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铁血骠骑第447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162部队:设于林口县,支队长西俊英军医中佐,后由榊原秀夫军医少佐接任。

43部队:设于海林镇,支队长尾上正男军医少佐。

73部队:设于黑河市孙吴县,支队长西俊英军医中佐。

543部队:设于海拉尔市,支队长加藤恒则军医少佐。

9部队:设于大连市,1939年划归731部队

在细菌研究、生产和试验的中心区域,设立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高达三米的高墙,高墙上架设高压电网,墙外设置防护壕。在围墙四周设立东、南、西、北卫兵所。南门只允许731部队本部人员出入使用。沿着围墙有日本军人巡逻,在动力班大烟囱、给水塔和“方型楼”的南北制高点设立瞭望监视哨。第二道防线,设在“方型楼”的四周,圈有土墙。这里是细菌研究、生产和试验的中心场所。在主楼两侧的空场上,设有两处秘密监狱,关押着被试验的人。

731部队194o年全面投产,工厂拥有雄厚的细菌生产设备。有孵育器45oo具;有容量1吨的制造培养液的锅炉4个和容量2吨的制造培养液锅炉两个;有培养器18oo具;营养液消毒器3o具,有整温器5具,有培养液冷却室两个,这个细菌工厂每一个生产周期就可生产3oo亿具有中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由于细菌产量大,只好用公分来计算细菌团的体积,或者用公斤计算细菌的重量了。据原731部队队员的测算,这个细菌工厂每月可生产鼠疫菌3oo公斤,或者生产炭疽菌7oo公斤,或者生产伤寒菌**百公斤,或者生产霍乱菌1ooo公斤。

1941年6月22日以后,日军参谋总长要求加紧准备细菌战争,从此以后,731部队更加繁忙了,昼夜开动机器,使各种细菌产量累累增加。随着细菌产量的上升,本部和各支队培殖老鼠、跳蚤等媒介物的计划也随之加码。尽管这样,还感到媒介物不足,于是在本部和各支队附近,向中国老百姓摊派上缴黄鼠的任务。

“731”成细菌杀人魔窟

日本军国主义者开始在动物上进行细菌试验。后来,为了取得直接的效果,便惨无人道地把人作为细菌试验的材料了。关押在秘密监狱中的中国人、前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被称做“木头”,这个名词意味着可以被任意宰割。

专门从事鼠疫研究的“高桥班”军医,经常把在押的人员关在一间透明的隔离室里,往被试验人员身上注射鼠菌液,并通过观察孔观察“木头”的病变情形。数小时以后,这些被试验的人员淋巴腺红肿,面部和胸部变成紫黑色,皮肤呈现暗淡粉红色……

“吉村班”是专门研究冻伤的。他们把被试验的人押到严寒的露天广场,迫使在押人员把手、脚插进冷水桶里,然后抽出手、脚进行冷冻,一定时间后,试验人员用棒子敲打。被试验人的手、脚如果有知觉,还得继续冷冻。这是第一步,要求研究出在什么气温下、多长时间可以造成冻伤。待手、脚麻木后,便押进暖房里,开始进行第二步的五花八门的试验:有时迫使被试验的人分别把手、脚立即插进不同温度的水里,主要研究造成冻伤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第二步主要研究对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有时在冻伤处涂治冻伤药膏,有时在冻伤处涂上带菌的药膏,有时不予治疗。这样冻伤后的变化就不同了,轻者造成残疾,重者久治不愈免不了死亡。

731部队的试验者们,还通过解剖活人进行病理研究;在女“犯人”身上进行梅毒试验;用动物血和人血交换注射的试验;把人头朝下吊起来的倒控试验;对人进行低压或真空的试验;把人胃切除,肠子和食道直接缝合的试验;把人胳膊锯下,左右肢交换接肢试验等等。

据细菌战犯川岛清在远东军事法庭上供认:“为了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对已传染的人加以治疗,给他们饭吃,等身体恢复时,又让他们做另一种试验。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这个杀人工厂。

1943年末,731部队把在押的1o名中国人用飞机押送到安达特别试验场。把人绑在间距5米远的桩子上,用飞机投掷“石井式”细菌炸弹。这些人被弹片炸伤后染上炭疽菌,不久全部死亡。1945年1月,又改用电流引爆细菌弹的办法,对绑在间距1o米到2o米的桩子上的中国人进行鼠疫菌传染试验,这些人受了几天的折磨而最终死去。

据川岛清供认:“194o年到1945年8月,通过这个工厂,因感染致命菌而死亡的至少有3ooo人。至于194o年以前死亡的人有多少,那我就不知道了。”

1945年7月下旬,前苏联反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731部队为消灭罪证,机密资料一连烧了半个月。

当时,731部队监狱里还押着四五百名中国人。为了灭迹,8月9日开启毒气,在押人员均中毒身亡。有的囚室在押人员提前冲出牢门,被日本机枪全部打死。尸体被浇上汽油焚烧,随后尸骨埋在已挖好的8个大坑里。解放后,现了3处埋尸骨的大坑。据伟建机器厂建筑工人证实,158年在建楼挖地基时,曾现有成堆的人骨头,仅在一处挖出的人骨头就装满了3辆大汽车。

1945年8月1o日,731部队对细菌工厂的建筑物进行爆破性的破坏。8月14日把细菌工厂炸毁,同时把染有鼠疫菌的老鼠全部放出。到了1946年秋,在义源、后二道沟、东井子等村屯,引了鼠疫的传染。

731部队临灭亡前还丧心病狂的进行了最后一次垂死挣扎,它的恶毒实在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

第596章打爆731(20)

翁同铭是其中一群人的头领,这群人来自延寿“大顺昌”公路货运站,这群人有5个人五台川崎180卡车。WWw。翁同铭30余岁身材健硕,粗壮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巨大的脑袋,脸上的所有器官都显得比站在自己面前的对手大上一号。

欧玻林是另一群人的首领,他们来自宾县“顺德”贸易货站,他们有4个人四台尼桑卡车,欧玻林老成一些,丹凤眼微眯着,紧握手中的驳壳枪充满戒意,枪口指着翁同铭的胸膛。

他们都是抗联的地下潜伏者,两个货栈也是利用伪满发展民间运力政策而设立的,两人几乎在同时收到出动的命令,又几乎同时从一东一西两个方向汇聚到此处江岸。

两人之间并不陌生,作为临近两县的同行,为了正常发展货栈而争抢生意,两人也曾斗成了斗鸡眼。两人虽然有“宿怨”,但为了今天的任务,当他们十分钟前迎面相遇时都考虑到不愿被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地就在这里,他们曾互吐几句口水话相错而过。

当翁同铭从后视镜中看到欧玻林向东走远才又折回到本地,没料想欧玻林也折了回来。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看来能顺利完成接应任务,必须除掉或擒获对方,最次也要将他们从这个地点赶走,两边的人都存了同样的心思,第二次汇集到一起后,不约而同拿起了刀枪。

双方又是几乎同时亮出武器,底牌摊开后两拨人都有点发懵,先发制人的思维不是某群人单有的,双方同样敏锐同样勇敢。

翁同铭大喝:“回来干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