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的可控核聚变工程,也开展了很久,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各国答应合作建立一个反应堆,也还没有正式开始。并且,光是建这么一个不能发电的实验性反应堆,总支出就达到了四千亿美元,还要十年时间,才能建成投入使用。
如果有产品,哪怕是耗资巨大地实验室产品,他也能毫不费力地将其重组出来。
连现成地产品都没有,萧强地重组异能再厉害,还是只有干瞪眼。
最后,他只能指令非洲基地,建设了一个移动式核电站,采用放射性同位元素作为反应材料。
这种轮式驱动的核电站,供率仅仅十万千瓦,整个装置连车载系统在内,也就是一辆箱式货车大小。只不过,为了保证放射性危害,必须放置在远离基地地地方。以后更换燃料的时候,也必须身穿特制的防护服,实在是非常痛苦的选择。
经过讨论,他们将移动式核电站安置在相距数十公里外的另外一个熔洞里,相互并不连通。
萧强等人在忙碌安装移动式核电站的同时,韩坤等人也辛苦的在基地顶部布线。六公里长的洞顶,全部要安装强光照明设备。
这些灯将和一套日照控制系统相联接,在其控制下,模拟太阳起落的变化,亮起到熄灭。
到地球时间二零零九年底,他们终于完成了基地的初步建设工作。
基地里也已经灌注了人类生存所需的气体,模仿着地球大气环境,采用了百分之七十八的氮气、百分之二十一的氧气,及百分之一的其他气体混合而成。
到此,萧强等八人,才算脱离了洞中小屋的生活模式,可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活动。
日照系统,自动控制着光照系统按照地球时间,模仿了日升、正午、黄昏、黑夜等不同的光照强度,让萧强等人都几乎紊乱的生物钟,又恢复了正常。
他们在开辟出来的各个土地中,种下了大量的植物种子。
这些植物,有的光合作用下,呼出的是富氧,有的呼出其他气体。夜晚,它们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保证这个小小的生物圈,能够持久运行。这个比例,也是经过了超级计算机精确模拟计算,在十年内,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地成分变化。
当然,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模拟整个地球的大气环境,这是不现实的。
就如同当年的生物圈一号、二号计划,事前曾经以为能够保证八名科学家自给自足。在里面生存三年的封闭空间,实际上只待了一年多,就因为氧气含量下降、气候没有调节好造成歉收,不得不被迫中止。
所以。萧强等人也不敢保证,他们模仿生物圈计划,进行重新改良设计之后的大气环境,就真能正常运行十年之久。只不过他们有所依仗。实在空气太坏,就重新调整空气成分含量,有一个封闭的大气圈,也能为以后的人类太空宇航积累相关经验。就当是进行科学实验好了。
毕竟未来人们迟早要进行超长距离地太空飞行,不可能带足够的供氧设备,最终还是要依靠生物进行大气循环使用。
再说。当年
生物圈计划。也只有上万平方米的面积。比他们现地,要小多了。
多少。要比那几名科学家,坚持得更加长久吧。
未来,他们还会逐步扩大基地地规模,争取形成一个贯穿所有相连熔洞通道的大气圈。为以后集团的研究人员移居月球,创造条件。
不过那是后话,还不知要好几年,才能变成现实。
此前,他们从月球正面转移到北面的路途上,安放地信号接收装置,不知道是坏了,还是登月计划取消,没有向萧强他们传送有人登月的无线电信号。
只有十二月,有一颗印度的月球探测器,撞上月球正面,随后信号就断绝了。
萧强他们,在这个远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的地方,在初初建成地月球基地里,饮着酒、吃着美食,度过了二零零九年的新年。萧强自从来到月球以后,这是第一次没有将重组异能用于工作。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有些失态。
萧强为大家放了三天假,一整年都在辛苦,没有一天休息时间。第一次在月球上过新年,大家休息几天,也能调整一下心情。
零九年地五月,月球基地第一套超级计算机系统安装到位。
这套系统早就在地球上,已经调试完毕,并为它准备了各种设备接口。作为基地地核心,它能够控制基地地安全装置、生命保障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仪器、工厂等相关系统装置,在人员的操纵下,维护基地地生存环境安全。
八月,在现在被命名为寰宇山的山顶,出现了一座巨大的人工装置。
它有一个长三十米、粗四十厘米的管状物,直指天空。在下方,是一个两层楼高的旋转装置,可以操作炮管的俯仰角度。
没错,这是一门大炮,一门电磁炮。
炮管采用了电磁线圈作为驱动,能将直径十厘米的实心铁球,抛射出去。在这个重力微小、没有空气阻力的月球上,铁球能以第三宇宙速度飞出,脱离月球的束缚,投射进茫茫的宇宙空间。因此,它的理论射距,可以达到十万公里以上。
只是这样的电磁炮,其电能消耗也非常惊人。
萧强为它专门配备了一个独立核电站,作为发射能源,也仅能保证每十分钟发射一发的速度。
电磁炮是人类早已研制成熟的武器,只不过是因为起昂贵的造价,不切实际的用途,被搁置不用。但在宇宙空间中,电磁炮却具有惊人的威力和实效性,用来作为基地防护最是合适不过。
萧强的异能,在普通物品的重组上,看不出多少优势。
毕竟他无法做大大规模生产,要比产量,比起工厂流水线,成千上万的产能来说,完全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