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吹灯同人之雌雄双盗》
作者:独孤一叶
作品相关
全真七子(北七真)
即长春子邱处机,字通密;长生子刘处玄,字通妙;长真子谭处端,字通正;丹阳子马任,字玄宝;广陵子郝太古,字大通;玉阳子王处一,字净道;清静散人孙不二,字坤传。
全真七派
即龙门派、随山派、南无派、遇仙派、华山派、箭山派、清净派。
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卸岭派行规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有关张三丰
早在元朝的时候,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
从此,道教日渐衰沉。
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其母曾经梦见元鹤从海天飞来。当时是元定宗二年。
张三丰五岁时得了眼病,医治无效,就被送到碧云宫当了和尚。当时的主持张云庵见到他深为惊奇,称他有“仙风道骨,自非凡器”,不过眼睛里有魔障,必须跟他学道,才能好了。
不到半年,张三丰的眼病果然痊愈。
他留在山上继续学习道经,据说能过目不忘。
七年之后,因其母思念,他就拜辞师父回到家里。
转眼到了十四岁,这年他考取了秀才。第二年,因为才华出众,就被元世祖忽必烈看中,准备擢用他。但他却不想做官,四处游荡,不务正事。
十八岁的时候,张三丰离开家乡到燕京(现在的北京)游览,结识了当朝宰相廉希宪。
廉希宪非常赏识张三丰的才识,上奏推荐他做中山县令,为官从政。但不到两年,因为他放荡不羁,难受官场约束,加之职微权轻,抱负不能实现,就断绝了仕途之意。不久,家里传信说他父亲患病加重,张三丰便急速赶回懿州老家,侍奉父母。
父亲病逝之后数年,张三丰每日以诵‘洞经’度日。几年后又遇到全真教的邱道人,二人畅谈玄理,意气相投,满座风清,遂生方外之想。
邱道人去后,张三丰便将家产全部交给族人,嘱托他们代为扫墓。仅带两个童子开始巡游名山古刹。
后来他创立了武当绝技。武林中素有“南尊武当,北重少林”之说。少林拳奉达摩为始祖,武当拳则以张三丰为开山。
他死后被葬在哪里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有人说他被葬在三青山,有人说他羽化成仙,根本没有留下尸骨。
引用《鬼吹灯的》设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