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报告宣读完之后大厅里一片寂静,似乎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明珠王闭著眼睛想了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淡淡地说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时,有几个大臣先后站起来,有些表示赞同有些表示反对,兰斯在旁边看的很清楚,这一次对垒的阵营非常明显,站起来赞同的全部都是弘治明珠那一边的官员,站起来反对的全部都是欣苑明珠那边的官员。
而部门级的重要方面大员几乎都没有参与意见。特别是象内务大臣军务大臣和财政大臣之中举足轻重的重臣。
坐在一边的孙仲任眯著眼睛,轻轻地问道:“照你看来,慕容地这个决议怎么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是否合理呢?”
兰斯想了想说道:“听起来好象挺合理,人才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国外的人才比较优秀的话,政策上适当倾斜应该是合理的吧?”
“屁的合理!”那老头半睁的眼睛,但是此刻神采奕奕,一点奄奄一息的样子都没有了:“我问你,什么是人才,你是不是真的认为国内没有人才?”
兰斯想了想说道:“乱世的时候才会出良将,名将,而在太平盛世却不会有,我想这并不是太平盛世没有将才,而是没有将采取施展的机会。”
那老头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国内没有人才或者国内缺少人才或者国内没有合格人才,就要去国外去寻求吗?谬论!国内没有人才,第一,是因为国内没有形成培养人才的制度,说到底人是制度的产物,没有一个形成人才的制度,就不会有人才产生。第二,是因为没有一个筛选人才的制度,没有一个能够让人才获得表现和升迁的制度,即使有人才也只会怀才不遇,第三,如果因为海外的人才而将政策向海外倾斜,结果会导致什么呢?”
兰斯皱眉思考说道:“如果海外学校毕业的学生回国就能够拿到更好的待遇,就会导致原来在国外的学生大量的外流,希望到国外学习才能够回国拿到更好地前程。而且这对于那些在国内的人才也是不公平的,盖因同样的才能的条件下,归国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
“所以,将会冲击国内的教育制度,进一步打击国内教育制度教育的素质,最终的结果,二十年所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将会全部破产,我们只能日渐的去依靠水晶等国的教育机制和体制,让其他国家为我们培育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值得信任吗?这是授人以柄啊,”孙仲任强调说道:“这岂不是违背最初的建立学院制度的初衷吗?”
兰斯受到孙仲任的启发,继续思考说道:“而且,仅仅是根据毕业院校的好坏来判断是否是人才这个标准是不是也不太合理呢?”
孙仲任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以,如果这个政策实施的话,短期内会有一些成效,但是长远看来将会带来莫大的害处,实在不是国家之福。”
说完,孙仲任又躺到椅子上,闭上眼睛,恢复了刚才那幅奄奄一息半死不活的样子。
这时候,双方的一直在论战中僵持不下,明珠王的目光转头望向了看起来好像在打瞌睡的孙仲任:“孙老,你对这个政策有什么看法?”
孙仲任目前的职务是顾问大臣,所有的国策都有过问的权利,但是没有决策的权力,听到明珠王的询问,孙仲任咳嗦著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一副耳背听不清楚的样子说道:“陛下,老臣年老耳背,听不清楚了。”
明珠王又重复了刚才的询问,孙仲任眯著眼睛,颤颤巍巍的向前走了两步,看起来似乎随时要摔倒,口水慢慢的从嘴角流出一绺,一边口齿不清地说道:“陛下,陛下……英明,这是在是对国家带来有利的事情,陛下明见万里,臣以为这个政策颇为可取,想当年……”
后面他就嘟嘟囔囔地说起了三十年前他们怎么参加第三次反侵略战争的旧事。
但是明珠王却没有露出丝毫的不耐烦,反而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孙仲任挥了挥手说:“孙老请坐吧。”
孙仲任这才颤颤巍巍又坐回原地,眯上了眼睛,所有看到的人人心中都在想:“这个老头,好死不死,已经昏庸到这个地步了,陛下居然还让他参加廷议……”
兰斯诧异地对孙仲任说道:“孙老,你怎么……”
孙仲任微微侧过头,望著兰斯,半睁的眼睛露出一丝狡猾:“你要看清楚,所谓的廷议,实际上陛下心中早就有了成算,同意和不同意你只要看他找谁来发表意见。如果是想找我这样的没有任何实权的人,也没有任何的派系的人,你只要回答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你说是,就够了。反过来如果陛下想要反对的话,他一会找象内务大臣田庐这样的近臣,因为只有这样的近臣才知道他的心思。”
兰斯想了想说道:“那如果他叫我呢?”
孙仲任淡淡地哼了兰斯一眼说道:“难道你不会想吗?”
兰斯皱眉陷入了思考。这时,明珠王目光扫到兰斯,微笑著说道:“叶惊雷,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廷议,你说说看有什么看法?”
兰斯站了起来,眼角瞥见欣苑明珠向自己用力地做出手势,暗示自己反对这个建议,兰斯略作沉吟说道:“陛下,惊雷以为这个建议大体上并无不可,只是在实施上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明珠王颇感有趣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说说看。”
兰斯点头说道:“引进人才是国之根本,这一点向相信大家没有异议,只不过在引进人才的倾斜程度上要掌握好程度,如果过了,就会导致国内的人才往国外流失,反而不违背了吸引人才 ', ' ')