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爱爱,肝胆两相照!
跑场,换人主唱第十八节:
花市娃儿棉花胎,贴着肚皮藏起来!
红红脸儿巧安排,鼓鼓肚皮涨起来!
小妹妹肚里怀了胎,饮食生活哥哥帮着来!
数数指头春夏秋冬一齐跑,要生个小宝宝!
干杏核儿敲出来,插下竹枝把神仙拜。
送子娘娘快送子来,
嘀嘀咕咕向祖先默祷告,生个小子好给你传宗接代。
跑场,换人主唱第十九节:
偷过空儿伸手入怀,衣襟底下将布娃娃拖出来!
‘哇哇!哇!’宝宝生下来!
小乖乖要吃奶,急忙抱在怀!
是男是女,布娃娃实在不分晓!
小两口莫乱盖,伸手一、二、三、把拳猜!
包袱、剪刀、铁锤快妹妹赢了算女孩。
跑场。换人主唱第二十节:
兄弟姊妹扮贼来,要抢妹妹上山去压寨!
端起竹竿梨花枪,拾起梅技单刀快!
兄弟妹妹俩分排,扬刀弄枪杀起来
叫啸呼喊乱成一团,街头街尾人乱窜!
嘻嘻!哈哈,玩的欢,妹妹你在哥哥身边娇声喘!
陡的!“王八羔子——”一声喊!
吓得兄弟妹妹将伙散,各自回家转!
“青梅竹马”表演完了,各自将那副大脑袋壳地掀下,露出本相!摇手谢场,
整队而回!
群众欢声雷动,报以热情的回应,这是剧老少咸宜的街头剧!
石家的高跷队已整队出场了!也是百人一组的大队伍!不过分成几个独立单元!
剧目是:“汉高祖远还乡”、“杨家将梨花征西”、“三藏取经”。“梁山伯
宋江阵”及“八仙过海”!
前几剧都是武打闹剧,以高跷的形式来表现!令人胆之弥高!
也是以唱词与动作来取悦观众。
高腿已将人物夸张了!显现出其飞跃动荡之美!适合大场面,大观众面前表演!
当然得设计得虚张声势,打浑发噱,笑料百出才能吸引住观众喜爱欢腾I笔者仅将
“八仙过海’”的阵头人物出场定场诗文介绍了观众聊备一格!若是认真铺排,那
便变成写剧本问大概这道家八仙在元代时间没有何仙姑吧!出此数来数去,便觉得
与现在情况不符,读者诸君,你得见谅一二!
首先是汉钟离出场了!只见他跃身高空双腿打一个盘旋!冉冉而降!在石家众
护法之中,尚没有这号大肚皮的宝像人物来装扮!这人选实在将沈瑶琴夫人难住了!
最后只有将石家车队大学柜“唐福星”给搬出来了!他老油水足,那肚皮尚可
混一混卖相!
乃是由金陵礼聘而加入石府组合的名厨师,他的全名衔乃:石府膳食大总管!
府主、夫人们的饮食,由他亲自主理!
算是石家车队,具有实权重要内待之一!万一众首要被敌在饮食中做了手脚,
这麻烦可大了!而且想当年“龙氏世家”乃前车有鉴也!
因此,他颇受少夫人礼敬尊重!一身工夫,自应有两把刷子!只是甚难有机会
让他一献身手而已!
今天他算是露了次脸!博得满场红采!要知道这踩高跷也是大有学问也!在这
大冷天里,要将肚皮露出来!
他得将“九转玄功”大转特转才成!
落地之后得故意的将脸皮鼓突出来!手摇一只特大号的蒲叶扇!向观众献了礼,
走了一趟醉汉步才说声道:
超凡入至汉钟离,沉醉谁扶下天梯!
蒲扇煽着大肚皮,童颜丫结笑嘻嘻!
身穿无带红法农,调茶弄药迷琴棋;
红尘浪里济人急,曾赴阗苑聚瑶池。
他的卖相十足,声似洪钟!还真有些神仙韵味在身呢!已博得满场激赏!
第二位上场的是——吕洞宾了!
他的扮相是发梳道冠,手提宝剑长髯五咎,那是仙风道骨,足下地千里不见他
刻意作式,抬足凌空平射而出场,道:
醉魂别离天九重,飞下瑶台十二峰;
只因一枕黄粱梦,偶得仙家造化功;
左列玉女右金童,每日价伏虎降龙,
采仙药养干年寿,炼丹砂九转玄功。
第三位上场的是——张果老!
他的扮相是,身着黄白袍,那白髯白眉白发随风飘,倒骑毛驴满地跑!给他制
了条假驴骑着一颠一颠的跑出来笑道:
驼腰曲脊七尺高,皓着苍髯年纪老!
身穿黄布粗博袍,倒骑青驴任它跑!
八百年光眨眼过,云游走遍红尘道,
赵州城厢压石桥,赴蟠桃筵上醉倒。
第四位是曹国舅出场了!
头顶相冠,衣穿骑罗,怀抱朝笏,手敲檀板!一幅富贵气派!他的上场诗是:
身为皇威国舅人,玉堂金马一朝臣!
了悟大道跨浮云,腰间抛去黄金印!
林泉之下修成真,结交仙侣聚朋宝!
邀游昆仑随风去,浩歌檀板转法轮。
第五位是韩湘子,青衫玉笛一派少年有为的书生气象!
不恋王侯宰相家,经卷飘然度天涯!
纷纷瑞云蓝关下,一曲笛声摧宝花!
冷飓飓烈风又刮,冻伤韩相玉骏马!
黑腾腾彤云密布,仙音吹散七情化。
KX第七位李铁拐,纠髯乱发,一副乞丐相,破脚跃身入场!沙哑着粗嗓门作歌
道:
当年伟岸大丈夫,一梦离魂无所托,
寄身破脚乞丐做,铁拐一支传香火!
乱发苍苍须发多,不恋皓齿诉弦歌!
服了长生不死药,人间散诞随蹉跎。
第八位是徐神翁,身穿破绽衣,肩背大葫芦斜飘横倒而出!
不为世家恋妻奴,独向烟霞吸灵露!
金银财宝不屑顾,肩上背个药葫芦!
褴褛一世旧衣服,冷清升向九霄路!
神丹常解穷人苦,闲谈逍遥奔世途。
他们八仙聚首,各挥道具,全场盘走!各显奇功特色!大有凌空而去之姿将高
跷踩的是神沓无方,空来空去;演化出各式队形花色,博人惊叹骇然!
最后,十四兄放出一蓬五彩烟花,弥漫场中,他们八仙,高竖云端排比而向群
众谢幕而去!
下面进场的是十只雪白的大醒狮,那时咱们汉人认为:“狮子是由天竺传来!”
故而称其调:“佛狮!”
这些狮子制作精巧,比普通常见者大了一倍有余,舞狮人,内中须四个人,每
人来管一只狮腿,其头之大的确不是一个人能长久胜任的!舞狮在街头剧中是属于
比较文雅的!
不像其团队活蹦乱跳!在笔者家乡便是主掌一队舞狮团!可惜,那是年纪甚少,
只有看的份,大体上其舞技动作与本省所习见者雷同,唯多了两个驯狮了!
驯狮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