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槟榔屿等地的开发总算师出有名,目前从国内每月都有数千名华人移居到此,不出几年这里将变成完全属于华人的国度。不仅槟榔屿,马六甲、沙捞越等地都是任用华人为当地行政长官,到时候李秉衡考虑在这些地方委任一些亲信,以达到加大控制力度的目的。
开学典礼结束后黄仲涵过来朝李秉衡挤眉弄眼的说道:“邱伟烈那小子还真有些鬼主意,那些土着民与东洋人可都上了他的大当了。听说那边土着民死了这个数。”说着,伸出三个指头在他眼前晃了晃。
“三千?”在得到确定后,李秉衡也不禁咂舌,小鬼子的确太过凶残,才死了几十个人就进行屠杀式的报复。但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护短,日本侨民到哪里都能高昂着头,也有很大的关系。“邱伟烈这次的确立了大功,那边的土着与华人仇深似海,将来不管是哪一方继承荷兰对这片土地的管理权,都将对另一方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一点无法回避。这小子能借着日本人的手狠狠杀了一批土着,的确是好办法。”在对待印尼土着的策略上,他也从不隐瞒黄仲涵,后世的经验表明华人与土着不仅是世仇,而且土着也将为了这片土地的归属对华人进行血腥的杀戮。华人由于儒家学说的阉割,而刻意的回避种族屠杀这个字眼,如鸵鸟般钻在沙子里任人宰割。想到后世几十年内被屠杀的百多万华人,李秉衡知道即便一向仁慈的自己也不可能放任这一惨祸的再次发生。
邱伟烈自从成功导演了狗咬狗事件后,又把目标转向了泗水附近最大的土着地方力量,以苏丹沙巴迪亚为首的**势力大本营。方声洞早已把这股力量列为必须除去的目标之一,之前几月的抢劫、袭击事件大多与这股势力有关。
沙巴迪亚手下有八百多土着武装,几个儿子都在殖民当局做官,或者在殖民军团中充任军官,在当地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在请示李秉衡后,方声洞集结了邱伟烈等全部“南海王子”大队的人马,准备对沙巴迪亚的庄园进行一次突袭。
“南海王子”成员大部分是本地的华人子弟,对土着有着天生的强烈恨意。沙巴迪亚庄园有着数千名的土着农民,为了避免屠杀事件的发生,方声洞特意去电李秉衡询问对策。
李秉衡回电说:“我华人于南洋开拓数百载,血泪满程,至今忍辱负重,有一席之地。然殖民帝国必不容我华人于其殖民地繁荣兴茂,慎之戒之。我华人苦满已久,苦帝国主义之压迫已久,土着子民苦殖民者盘剥也久。我等以弱击强,当团结周围,同是被欺凌之族,若今日欺之,异日如何共存,我等兴仁义之师,团结四海,吊民伐罪,主持公道。若今日屠刀起,与西方列强何异?宜分化之,土着良民为我所用。但元凶巨寇不能姑息,当用雷霆手段扑灭之,以震慑宵小。凡以武器对待我等之土着,一律视为敌人,格杀勿论。”
每个民族的兴起都是一部**裸的屠杀史,这点每个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只能向异族挥起屠刀。强者欺凌弱者,夺走弱者的生存资源以壮大自己。历史上的汉民族的屠杀并不比其他民族少,到了明末与清末沦为弱者之后,才成为被屠杀对象。满清对汉族的屠杀,数以千万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少数民族在北海放牧生存,汉族人口也到过北海定居与经商,这个北海就是后来的贝加尔湖。如今那里的中国人基本被杀绝了,包括库页岛、江东等等,数百万的中国人无声息的消失在了那些广阔的土地上。南洋的华侨百年来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也屠杀了不下数百万,后世的印尼更是每年都有排华事件,每两年便有一次大的屠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才有所好转。
方声洞等人很好的领会了李秉衡的意图,对沙巴迪亚庄园清洗的过程中,只要不主动攻击的土着都逃过一难,即便如此,还是有两千多人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土着武装连像样的抵抗都没能组织起来就基本被全歼,从荷兰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步枪并不能穿透特种兵身上所穿的有四十多块合金钢板组成的复式防弹衣,虽然开发特种纤维防弹布有相当的难度,但目前这种最原始的防弹衣基本可以防御当前大部分的步枪子弹侵御。
邱伟烈所在的中队是杀戮最重的,其他中队一般只要是跪伏在地上乞求的土着都会放过,但他认为只要身强力壮的成年土着都是潜在的敌人,虽然他们手中没有拿武器,但他们自身就是很好的武器。在这种奇怪的逻辑下,上千名的土着倒在了邱伟烈中队的枪下,对此邱伟烈推说是冲锋枪等武器太过犀利的缘故。
方声洞对于手下的这位得力干将也是毫无办法,虽然对他进行了训斥,但反而让他在“南海王子“大队华侨子弟心中的威望越高。
荷兰人还在跟日本人互相扯皮,打口水仗。这次荷兰人并没有实质受损,所以对此次事件也只不过找个台阶下罢了,数千土着的性命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印尼各地的民族觉醒势力越来越多了起来,为了面对将来可能的土着暴动,正在实施的军校以及军队建设加快了进程。
婆罗洲的中央山脉附近的原始森林内已经有大批的华人子弟与国内招募的壮劳力正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目前正在等待汉斯等人组织的各国退役军官团。装备基本上能够满足部队,但是硬件到位的同时软件上出了不少问题。孙先生领导的广西起义军即便包括了原先在亚齐训练的数百人,但是士官不足,训练不足,指挥不力的毛病比比皆是,后勤压力也大。部队战斗力只依靠装备的先进勉强能与满清新军打个平手,这也是在部分新军放水的情况下。
根据前方传回来的情况,居正等人每天都要找到李秉衡诉苦。后勤上重挽马等严重不足,一个师有两千多名士官,目前只有两百多人到位,加上各国聘请过来的也只五百多人,就连参谋、文职缺口太大,连许多基本的训练都无法完成。而炮兵部队同样如此,一个师三千出头的炮兵官兵,有文化知识与数学知识的士兵太少,即便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培养,但到现在也只有一千多人从速成班毕业。
考虑到基层的士官与炮兵缺口太大,军中成立了随军学堂与速成班,但进展缓慢。按照目前的培养速度,到明年才能勉强的成军。
李秉衡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后世的中国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当敌我双方装备相近,比的就是官兵素质与后勤。也许老祖宗传下来的军事谋略可以在局部战场占据优势,但对大局无补。
连一个师的力量都没有办法让它成型,的确成为目前一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