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望乘势倒戈,大肆劫杀了一阵。瑞兴仗着手下本部人马兵精马壮,武器犀利,硬是冲出包围。光复军也不知道章法,只知道一通乱战,等到秋瑾等人收拢部队的时候,已被瑞兴走得远了,只留下些小鱼小虾。
也是瑞兴命不好,带着数千残兵刚逃出包围不久,就被李秉衡等迎面赶上一阵痛击。瑞兴部早就没了战心,四处乱闯,谁知道遇到了铁桶阵,只能纷纷投降。瑞兴与逃在军中的绍兴知府贵福等全数被擒,辎重粮饷截获不少。
押着俘虏往绍兴去的半路与光复军王金发部相遇,双方见到都是革命军的旗帜,纷纷上前握手拥抱,激动万分。后面的秋瑾等得到消息,纷纷赶来相见。
徐锡麟等见到秋瑾,不由大喜,想到这段日子惊险万分,时刻为对方担心安危,犹如见到亲人般欢喜。
将双方没有见过面的同志一一介绍,又是乱纷纷一阵见礼、寒暄。
徐锡麟将李秉衡拉到秋瑾面前,郑重介绍道:“竞雄,这位便是同盟会的李光华,我虽与孙文宗旨不合,但和光华却是说不出的投机。”
秋瑾闻听是李光华,连忙爽朗笑道:“陶副会长在南洋筹饷时闻听光华诸事,大为敬服,上门拜访时,你们已经去了安徽。谁知道竟闯下这番声势,此番若不是你们相助,前途委实难料,祸福未知。”说着,朝着众人郑重鞠了一躬。行动间毫不扭捏,落落大方,眉目间英气勃发,让人眼前一亮。
李秉衡见她虽娇小,但气势雄壮,谈吐磊落,想到原来历史上对她的推崇,果然名不虚传。两人寒暄片刻,在附近追击清军残部的竺绍康与吕公望等人也都陆续赶到。
熊成基等连忙提出边走边谈,先回杭州再作计议。于是两军合流,连忙退入杭州休整。
待得安定下来,众人纷纷问起彼此起义情节,诸事历程,讲到惊险处又是感慨又是唏嘘。取安庆,下杭州,眼下浙江半壁已光复,这一切仿佛尚在梦中。
目前光复军正在各地动员,起义人数已有五、六万人,形势一片大好,光复军上下对光复浙江全境势在必得。看着光复军高层普遍自信满满,李秉衡等人不便提出入川建议,只能过后另找机会。!~!
..
第二章初露锋芒第六节山雨欲来
随着驻杭将军瑞兴与各路浙军的覆灭,浙江各地的革命形势开始扭转,清廷在浙江范围已经没有强大的抵抗力量,整个浙江光复在即。WWw。
在秋瑾与徐锡麟共同发布成立光复军浙江军政府的通电后,光复会上下大受鼓舞,起义重要人物云集杭州。
而清廷则电令张之洞、端方等迅速调集两镇新军以及巡防营、缉私营等旧军赶赴浙江平乱,已有五万人在南京集结,不日就要南下。
针对这一形势,秋瑾与徐锡麟商议抓紧整编光复军,并加以操练,分发杭州军械局的武器弹药,准备应对清廷的镇压。
军政府公推徐锡麟出任都督兼光复军总司令,总理浙江军政事务;由秋瑾出任浙江军政府省长。本来徐锡麟坚辞不受,但以大通学堂学生为核心的光复军高层都以为徐锡麟在浙江的威望无人可比,故再三恳求,徐锡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并提出委任他以往亲自提拔的王金发与竺绍康为副司令。
光复军虽然也编了四镇,但人员庞杂,大部分为浙省各地山堂会党,另有许多以往起义后据山结寨的农民与各地士绅以保卫地方为名兴办的团练。这些人的整编问题一直让徐锡麟头痛不已,由于这些人观念保守,成分不同,始终无法彻底整合。无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以王金发组织的乌带党为一镇,由王金发任统制;以竺绍康组织的平阳党为一镇,由竺绍康任统制;以起义农民与团练为一镇,由裘文高、张云岳分别任正副统制;而自己统领的一镇兵马更加复杂,以大通学堂学生为主干,加上安徽、浙江两地招募的新兵、几次战斗招降与反正的清军,由吕公望与朱瑞出任协统。
由杭州军械局以及各地军械所起出的武器弹药远远不能武装四个镇的军队,所以有许多人仍然使用着原先使用的老式枪弹,甚至大刀长矛。因争抢物资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甚至为了饷银发放频频闹到徐锡麟这里,弄的他不甚其烦。除了留守杭州的徐锡麟一镇,其他几镇都按照原来的势力范围活动,但经常为了抢地盘闹出矛盾甚至武力相向。徐锡麟自上任以来一直充当着和事老的角色,为各派协调矛盾疲于奔命。
除了徐锡麟的一镇兵马有李秉衡与熊成基等人帮着进行系统的训练,其他几镇都是过过场做做样子,可以说毫无战斗力可言。
李秉衡眼见形势不容乐观,自己从南洋带来的弹药也所剩不多,经不起一场大战的消耗,由于要去南洋的人数众多,只能致电张振勋让他速派船只以商船的名义赶来杭州湾,让手下这批人可以提前撤离。
熊成基等几个行伍出身的同志也是对目前的恶劣形势忧心不已,但眼下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很微妙,他们根本说不上话,没有受到排挤就很不错了。虽然王金发等高层还能听取他们的意见,但部分的光复军中下层军官不想同盟会介入浙江地方事务,眼下到手的权力如到嘴的肥肉,是无论如何不愿意分人一口的。
随着清政府调兵遣将的完成,几路大军即将入浙,一场狂风暴雨眼看即将来临。
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徐锡麟的一镇驻杭光复军勉强有了点军队的气象,但离真正的作战,还差了许多。李秉衡适时的向秋瑾与徐锡麟提出让熊成基等入赣的建议,眼下江西与湖南等地零星的起义活动需要有人去组织起来,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几场胜仗,既能寒清廷与南京平叛清军的胆,又能给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