊起义”的动乱。

这突如其来的暴乱如同给赵桓以当头棒喝,幸而这几年他提拔了一些有用之人,让枯朽的朝廷有了些希望。不过朝中重兵早些便被派往北方抗金,此刻只好下令从北线抽兵南下镇压起义。

童贯在与金人的抗战中不断失利,此刻有了撤回的机会,自然想尽办法,最终便是由他带着西北军的剩余部队回朝南阵。不过兴许是赵桓不放心他是赵楷的人,所以他又追加了一道皇令,从山东宗泽所属部队中调兵一万前去支援,而领兵者,正是最近两年多有战功而迅速提升的年轻将领韩世忠。

北线兵力紧缩,战事一度陷入艰苦的阶段,朝中渐渐有大臣提议,应该派御史前去北方抚慰众将士,不禁表达了新皇的关心,还可以振奋士气。

赵构的请奏便在这时传入了皇宫之中,在众臣的劝谏之下,御史之职便落在了赵构身上,赵桓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思考秦桧和李纲的话,虽然都有道理难以决断,但是只要赵构不在京中,那么一切忧虑便都没有了,正合他的心意。

赵构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去向已定,但他一点也不轻松,走之前要解决很多事情,其中一件便是兑现和李师师之间的承诺。

徽宗已去,有子嗣的妃嫔自然成为太后、太妃,而没有子嗣的妃嫔或陪葬、或送往道观,李师师便是被送往道观中的一员。

昔日的宠妃沦落到这一步,遭受了不少人的耻笑,可是李师师却淡然处之,因为她知道这醴泉观并不是她最后的归宿。

泉观位于汴京城东,属于皇家道观,在李师师等人入住数个月后的初夏之际,随着初夏雷雨的来临,醴泉观中的大树不幸被雷击中,引发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带来很多人的伤亡,一代名妓李师师也在死亡之列,让不少王公叹息不已。

但是,他们却不知,李师师其实完好无损的站在康王书房的密室中。

密室中,赵构、秦真、庆梅、樊天翔以及李师师几人都在其中,樊天翔从庆梅手中接过身体虚弱的李师师,对赵构和庆梅感谢到:“多谢你们将师师救出,此等大恩樊某代替师师受下,王爷日后若有差遣,我自当尽力报答。”

赵构不敢当的说:“樊老板是真真的大师兄,我和瀛国……夫人之间又有约定,这次救她出来,实在不敢当一个谢字。”

庆梅也说:“庆梅昔日也是被樊老板的人救下的,樊老板当年将我送入泉观避难,这次能够帮上忙,实在是天意!”

樊天翔低头笑了下,是呀,他当年只是答应秦真顺手救下赵构手下的一名宫女,后来送入醴泉观避难,哪里料到,这个宫女却成了今日救李师师的关键。

秦真询问到:“师师姐姐不能再留在汴京了,不知你们日后打算怎么办呢?”

樊天翔说:“我早就想好了,我打算带师师去南方隐居,樊楼的生意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见大师兄早有安排,秦真便放心了,倒是赵构又提议说:“樊老板,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江南的琳琅阁是在你一手扶持之下才办成今天的模样,不如你就带着李夫人去临安住下,琳琅阁就托付给你了!”

樊天翔吃惊的说:“琳琅阁对王爷来说非常重要,怎么能托付给我呢?”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才交给信任的人呀!而且樊老板在经商一行,无人能敌,若宝剑藏于鞘,也太可惜了!”

想到临安环境颇好,适合李师师休养,那里又有赵构的人保护,不用担心搜查等事,樊天翔便答应道:“既然王爷信任我,那么我便接下此时了。不过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樊楼的资产也会随我一起并入琳琅阁,任凭王爷调用!”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构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103彻查运粮之事

构出行的日子已经定下,六月十五正式出发。秦真这王府和秦府之间,一面劝说秦桧和赵构二人让自己北上,一面照顾身体愈发孱弱的母亲。

这日傍晚,秦真走出秦府,突然想起娘亲喜欢吃城西的梅花糕,决定去买一些送回来再回王府。她刚出大门不久,便在大街上被一队官兵围住。看那甲冑的样式,竟然是皇宫的禁军。

这些禁军围住她做什么?秦真环视一周,便见一个队长模样的人走上前来说:“秦小姐,皇上命属下带秦小姐进宫,请随我来。”

秦真愕然,赵桓找她进宫?而且还是派禁军来“请”,她一介女子,用得着这么大的阵势吗?

“不知皇上找我有何事?”

“这个属下并不知,我们只是按命令办事,请秦小姐不要为难我们。”

秦真笑了一下说:“皇上召见,我自然回去,怎么敢为难各位?”

禁军队长心中一松,想起接到命令时,皇上一面要他们注意不要惊扰秦府众人,一面不能和康王府的人起冲突,他以为此事会相当难办,不料这么容易就能将秦真“请”走,实在是万幸。

当秦真被捉入宫的消息传回康王府时,赵构正在密室会见从临安赶回汴京的吴芍芬,叮嘱她要小心的将樊天翔和李师师送到临安。他正说到中途,听见庆梅在书房外急促的敲击声,于是长话短说,便让吴芍芬退下了。

“王爷,秦小姐被禁军带进宫了!”

赵构刚走出密室。便听见庆梅焦急的说。他脚下一滞。问:“皇上派人带走的?所为何事?”

庆梅说:“原因还不知道,人是从秦府门前带走地,连秦大人都没有通知。”

赵构听完说:“备车,我要进宫。”

皇宫中,秦真面无惧色地看着神色不太好的赵桓,问:“皇上诏我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赵桓停下缓踱的脚步,从桌案上取过一个奏折,递给秦真说:“你看看这个,告诉朕上面所说之事是不是事实。”

秦真接过奏折。好奇的阅读起来,看下去,手心不自觉的出了些湿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