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奇作为苏方与抗联基地之间的联络员与沟通者,也随魏拯民来到了波尔加,魏拯民还知道的是,这小伙子本次费了不少心思,争取到了随机进入大兴安岭的使命任务小伙子崇拜马迁安,尤其是知道马迁安成为将军以后,认为是战争使马迁安飞快的提升,就是一门心思想要上前线,申请苏德前线未果,只能转而求其次要求到中国境内当观察员,这次终于成行
诺维奇兴奋的表情不亚于魏拯民,自顾自沉浸在对大工业制品的艳羡中,不由自主发下誓言,“英国佬还能造出这样的飞机?甭神气,我们一定能造出大好的飞机来,到时候迁安同志就不用求别人了,找我就行了”
魏拯民笑笑没有吱声一国援助另一国是形式决定的,可不是脑袋一热说什么就有什么,不过诺维奇对马迁安兄弟情义可嘉,没有必要打击他
魏拯民不仅以最快的度从苏方那里要来了专列,运送了大批武器弹药到此地,还带来了训练已久的原延安炮兵学校的部分干部战士
炮校的人是去年跟随刘顶进入的远东,在契沃采夫兵工厂兵工厂里一边学习一边训练,除此之外炮校也积极扩充人马,从被抗联陆续送入苏联的劳工里面选拔了大批学员补充进来,如今兵强马壮盼望着与鬼子一战,本次机会难得,应马迁安的要求,史大岭同意放行的机会,炮校一下子抽调了一多半的学员编成一个八百人的支队,准备回国参战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契机的出现,在有心人的组合下,各方力量大汇集,整合出来一支有着共同目的的强大集团
马迁安有如此“雄心壮志”,他要利用优势的炮火打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仗,大仗所产生的乐观的结果任谁都不可能忽视,也就迅吸引了包括苏方和抗联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关注,不遗余力的帮助他达成最终目的
虽然大家心中都明白,即使马迁安打赢了这场战斗,所消灭的日军也不过数千之数,对抗联面临的总体局势并不能做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观,但却可以称为一次鼓舞士气扭转战局的开端性战斗,理应尝试,有了一,二还会远吗?
桑德兰终于缓缓停靠在临时简易码头边缘,固定好锚链后,机组成员陆续跳上了深入湖中的木板栈桥,疾步向魏拯民这里走来
魏拯民也顺着栈桥向前疾步赶去诺维奇紧随其后,随即他惊讶的发现机组人员竟然都是东方面孔,与他想象的机组人员都是英国人不同诺维奇惊奇的喋喋不休,“魏同志,你看,他们竟然是东方人”
“有什么奇怪,他们都是陈氏公司的中国人”走在前边的魏拯民回过头笑呵呵的回道,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驾驶这种大型飞机,在诺维奇面前谈论这事儿,是一件长脸的插曲
“中国人?中国人总让我感到惊奇”诺维奇惊讶过后马上接受了这个事实
魏拯民丢下诺维奇这个惊讶宝宝,快步迎向对方领头的一个年轻人,近了,近了,双方的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战友我代表抗联欢迎你们的到来”
“长官好奉陈老先生的命令,张振威率两个机组共一十八人向长官报到,请长官指示战斗任务”
“好好”魏拯民笑逐颜开,高兴地打量着面前的张振威,笑着提醒道:“叫同志,叫我老魏同志,战友们辛苦了,马上跟我回岸上休息,其余的事情先交给我们来做”
张振威白净面皮,高挑身材,有些局促,他知道眼前的魏拯民是抗联的高级领导,却没想到是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局促中带着羡慕和敬佩,眼前的文质彬彬的魏同志可是一个与曰本鬼子战斗了七、八年的英雄,还是一个高级干部,但却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粗鲁
张振威祖籍福建,是马来亚土生土长的华侨二代,目睹曰本人在马来亚烧杀抢掠,愤然投奔了张仪领导的抵抗军,不久被选派到陈嘉申那里学习飞行技术,文化高人聪明,很快成为了飞行佼佼者
诺维奇很不合时宜的挤上前来,抓住旁边另一个机组人员的手臂一阵摇晃,随后为证实心中的不实感,懵懂的问了一句,“真的是中国人?”
这种飞机我们都没有,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需要完美协调才能开的起来,中国人怎么也培养出了这种人员?
被抓住手的飞行员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眼神,不知是诧异诺维奇会说汉语,还是诧异这家伙怎么这么问话
“是的,虽然我出生在马来亚,但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从未改变”
第683章卑劣难改
在魏拯民忙于安排运输之时,马迁安也被诸多事项缠住了身体,忙的不可开交。wWw、//自从苏方同意进行补给那个时间算起,已经七、八天过去了,在抗联接连不断的袭扰下,鬼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战线依然“顽强”的向自己方向缓慢推进,着实让马迁安紧绷着神经,密切监视着这种状况,殚精竭虑抛出一个又一个对策,高强度作业下身心俱疲。
伤亡不断增加,弹药储备日渐减少,敌势汹汹,援助不到。不知不觉中马迁安的嘴角冒出一个嘹亮的大泡。
正在与周玉成、耿殿君、刘清源和刚从前线赶回来的李凤山研究敌情时,警卫员余关林进来报告。
“报告司令,侦察连捉到三好木信那老贼,老贼吵着要见你,说要跟你讲讲形势。”
三好木信?这老东西又来了,我不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