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
“等这些机器全部研制成功,运到上海去试产,要是能成,我们便搞这机器厂。丝织得,我们机器也造得。”虞洽卿大声说道。
目前上海苦于机器业受制于外国人,渐渐已有一批资本家出来办机器厂,虽然初起步,但此时办机器厂的人都是有毅力与魄力之人,此时扶持,将来必定能够有所发展。
无锡人周廉泉见这边所用的螺丝全部为机锻,并且标准如一,精细合格,又品种诸多,暗暗称奇,说道:“光华弟,我那铺子螺丝全是手工锻造的毛螺丝与毛螺母。你这里的螺丝可是自产?这机器可否卖我几台,我可是看外国人的螺丝也没你这得好。早上这来了,我就不用老看着外国人的机锻螺丝流口水。”
见他直爽豪迈,李秉衡笑道:“什么可不可得,你要只管在这定做,机器只收你成本钱便是。”
早有几个机器厂的来人对机床厂那些机床倾心不已,见到这样说,纷纷要求定做车床。李秉衡一一应下,成本供应。
还是虞洽卿出主意说让机床厂开一个分厂到上海,利用上海那边的人力物力,帮助上海的机器业起步。
细细一想,这也的确是个扩张的快速手段。初步应下,准备回去详细谈论。
众人走的累了,李秉衡便安排他们在张家大宅睡下,答应他们明天去参观兵工厂。!~!
..
第四章打造财团第十六节轻纺机械
在虞洽卿与张静江力邀之下才到南洋来看一看的江浙财团对复兴公司表现出来的强大工业能力纷纷赞叹不已。wWw。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对之前南洋烟草创造的商业奇迹发出绝非偶然之叹。
江浙财团大多都在各地都有店铺门面,之前两个月也在南洋烟草公司的香烟销售中获利颇多。之前听说南洋这边准备将一些品牌的卷烟拿出来给江浙财团中有意投资卷烟厂的商人生产,所以许多人都抱着投资的想法来南洋考察。
如今真的见到复兴公司在这边的产业,许多人的心思活了起来。如果这丝织业的机器真的能象李秉衡描绘的那么先进,那么将来湖丝重振声威为时不远。张静江与庞青城等都在讨论着是否进军丝织业机器制造领域,这对世代以湖丝为生的众人的确是个大问题。如果丝织业真能重新占领国内市场,那么掌握丝织业的源头机器制造等于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四象八牛议论纷纷,争论不下。
“之前我们苦于洋人机器陈旧且昂贵,同样办厂竞争不过洋人。眼下有更好的机器为什么不用,况且还是国货。”刘晟挥着手大声地说道。
“不是不用,是要慎重。洋人东西的利害我们都是知道的,能比洋人好了去的有多少?”八牛中人说道。
张静江摆摆手,示意激动的站了起来的刘晟坐下,昂首说道:“我看光华这人虽年轻,但极稳重,做事也是极有分寸的。断然不会说大话,你看洋人都求着让他去他们的名牌大学任教,又是国际承认的化学家、医学家,如今看来在这机械上也是极有造诣的。就许你洋人出科学家,就不兴我们华人出天才?”
众人都默不作声,须臾,庞青城也说道:“这次南洋烟草公司卷土重来,做出的烟居然胜过从前十倍,烟又好,价钱还低,别的不说,那中华烟那几两银子还是值的。不就是傍上了李光华这棵大树?再说我们的‘赤脚财神’,自从买了这边的二十多条船生意红火的很。据说也有李光华入的股,买船还赊了不少钱,替南洋这边运货还债。不出多少光景,听说又要买大海轮,走大洋生意了。”
这航运的利润许多人都清楚,但投资巨大,而且还竞争不过日本、英国等公司。但南洋这边的船给国人的价格却让许多人都心动不已,而且听说质量还比日本船好。
顾家有人是在四明银行入股的,顾寿减用他那慢条斯理的嗓音轻轻说道:“李光华在四明银行入了不少股,眼下上海许多机器业都是他力主向其贷款支持,看来他是一门心思想振兴我华人机器业的。你们看看那机床厂的机床,何时你们见过有这么好这么精妙的?”
“恩,只要这机器他造的出,我就敢买。就凭他如今的名声,又有这么大的产业。”
许多人纷纷附和起来。
虞洽卿这边也与其他江浙财团的人随意聊着,同来的许多人都是李秉衡力主邀请过来的,比如严裕堂、朱志尧等人。这些人都是抱着致谢的心来的,不仅四明银行大量贷款给他们,而且李秉衡还从南洋发了不少机器图纸,设计原理以及一些专利的免费转让等等,给了技术上的许多帮助。这次许多人也指望更进一步,从机床厂买机床回去,并要求复兴公司给与技术支持。
听着众人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有几人心里一直盘算着。白天丝织机器他们都是见过的,也懂行,知道设计精妙结构复杂。心里也隐隐期待着这边是否有棉纺等机器设备设计出来。南通大生纱厂张家的人、无锡荣家、还有与北方周家人称北周南钱的钱家、沈家、陆家都有人来,这些家族无一不得到了李秉衡的亲笔邀请信,并在虞洽卿的力邀之下,派了人过来考察。李秉衡将这便垦殖园培育的优良棉种寄了不少回去给各个有棉纺厂的巨商,许多人都对寄去的棉种赞赏有加。目前已经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试种,将来也会择优大量推广。加上李秉衡寄给有限几人的大量棉花培育资料、棉纺工艺资料以及棉纺机器资料等。所以都想到这边来看看是怎么个章程,有心想与这边合资。
各怀心事的众人大多没有睡个好觉,有些人更是彻谈至深夜。
第二天要去坤甸考察兵工厂与卷烟厂。目前两家工厂虽然都在其他地方办了新厂,但仍然还是热闹非凡,有许多新厂的工人在这里试训。
众人对兵工厂的兴趣不是很高,主要是听李秉衡说已经在那里初步实现了流水作业。即便已经由他讲解了一番原理,但众人仍然不知所以,只能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