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2章红的雪(3)
东京联队刚进入盆地的时候,全部队伍分成4个小集团,顺序依次为1步兵大队、骑兵大队和炮兵大队及联队直属。wwW、第1大队最前,联队直属最后,2、3大队处于中间部位分属左右。
此刻积极追击“溃逃”抗联的第第3大队惶然未知的状态下,除将行军队形转换成战斗队形外,趴在雪地里毫无作为。是后撤?是前进?还是迎战越来越近的大群抗联?
两个大队的大队长不约而同向联队部方向派出了传令兵。
秋野躲开了炮击剧烈的地段,仓促组织起抛掉马匹的骑兵大队与失去火炮的的炮兵,再加上一些通讯、辎重、卫生、警卫等直属部队,秋野开始向来时的道路狂奔。
渐渐躲开了炮击的范围,秋野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赫然发现,一些身穿白衣,脚踏滑板的抗联先自己一步封锁了山口,一个个火力点相继建立,向自己的残兵猛烈开火,子弹不时嗖嗖的飞过头顶。
这个当上的实在是太大了点,秋野眼睁睁看着又一队行动敏捷的抗联在自己前方几百米外的地方滑过。秋野无奈的承认自己原先根本没看上滑板这种“武器”,现在总算意识到,装备这种滑板的抗联在机动能力上已经大大超过自己的部队。
战斗中,谁能迅捷快速的调动部队,谁的胜算就大。拥有高机动性的军队可以很轻松的找到敌人的软肋。并且在那个敌人致命的地方给予狠狠一击。这一击很多时候就可以让敌人一崛不振。
军队的机动作战,能让自己的战斗力得到充足的发挥,让敌人的漏洞全面的暴露,让打击无法不在,让对方应接不暇。抗联有了优于自己的机动性,那自己这支部队前景堪忧,秋野现在只能祈祷抗联的滑板数量不足,不能组建数量庞大的快速机动打击力量。
前后左右四处是敌!自己已经被完全合围!抗联在稳步压缩自己的阵地,自己的部队正纷纷“构筑”各种掩体,顽强阻击抗联,战线勉强可以维持。
混蛋!2、3大队在干什么?跳入一个雪坑中惊魂稍定的秋野思维终于正常,吼着叫过来通信中队的队长,劈头盖脸一顿噼叭,“军人怎可忘记自己的职责?你电台的不开机,电话的不架线,连通信兵也不派吗?”
通信中队长捂着红肿的脸蛋爬回自己的“位置”,满腹怨气吼来了电话小队小队长,赏了他两巴掌后也吼道:“你的电话不架线,连电话兵也不派一个吗?2、3大队正在等待联队长的命令,你不知?”
最后,几个更倒霉的电话兵扛着电话线冲出了“掩体”,借助各种炮弹坑的遮蔽,快速的向着2、3大队方向架设电话线。
与此同时,通信中队的一架“大功率”电台也完成了开机,滴滴答答开始发报,另一台则在通信兵的调解下,寻找着战前曾经制定的那个频率。
联队总共有6部电台,除一部15在三个鬼子集群之间奔跑的鬼子通信兵很快引起了抗联的注意,为了不使鬼子之间顺利联系,杨靖宇特意抽调两门火炮专门伺候这些灵活的猴子。
炮弹落点准确,十几发炮弹下去,架线兵连带着大团大团的电话线飞上了半空。
不过鬼子之间的联系方式不仅限于有线电话一种,2、3大队派出的传令兵也赶到了秋野的指挥部,带走了秋野的最新命令。
隆隆炮声中,抗联总部通信班监听小组的战士捕捉到了一个清晰的语音频道,监听战士兴奋地扔下耳机迅速将这个情报上报。
日军的几台小功率电台都调整为按讲语音状态,亦在战场上形成了一个小范围对讲系统,指挥顺畅。那些架设有线电话的行为不过是备用手段,真正的通信是无线。
在电台里,传出来屋里哇啦的日语声音,被紧急招来的“日本反战同盟东北分会”的武藏手下不停记录,口中则不断翻译出汉语意思。
秋野命令2、3大队全力向东南方向突围,称自己也将率队向东南方向移动,共同进入汤旺河河道向南逃跑,称中午过后就将有飞机前来轰炸抗联,并引导掩护东京联队突围。
李兆麟听完翻译成汉语的秋野命令,冷笑了一下不屑的说道:“哧!早料到了!秋野也不怎么样嘛!”
杨靖宇笑着接话道:“仓促之间秋野能想到从这个方向突围,也算不简单了,东西两边山头都被我们占据,他不肯强攻是对的,而顺着汤旺河道向下游突围,倒还是有一些希望,起码能向他们的援兵方向靠近。抗联出色的电讯监听能力是秋野打死也想不到的,在秋野的脑海里,他根本就不相信抗联有如此“高级”的人才。秋野的想法其实是代表绝大部分日军高级军官的,他们还没有正视抗联的变化,不知道抗联已经脱胎换骨,在他们的心中,抗联只不过是一群获得一些苏式武器的没什么文化的土包子,乡巴佬而已。
秋野的狂妄和短视使他根本不注意保密的问题,将命令以明语“光明正大”的通过电波向部下发布,这便宜了抗联的指挥机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靖宇亦很快按照秋野透漏的信息微调了自己的部署。
东京联队2大队按照秋野的命令率先向汤旺河下游攻击前进,正面和侧面拦截的抗联1支队与4支队一部相应减弱了火力,部队相应停止向鬼子2大队方向运动,2大队没有耗费全力,“很顺利”的向东南方向狂冲了千余米,前锋一头扎进了河岸处。
与鬼子2大队相距几百米的3大队同时动作,期望跟随2大队后面,沿着他们杀出的血路借光逃跑。
3大队发起集团冲锋刚冲了不过几十米,就被“好像”忽然惊醒过来的抗联部队侧射火力拦住了,东边刚刚消灭鬼子1大队的陈翰章部及翻身杀回的李凤山部,争先恐后般以强大的迫击炮火、火箭筒火力及远远近近的机枪火力开路,硬生生挤进了鬼子2、3大队的空隙,截断了3大队追赶2大队的前进之路。
陈翰章部像一颗钉子一样凶狠的楔入了鬼子的品字阵型,不仅将2、3大队隔断,前锋已经可以攻击到东京联队直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