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龙起苍茫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运而已,是不是看上我这样的美男子。”

陈中亮无语的摇摇头,这家伙时刻忘不了要臭屁一下。

孔晓东却一直低着头,想着最近李秉衡急着将矿山建设、港口建设与铁路建设整合成一个大集团的用意。目前除了兰芳境内华人密集地区有条不紊的建设,大部分华人稀少的地区,还有在苏门答腊与苏拉威西都是实行的“08资源战略”。

所谓“08资源战略”,乃是李秉衡提出的一种掠夺性的资源开采战略。以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并且储存为目的,并不在各个资源富集区进行必要的投资于规划,只建设与资源相关的码头、支线铁路与矿山工程。大量的土著被集中起来,进行矿藏、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

除了规划出来的几个以矿区为基础,大量华人入驻,将来要建市的地区,其他的不适合大规模居住的地区都是以这种掠夺性的资源开采为方式,并不打算在这里规划城市。

这种非正常的资源战略,除了可以极大的增速华人密集区的工业进程,也可以凭借极低的成本囤积巨量的矿藏等资源,到时候一旦有战事爆发,可以掌握着资源上的主动。

如今李秉衡不近要求秋瑾等加快这个大型工程集团的筹建,而且还让其他部门作出相应的配合,很明显的是要在非兰芳地区开始布局工业城市,而且这个城市战略地位很重要,想必是有着丰富资源的海外领土。

这个地方到底是哪呢?!~!

..

第148节年轻而疯狂的国家

第一更到,补上昨天的一章,十点还有一章。WWw。求票求支持。

除了正在规划的“攀枝花”工业基地,海南的石禄铁矿区是李秉衡紧接着要布局的一个以铁矿为主,其他矿藏为辅的大型矿区基地。

这个铁矿目前还没有人发现,只是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此地表发现了铜矿,后来陆续有人开始开采铜矿石,要到1935年才发现有丰富的铁矿石。李秉衡只记得铁矿储量达数亿吨,品位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后世专家认为石碌铁矿资源之丰,品位之高,闻名亚洲,称著世界,被誉为“宝岛明珠,国家宝藏”。

石碌铁矿矿体北起石碌河,南至羊角岭,西起石碌岭,东至红山头,方圆16平方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狭的长条形。主体矿分布在石碌镇正南一公里一带,以北一主矿体为中心。这个矿区离沿海最适合建港的出海口才五六十公里的距离,修建铁路快速方便,且工期短,成本低。

这个矿石基地的建设已经被列入了规划中,不久的将来就将动工。有个几年的时间,应该能把这个矿区发展起来,成为对国内供应优质铁矿石的一大基地。

当然,“08资源战略”实施后,兰芳也好,将来的国内也好,都不会为缺乏铁矿石头疼,李秉衡的目的不仅是提前对石禄铁矿进行开发,同时也是想积累建设矿石基地的经验,将来大有用处。出了矿区建设,港口与铁路都是重头,对于铁矿石来说运输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澳大利亚西部那样的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

澳大利亚的西部,始终是他心中的一块重地。西澳洲的庞大优质铁矿石矿区那令人心动的储量,实在是李秉衡无法放下的一个心病。想到后世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起来后,几乎被控制巴西淡水河谷与西澳洲铁矿石区的各国财阀以及大集团折腾的要死要活,这个地方将来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况且南洋与澳大利亚相距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放这么一个宝地在身边而不闻不问,实在是暴殄天物。

澳大利亚目前在列强尤其是英国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个荒凉的不毛之地,整个澳洲目前不过三百多万的人口。占据这个地方有的是办法,而且还不用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

当然目前还是绕不开英国人,必须尽快与英国人结束目前的敌对状态。虽然掌握了橡胶这种战略资源以及在造船业上的成就、跟德国人紧密的关系这三者招了英国人的恨,但并不代表仇恨不可化解,一切都是利益所驱使。只要解决了这三者与英国人的矛盾,那么与对方的关系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不过,在这之前,兰芳需要表现出陆军的战力,让所有人看看是不是值得坐下来平等相交。

本来英国人打算让荷兰人从南部婆罗洲实施登陆作战,利用兰芳国目前在南方的防守薄弱,南北夹攻,一鼓作气打下坤甸。但李秉衡先发制人,将荷兰人的远东舰队摧毁,控制了爪哇海峡的海域,使得与荷兰人联手夹攻的计划破产。

英国人目前不得不更改作战计划,期望在新加坡的荷兰本土支援舰队尽快恢复战斗力是不现实的,他们也不想再拖下去。

根据边界英国人的蠢蠢欲动,汉斯判断他们发起进攻的时间就在这几天。

代表英国政府态度以私人身份来访的艾森松这几天很是悠闲,好像是来游玩的一样,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与兰芳方面开启谈判大门的重任。不过他能走走的地方也就坤甸市区,所有的工业基地都不对没有访问权限的外人开放,毫无疑问,这位不受欢迎的英国人无法获得这种权限。

即便如此,艾森松还是从新兴的坤甸看到了许多与满清国内不同的地方。也许是像上海,不过那里是外国人的天堂。这里是华人的天下,而且这里的华人都抬头挺胸,脚步矫健。随处可见的外国人在这里居住的很舒适,也很适应。他们与本地华人的关系也很融洽,当然,他们与附近的很多人都是同事关系。在坤甸,大部分的外国人并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止是为兰芳工作的外国移民,就连在坤甸的各国商务人员与洋行也没有在上海随处可见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