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铁血骠骑第190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十几分钟后,电波飞向了延安。接到莫斯科的电报,延安中央机要局的译电员飞快译出了内容,看过一遍,心中大喜,迫不及待的交给了二处处长冉路。

冉路一路飞奔跑到毛Zd的窑洞处,却被告知主席不在,主席去了安塞铁厂。

毛Zd昨晚难得的睡了个好觉,早晨起来神清气爽,一大早就见到了安塞钢厂派来报喜的厂长何国桢,听何国桢喜气洋洋的汇报说,钢厂已经变成了名实相符的钢厂了,以前只能炼铁,现在不仅炼出了钢,而且昨天开始,一架专门改造过的转炉练出了“炮钢”,天大的喜讯啊!第一时间就应该让主席知道。

“你这个小娃,炼出什么炮钢这么高兴地?”毛Zd好奇的看着自己面前眉飞色舞的何国桢问道。何国桢是井冈山人,是追随毛Zd已久的老人,虽然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但在毛Zd眼里,他依然是那个刚参加红军时的连身高都没有枪高的娃娃。

何国桢连比划带说,做了好几个动作,激动地直接模仿起大炮的轰鸣来,“就是呜……轰……的那个大炮,我们炼出来能做炮管的钢材啦!我们也能生产75mm以下小口径山炮、步兵炮了,以后我们战士再也不用被鬼子的炮压着打了,我高兴!这不一大早就来告诉主席来了。”

合格的钢材一直是延安兵工业整个群体的追求,为了能找到钢材,他们不得不四处出动到敌占区到蒋管区去搜集,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条条封锁线带来少量的可以制作武器的原料,可以说,从正太线上运回的每一段钢轨上面都沾染着烈士的鲜血。安塞的毛瑟生产线经常因为断料而短时间的停工。

马迁安从南边带回来大量的机床和炼钢的设备,迅的将延安的“重工业”水平提升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已经打下了,投奔延安而来的十万青年学生中读工科理科的人才被大量重用,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较高素质的学生的参与,使延安的工业上了一个新水平。虽然这批人上岗还不到一个月,但他们爆出了巨大的能量,支撑起了延安的工业体系,框架已经开始形成。

延安财政收入的8o%被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中,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畸形的比例,但在所有战士们的眼中看来,这无疑是一个英明无比的决定,而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以毛Zd为代表的中央军委。

由于陈嘉申无私的援助和盘尼西林药品的热卖,陕甘宁的财政大大改善了,不仅相应的提高了本地区军民的生活水平,还经常能抽出少量的钱财支援太行山、吕梁山根据地,如果不是今年的灾害影响,情况还会好一点。根据现如今的情况,展军工生产迫在眉睫,是重中之重。在去年条件艰苦时期,毛Zd是反对一些人提出来的要求建设重工业,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东西的,他认为那是不切合实际的,是不能采用的。展不是冒险的无根据的展,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展路线,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这就是党在财政经济工作中的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但是就在前一个月,随着上千部大大小小机床的到来,随着陈嘉申1ooo万美元(相当3o万两黄金)巨款的到来,随着盘尼西林半年盈余6oo余万银元的信息,毛Zd头一次有了“财大气粗”的感觉,此时展军事工业的时机已然到来。有了钱若不在展军工生产,难道搂着它睡觉么?难道要建颐和园么?难道要我们的战士拿着梭镖,腰里别一颗手榴弹就上战场么?那岂不是比晚清还不如?所以大量人力被动员起来开矿,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兵工厂里,军工生产吹气一样膨胀起来。

炮钢,代表着钢铁工业的精华,这种钢要求抗拉、抗压、抗高温、抗疲劳,能生产出这种钢材,是钢厂梦寐以求的,无怪乎何国桢都快要高兴地疯了。

现在4个炉子炼普通钢材,1个炉子炼炮钢,平均一天能生产4o吨钢材,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年产1万4千吨,对一穷二白的毫无重工业的边区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进步。

“哦!好呀!好的!”毛Zd听完何国桢的汇报,看着他欢乐的脸庞,不禁被他感染,掐灭自己手中的烟,高兴地要求道:“小娃,我要去你那里看看,你说好不好啊?”

好!这有什么不好的?何国桢没想到主席来了兴致要去看看,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立刻张罗起来。

马迁安回来的时候又给延安带回来2部福特轿车,这是陈嘉申特意吩咐的,原本陈嘉申还要马迁安带更多的轿车,被马迁安拒绝。运力多么紧张,能多运一部机床业也不愿多运一部轿车。

很快,主席的警卫队长李引桥就从不远处的一个单位将车借了出来,载着毛Zd和何国桢向北驰去。

路过朱d的办公地点,毛Zd兴致勃勃的喊上了他,要他这个总司令去分享钢厂职工的喜悦。

疾驰了几十公里,到了安塞钢铁厂,放眼一望兵工厂范围内一派紧张忙碌的气氛,人员大大增加了,厂房数量和面积也大大增加了,附近几条山谷沟壑里也是一派大兴土木的迹象,为防止敌机轰炸,重要的设备都设置的比较分散,最重要的几个炼钢炉和炼铁炉都安置在敌机不易现、不易攻击的位置并做好了伪装。

毛Zd一行人的到来没有引起大多数工人技师的注意,注意到他们的只是那座据说炼出炮钢的炼钢炉附近的人。

几个延安著名的军工生产责任人老早都跑过来看稀奇,今天恰巧凑在了一起,自从马迁安走后,那个工业基地筹备委员会解散以后,还没有这么多军工齐聚一堂的情景。

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顶、茶坊兵工厂厂长,火药厂厂长老胡、钢厂副总工程师,原抗联的崔锡明等一群人都聚在一个脸孔黝黑,戴着金丝眼镜的瘦高个男子周围,不断询问什么。

金丝眼镜一口蹩脚的北平官话,不断的推一下滑到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耐心的给众人解释着什么。这位叫梁思睿,英文名字杰瑞,是陈氏公司从美国搜罗来的炼钢专家,华裔美国人,严格说来他是陈氏公司高薪聘请来的技术专家,但自从跟随马迁安来到延安后,他就被这里的人群深深感染了,与这些如饥似渴向他学习,废寝忘食工作的延安人打成了一片。短时期内他已经培训出来数个高质量的工程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