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秉衡对江南船坞的那两三千多人的技术工人很是看重,之所以扶助江南船坞,就是使这部分技术工人能够不流失,并且持续壮大,将来时局变了,能够吞并江南船坞那是最好的!可以迅速使得复兴分船厂成为庞然大物。
沈馒云之前没听说过李秉衡对江南船坞有意,连忙问道:“光华。你之前不是说如今要新建大船坞与船台,准备让复兴分船厂也开始造大舰吗?江南船坞设备陈旧,规模太小,就算买得成功,也不合你的意思啊。”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看来国内钢铁工业落后。航运业又大半是欧美日本的天下,想不出办法,铁路业又大半操控在列强手中,我们介入其中太过,也许会惹了列强的猜忌。只有从这造船业上着手,眼下我们也有技术有经验。国际市场如今对大型货轮需求很旺,正好迅速形成利润。现在不造。将来就更难啊。越造越有经验,越造越快,资金就能迅速回笼。不仅能让船厂扩张,也能拉动钢铁厂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现在人才培养不易,江南船坞那些技术工人可都是宝,朝廷没用好。我们用了当然效果也不一样。”
李秉衡将他设想中的上海造船工业大概讲了些,众人才渐渐明白他是想让南洋专心于制造军舰与邮轮。而将来国内则建造大型海轮与内河货轮。
“光华,你是否想对耶松有限公司出手?”李平书忽然问道。
李秉衡愕然,自己并没有只言片语谈到耶松船厂,对方却仿佛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似的。“这个,耶松船厂垄断我国船舶修理与制造,若不是这两年江南船坞与复兴分船厂迎头赶上,只怕我们到时候连修船都要仰人鼻息。我看中他们的地段、码头、仓库等,如果吃下这些资产。将来可以省许多事情。而且,将来在这里规划,地价上涨,也算是投机吧。”
“耶松早年仗着英国人的身份着实打压武等,当年我的几位前辈创办的机器厂与蒸汽机厂都是被他们吞并的,背后也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如果那几家工厂发展到现在,只怕能给我们不少启发与帮助。”一说起耶松船厂,严裕堂等人便有些激愤。
“不知可有办法兵不血刃的将耶松吃进?他们在我国垄断修造船舶。利润极高,恐怕是不会轻易将产业拱手让人。前年便听说有八百多万两银子的资产,没有千万两银子,他们恐怕是不会答应的。”
李秉衡大笑道:“去年他们到南洋来采买造船设备,尤其是钢板预制生产线与钢板成型生产线、切削机床,被我们直接回绝了。现在还在提出要求,我想先拖着,等江南船坞与复兴分船厂都壮大起来,全面压倒耶松的时候,再对它发起恶意收购,给它制造几个陷阱,轻而易举的事情。”
众人听他说的轻描淡写,无形中却又一股压力,想到这次股市行情让他们赚了不少钱,足见他的手段。
“这次来召集众位,是有一件要事。我看时机成熟,将南洋的部分订单拿到上海来,以已经成立的轻仿机械公司、食品加工机械公司等几家公司为主干,加上朱公、严工他们一批机器厂资产重组,打造机械产业。”
以前李秉衡曾经提过类似的建议,但人都有私心,而且也未到时候。如今上海的机器厂在资金拆借、南洋代工、股市投机中建立了战略同盟,在产业的更新换代中建立了分工。
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垂好可以先打造一个机械行业巨头。
朱志尧等人也是跃跃欲试,这次整合虽然失去了主导权,但是得到的利益却是巨大的。
光想想南洋那巨量的订单,就可以一边建军工车间,一边生产军工车间需要的机器设备,将来再转向民拜
李秉衡的真实想法是以这个机械集团为掩盖,秘密将南洋的淘汰武器生产线拿到上海来,然后仿制这些生产线,将来一战打响后,交战国不但要购买武器,也要购买武器生产线,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南洋那边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将不再制造这些生产线,专心新式武器的制造。
“新的机械集团就命名为东方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后主要生产轻仿机械设备以及其他行业机器。”
“李公,你是江南制造局的提调。想让你出面帮忙,招揽技术工人与技术骨干,先将班底摆开来,以后再慢慢培养人才。”
江南制造局光各种熟练工人就有三千多人,加上江南船坞那两千多人。先从中挖一部分人过来,可以迅速的使新公司形成产能。
看着野心勃勃的李秉衡,众人心思各异,但是已经对未来的机械公司充满着信心。!~!
..
第208节兄弟情深
尖年满清朝偻财力日卷枯致湖北兵,厂汉阳兵呕”停办一炮厂、炮架、炮弹、铸弹、铜壳厂。wWW。
温生有得了李秉衡的指示,走了盛宣怀的门路,将这厂以低价购下运到四”淘汰落后机器,留住技术骨干,并且在湖北兵工厂拉了大批的技术工人,将这厂又扩建了一番。添加了南洋产的许多机器,又从南洋转了一批技术骨干过来,搭起了四川兵工厂的架子。
李秉衡看重的是人才,不遗余力地招揽,由于南洋本身处于不断的扩张期,人才也很吃紧。
国内的这些工厂只能依靠自身培养。加上从其他工厂挖人,也就不用拖南洋的后腿。
其实上海商团武装装备的武器就是四川兵工厂生产的,由于制造工艺纯熟,成本只比南洋略高些,总算让李秉衡放下心来。
眼看着商团团员手中扛着的后来又经过改动的加式步枪,这种脱胎于这种经典步枪的适合中国人体型的款式看起来的确极为威武,列成方队的团员们在操场上练习刺杀技术。
雪寒寒亮锃锃的刺刀闪烁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光,这些团员在南洋回来的军官们的指挥下居然敢进行真刀真枪的拼刺演练,实在走出乎李秉衡的意料之外。
改名为南华国防军的南洋待军一直有拼刺刀的传统,虽然并不用的着。但是将来爆发大战,尤其是面对日本、沙俄等生死仇敌的时候,就很有必要。
在场的众人虽然见到过六千多人的团员进行操练,但是远远没有现在声势这么浩大,眼见的这些团员这么雄壮,个个喜上眉头。
虽然目前资金所限,李秉衡以成本价供应。而且还送了不少子弹,但是仍然只有七百余支枪,使得没有枪的团员以木棍作枪。兴致勃勃地参与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