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帝冷声道:“朕便是要好好管教这个儿子!”
卿尘又道:“涿州乃是北晏侯封地,殿下储君已废,此去便是虎落平阳。他心性高洁,岂受得了他们折辱?何况北疆若有个动荡,殿下在哪里也不是妥善之计。”她情知北疆未靖,北晏侯一直蠢蠢欲动甚为天帝所忧,因此借此规劝。
果然天帝神情一动,孙仕安忙接上道:“皇上,两位殿下都快成雪人了,即便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样啊。”
卿尘再道:“殿下即便再有不是,也请皇上多念着敏诚皇后的情份。”
提起敏诚皇后,天帝叹了口气,终于往殿外走去,卿尘和孙仕安连忙跟上。
大雪丝毫没有停的意思,迎面扑了一身,殿前内侍忙撑了伞过来。天帝见两个儿子跪在雪里,一个傲然自若,一个温文从容,亦想起长子,如何不心疼?
远远雪地里过来几个人,却正是侍女拥簇着殷皇后来了。殷皇后得了宫人报信,赶来一眼见儿子跪在雪里,当真心都揪了起来,也顾不上雪深风紧,几步上前:“皇上,这是……”
天帝一皱眉:“你们还真就不起了!”
夜天凌依然是神情淡淡,却坚定道:“儿臣求父皇宽赦大皇兄。”夜天湛亦跟道:“求父皇开恩。”
殷皇后看了一眼儿子,柔声对天帝道:“皇上,儿子们都是念着兄弟的情份,也是一片孝心,您就体恤他们这份苦心吧,这么大的雪,天寒地冻的,闹出病来怎么办呢!”
天帝在廊前来回踱了几步,深深叹息,最后说道:“难得你们有心,朕心里岂又是不念父子之情?”眼前皑皑白雪洁净的铺展着,叫人心里也宁静下来,天帝目光遥遥透过天琼玉宇般的殿阁,仿佛看到了很远的地方:“孙仕安,传朕口谕,命大皇子回京。”
“是。”孙仕安忙带人去追。夜天凌和夜天湛齐道:“儿臣代大皇兄谢父皇隆恩。”
殷皇后忙吩咐内侍:“这下好了,快扶起来。”夜天湛抖落衣衫上雪迹:“儿臣叫母后担忧了。”
夜天凌扶着内侍的手站起来,身子微微一晃。
卿尘看在一旁,疼在心里,却又不能上前,只目光间交错一瞬,便一瞬,已将千言万语熨贴在心底,融融的,化了漫天冰雪。
第62章笑里江山风满楼
二更刚过,白日喧闹的伊歌城安静下来,繁华褪尽。
上九坊凌王府前两盏通明的灯笼照着门口的石狮子,映的路边积雪也红彤彤一片。
青石路长,夜空显出几分难得的晴朗,洒了几点星光下来,似要与这雪影相映,格外添了些清冷。
一辆马车悄悄停在了凌王府后门,车帘一动,下来个人,浑身裹在一袭青色斗篷里,看不清容颜。门口有人迎上前,低声道:“郡主!”
卿尘将斗篷上的风帽拨下,露出张清淡素容,她借着门前的灯光看了看那人,有些意外,微笑道:“是你?”
那人正是当日她和夜天凌在街上救起的少年韩青,此时一身门侍打扮,对她行了个大礼:“那日之后一直没有机会谢郡主救命大恩,请郡主受韩青一拜!”
卿尘打量韩青,见他不卑不亢,彬彬有礼,言语有度,举止得体,做门侍实在是可惜,问道:“是四殿下命你在王府中做这门侍之事?”
韩青道:“是。”
“为何?”
“殿下没说。”
卿尘眸中微微闪过一笑,又问道:“听四殿下说你非但读书识字,文章也写的不错,做这样的差事可觉得委屈或是辛苦?若如此,我可以和他说说。”
韩青摇头道:“做人处世便自接人待物始,韩青并不觉得辛苦,即便辛苦也可磨练心志,多谢郡主照拂。”
卿尘点了点头,到了王府内院,韩青停下脚步:“府中有规矩,殿下看书议事的地方未经传召我们不能随便入内,郡主请进。”
卿尘自己进了内院,晏奚早已侯在那里,他带着卿尘来到夜天凌书房,卿尘低头沿打起的锦帘进了室内。
书房中,迎面立着几个朴拙的古木书格,堆满了书卷文册,一个戴书生头巾的年轻人正在执卷翻看,那旁夜天凌和几人坐着说话。
卿尘看了一眼,除了莫不平,还认得其中一人是如今台院侍御史褚元敬,年纪轻轻放了两年外官,便调回京擢升入御史台,是朝上新秀中的佼佼者,亦是上将军冯巳的乘龙快婿。此时莫不平同褚元敬见了她,起身道:“见过郡主。”
书格旁那年轻书生闻言将书册一丢,回头见到迎面青衣下是张淡渺的水墨素颜,却偏偏掠着丝惑人心神的高华,一双明锐潜定的眼睛浅浅带着叫人不敢逼视的光泽,如同阳光下璀璨的黑宝石,着人愣愕,呆了呆方上前见礼:“这位便是清平郡主?”
卿尘微微一笑,轻敛衣襟与他们还礼,大方道:“莫先生和褚大人是见过的,敢问这两位……”
夜天凌清峻双眸在卿尘脸上流连一刻,神情愉悦:“早说过有几位才子要给你介绍。”一指那年轻书生:“江南陆迁。”
卿尘一怔:“可是五岁便以诗作誉满江南,人称天下第一才子的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